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宋的重生》重视文化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死文学青年米芾?

东汉末年,时局混乱,竞争激烈,曹操之所以能除掉袁术,破吕布,灭袁绍,立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控制政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

广泛吸收和拉拢名士,是曹操用人机制的重要举措,即使此人曾经骂他血性,完全无用,一无是处。在慷慨激昂的曹操文章中,陈琳列举了曹操“饕餮、伤人”、“窃鼎司、倾覆重器”等罪行,痛斥曹操祖上,甚至称曹操为“刁民”、“鬼”,可谓彻底得罪曹操。曹操看到这场战斗,被陈琳犀利的文笔震惊了。虽然当时卧病在床,但他还是忍不住跳起来,连连称赞陈琳文采出众。袁绍倒台后,陈琳被捕,去见曹操,表示愿意投降。曹操因为“爱才”而不遗余力,奉命而为。他担任该师的军事顾问,提供饮料,然后转任宰相。曹操重用陈琳时,经常与他进行文学交流和讨论。曹操的作品一个字都不会加减。

对于陈琳这样的“敌人”,我和曹和好了。那么,曹操应该珍惜和高度赞扬他指挥下的其他著名学者。而曹操却以惊人的言行侮辱了米芾,杀了孔融,杀了崔琰,灭了杨修,上演了一系列侮辱杀害文人名士的悲剧,令人匪夷所思。

米恒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恒力作为文坛后起之秀,自立自强,对自己的才华一无所知,甚至狂妄自大。他似乎有些疯狂的精神失常。尤其是在被孔融誉为“稀世珍宝”之后,米芾更是狂妄自大,甚至觉得“长子孔文举,次子杨德祖,其余子孙都很平庸”。没想到这个不懂政治的书生竟然在曹操面前出言不逊,引起了曹操的强烈不满。对于这样一个不识时务、自高自大、看不起权贵的酸书生,曹操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那就是刻意忽略自己的风度,试图通过“坐以待毙”、“点鼓手”、“不起身送行”来羞辱自己的人格。曹操不想杀米亨。他只是认为米恒只是一个疯狂的傻瓜。他充其量只会造谣中伤,胡说八道,不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再者,如果自己称霸不成功,杀米恒就太冷酷了,一个“拿刀杀人”的致命陷阱就油然而生了。为什么不借刘表的手,除掉你的眼中钉,肉中刺?果然,祢衡到达荆州后,被一介武夫黄祖斩首。曹操知道这一点后,得意地笑着说:“败坏儒学,自杀是不可能的!”

孔融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与《三国演义》年的“愤青”米芾不同。孔融是一代知识分子领袖孔子的第二十世孙,身居高位,享有盛誉。孔融出身名门,一直看不起曹操。孔融丢了工作,来到许都,认为自己是给献帝打工,不是给曹操打工,没有买曹操的账,这让当政的曹操很生气。孔融学了很多,但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胆子不小,但缺乏斗争经验;自信到经常误判当前形势。他与“老囚”汉献帝关系密切,甚至对曹操保密,被曹操怀疑。不仅如此,他还借此机会多次嘲讽、指责曹操。他用“武王伐周,周公赠妲己”的比喻,讽刺曹操把心爱的贞操给了儿子曹丕;以“苏申时不献箭,丁玲偷苏武牛羊”之言,嘲讽曹操不值得为攻克乌桓而战;“钱忠,你不能和姚飞讲和;孔飞提出的“无一胜圣”的怪论,反对曹操禁酒,让曹操很尴尬。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观点的差异,以及孔融多次公开反对他的大政方针,让曹操心生嫉妒,杀孔融的念头早已萌发。但由于北方局势不稳,孔融的名声远播,曹操无法善待他。建安十三年,北方局势解决。在实现统一大业的前夕,曹操指使部下诬告孔融“自私自利”。他曾与米亨“摇摆不定,唇枪舌剑”,杀了孔融,弃了市场,他的两个儿子也未能幸免。这就是所谓的“巢下无蛋”!

与米芾、孔融相比,崔琰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文人,但他代表了当时整个贵族集团,以及聚集了文化精英的文人。崔琰表面上顺从曹操,内心却不服。他对曹操自称越王特别愤慨。杨循是自己推荐的门生,但他认同曹操是王者。崔岩受不了了,有话要说。他刚刚给杨循写了一封信,语气和前任一样,带着“讽刺”,“有时候,有时候,当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曹操勃然大怒,被下狱。但崔琰在关押期间并不老实,甚至“开门迎客”,与拒不投降的文人举行反动集会和非法活动。曹操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他。曹操天天想到崔琰的口是心非,到了节外生枝的时候,就用“文字狱”的方法除掉喜欢炫耀的名士。

很多人认为杨修是因为才华暴露而被曹操嫉妒杀死的,但这并不完全正确。曹操不仅欣赏杨修的才能,而且“委以重任,让他衣食无忧”。早晚他“多有教诲”。如果只是因为嫉妒,曹操绝不会离开这个20年来多次扫他脸的男人。曹操在杨修死前一年杀死了他,因为作为学者的杨修深深卷入了宫廷政治斗争的漩涡。杀死杨修只是曹操为了保护后代的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曹操的两个儿子中,杨修站在曹植一边。在曹植继位问题上,他出谋划策,联合各方力量,形成了反对曹丕的政治集团。但是曹操不喜欢曹植,因为他“华而不实”。此外,杨修作为曹植的心腹,多次被曹操揭发,这也是曹操对杨秀友恨之入骨,逐渐杀心的重要原因。为了保证曹丕死后权力的顺利交接,也为了避免日后曹植和曹植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曹操随便找了一个“泄密”和“扰乱军心”的理由,果断砍掉了杨修的脑袋,以防患于未然。

一方面,曹操实行“任人唯贤”,吸收、笼络、重用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坚持用人原则。“宁愿教我承受世界,也不愿让世界承受我。”对于肯臣服于自己的文人,曹赐给他们高官厚禄,可以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但对于那些不服的、与自己合作的、甚至别有用心的知识分子,曹操会毫不犹豫地背负起杀害知识分子的千古骂名,也会杀了他们。这是他对文人一贯的执政方式。

曹操是一位大学者。他重视文化,了解文化,知道读书人不能随便杀。但当他的政治统治受到知识分子的攻击和威胁时,文学家曹操自然会让位于政治家曹操。只有通过政治手段和“铁血政策”,才能消除语言障碍,实现“以曹代刘”的政治目标。对曹操来说,杀几个不知现状的异己,是高压统治的捷径,投入少,见效快。既能消除耳朵,又能起到表率作用。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