马家族的三位小说家。
马艺颖/文
据不完全统计,自元代至郑铮十四年(1354)至清光绪十年(1884)的530年间,有241名儒生获得功名。
近百年来,马学者包括革命家、军事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外交官、政府官员、行政领导人、公务员、作家、文学史家、艺术家、诗词楹联家、作家、演员、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实业家、医生、农学家、鉴赏家、研究者、周易学者、注册会计师等。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三位小说家:《未竟的命运》的作者马永卓,被誉为“隆回闪小说第一人”的马,以及多产的微小说作家。
马永卓传
代表作:未完成的命运
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毕业于孙中山等人创办的中国大学文学系。我曾经是《北平晨报》的编辑,也在国民革命军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业余时间喜欢文学创作。1931年冬,回到新化县任教29年,桃李满天下。
马永卓是第一个写小说的隆回人,他写了小说《未完成的命运》。《未竟的命运》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序言分别由巴金和马永定执笔。
不幸的是,未完成的命运的完整版本现在不见了。未完成的命运相关新闻可以在网上搜索:“1931二月,上海平话书店印刷出版言情小说《未完成的命运》36次,20多万字”。胡光舒在《通俗小说》中记载了马永卓的弟弟马永定所写的序言:“我的兄弟总是在燃烧,他的心是孤独的,他是寂寞的。我不争权,不求小官,却以诗自娱。《未完成的命运》一书出版并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它的情节采用了许多事实,它的理想符合潮流。挥之不去,伤心却不受伤;潇洒,华丽而不荡。多有情人看了会更深情,没心没肺的人看了会转而深情,这样就不会被暴力工具刺激,就惨了。但是,他们心里会感受到无限的思念,这部小说也是独一无二的!海里有很多懂行的人,买下来看看吧!”。马少乔曾回忆说,在老家看到过一个未完成的命运副本,无头无尾,中间部分也有破损。此后,这种残余也消失了。湖南人民出版社多次向他询问这本书,打算再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引起出版界的关注,可见该书的影响力之广。
补充:《未完的命运》原版序言是与茅盾、老舍、曹禺齐名的作家巴金写的。65438-0928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出版第一部小说《死》。
——以上内容出自马《马在昌晖的文学人物》
马传
被誉为“龙辉快闪小说第一人”
出生于1970,毕业于湖南行政学院。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光小说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协会会员。曾任湖南省闪小说委员会秘书长、隆回作家协会副主席。
初中时开始在《初中生》、《读书》、《写作》等杂志上发表诗歌,高中时担任学校文学社社长。先后在国际日报、中国日报、小小说月刊、西北军事文学、新中原日报、当代闪光故事、江苏工人日报、都市生活、现代家庭日报、今日文摘发表闪光故事100余篇。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快闪小说精品展》《璀璨星空——快闪小说365夜》《湖南快闪小说精选2015》《湖南快闪小说精选2016》《邵阳图书馆》。曾出版散文集《谢谢你的美丽》(与马萧萧合著),诗集《白天寻找夜晚的感觉》,小说集《一见钟情》《风景》,文史集《毛泽东与隆回人》。《毛泽东与隆回人》获“湖南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三等奖。创办了《九龙论坛》、《隆回风情》等刊物。龙辉Style 2016作为湖南唯一的县级优秀历史期刊代表,参加了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地方优秀历史期刊会议”。
《璀璨星空——闪光小说365夜》序言中说:“2007年,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诞生,迅速崛起,成为引领新阅读潮流的小说家族新文体。这种全新的文学体裁就是快闪小说。闪小说是字数限制在600字以内的小说。因其具有篇幅短小、寓意丰富、故事奇特出人意料、结构巧妙、角度新颖诱人、语言精炼、表达灵活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作家、读者和报刊的广泛欢迎。”
对于快闪小说这一新的体裁,马当之无愧地被誉为“隆回快闪小说第一人”。对马及其flash小说的这种评价,并不是说他的写作水平和质量“前无古人”,而是说他是隆回自觉实践和尝试推广flash小说的“第一人”。在和《隆回风尚》杂志开设短篇小说专栏,并得到热心企业家罗先生的赞助。2015、2016年成功推动湖南省短篇小说委员会举办潇湘文化杯全国比赛两届,出版湖南短篇小说年度精选两本。有意思的是,邵阳都市报在副刊头条刊登了15个他小说的故事,因为读者爱他的小说。
马晓军传
多产的微型小说家
他的作品在全国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浪子》和《你不懂母亲的心》分别获得第五届中国微型学会第六届微型小说年度奖。《老婆开车回老家》获《中国税务报》征文一等奖;《我欠一个道歉》和《陈导演被抢》分别获得全国“文杯”三等奖和优秀奖(贵州省唯一两部作品获奖,也是仅有的两部获奖作品之一);《谢谢》获贵州省毕节市“地税与毕节试验区”三等奖;《蜜汁友谊》获四川商报全国有奖征文短篇小说类、成都“龙泉驿杯”文化项目三等奖;求市长不要读书,廉价文化微型小说获扬州“清风扬州”全国征集大赛优秀奖;《买最后一筐》获太仓科教新城杯“七夕文化”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二等奖;《那华》获贵州毕节市“文·荣超杯”主题全国征文三等奖;《姐姐的轻眠法》获首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小说类二等奖。
马史祠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第三次修订于1935,由于右任题写[2];这张照片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
补充信息
[1]
中国大学:孙中山等人于1912年在京创办,模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孙中山任校董,宋、黄兴任第一、二任校长;从1913年开学到1949年停办的36年间,不仅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红色教授”李大钊、李达、吴、杨秀峰,还有李、白奕华、董玉华、段君毅、、任、、等一大批民族英雄和民族栋梁。
[2]
于右任:原名伯勋,字有魅力,后以“有魅力”谐音“对”而得名;不要报“风骚心”“大胡子”,晚年自称“太平老人”。清朝光绪五年(1879),陕西三原人。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同盟会早期骨干,近代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团体南社重要成员;他在国民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多年,特别是担任监察院院长长达34年;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科技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的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