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摇滚和死亡摇滚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迷幻摇滚]

盛行于60 年代中、后期,是嬉皮士运动的产物之一。其音乐特色是震耳欲聋的强烈节奏、尖厉响亮的电吉它单人或双人演奏。不同于重金属摇滚,迷幻摇滚没有一定的曲式,即兴演奏的成分较多,其无旋律的音调变化多端,常常富有精彩华妙的表现。“酸性”(acid) 一词是迷幻剂LSD的俚语代名词,酸性摇滚因为具有狂热的迷幻音乐特点,故有其名。代表乐手、乐队有:Jimmy Hendrex、Jefferson Airplane、the Doors、the Greatful Dead , pink floyd等。这些组合其歌迷都蓄长发、着彩色鲜艳的服装,持有反世俗的态度,这种外在表现与音乐一样重要。

mazzy star-<Cry, Cry >

迷幻音乐在九十年代成为尚存后朋克的中坚力量,Mazzy Star便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Mazzy Star更加喜欢阴柔凄美的迷幻味道,从他们的音乐中我们更容易发现像the Doors、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遗风。他们邋遢懒散的吉他、悲痛哀怨的民谣曲风几乎弥漫了整个九十年代,几乎成为此类音乐的一种标准。Mazzy star 的音乐不适合放的很响,但即使你把音量调的多么低,Hope那慵懒、唯美,带一点点颓废和一点点迷醉的声音仍然总有一种氛围化了 的疏离感穿透耳膜,穿透心扉迎面而来。

[死亡摇滚]

(后期ENTOMBED、后期CARCASS、后期GOREFEST、DISGRACE、LUBRICANT、后期MASSACRA、后期MORGOTH、后期PESTILENCE、DESULTORY、近期BENEDICTION、后期的NAPALM DEATH。)

其实这种用死亡的手法玩摇滚硬核的方式在芬兰一直很流行,DISGRACE或LUBRICANT在芬兰虽说不算大牌,不过他们的演出都很受欢迎,但是在芬兰以外能认识这些乐队的人就不多了,顶多人们能想起HELLICOPTERS。比起AMOPHIS等金属乐队就没有什么号召力了。对于死扳固执的死亡乐迷来说这种活泼喧闹的音乐跟耍猴把戏差不多。 既不严肃,又不坚定,但是听惯了你会发现它其实也很爽,很过瘾,很活跃,很有爆发力。可能更适合聚会时的状态 [Parties、Discos、现场等],这跟死亡有点格格不入。但由于在死亡金属大萧条期间有很多大牌死亡乐队往这个方向转变,给这种音乐形式带来了死亡的气息,所以它又发展成了死亡的一个分支风格。

Charon-<Little Angel>

Charon,亡灵摆渡者。芬兰哥特金属乐队 1992年鼓手Antti Karihtala ,贝司手Teemu Hautamaki ,吉他手Pasi Sipila和Jasse Hast组建了Charon乐队。

<Little Angel> 的MV画面很唯美,主唱的堕落天使形象不错。这是他们的代表作。

此曲一开场则以主唱混沌沙哑凝重的标准金属声音给听众们心灵上猛然一击!彷徨 欲望 哀伤三个主题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这是首优秀的曲子 而紧接着各种伴奏体现了此曲漂亮的结构和编辑手法。

可惜乐队现在已经解散。

其实个人觉得这种分类太具体,太复杂了,其实很多的风格现在融合在一起,把它分得太绝对,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而且,有些风格只是另一种的延伸,然而把它孤立的归到一种风格也是没有必要的!

音乐很多都是感觉性的,非要把它画成条条框框的,所以看了就觉得复杂,象看教科书,所以不就觉得头疼咯!

所以。还是自己去听听,去感受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