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关于小说的常识?

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作者通过叙述人的语言,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个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被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的。他和真人不一样。他是“兼收并蓄,综合一体”。通过这样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性介绍、具体描写、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动作对话或者适当插入作者的评论;你可以从前面开始用笔,也可以从侧面开始用笔。这部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表达中心思想。故事来源于生活,但经过整理、提炼、编排,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更集中、更完整、更有代表性。环境的描写和小说的人物塑造与中心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的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揭示了人物成长的身份、地位、历史背景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和景色。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表达人物情绪、渲染气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故事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特点

虚构是这部小说的精髓。“捕捉人物生活的情感体验”是小说试图探索的艺术内容。感觉体验越新鲜、微妙、独特、准确、深刻,就越新奇。”“虚构”和“捕捉人物生活的情感体验”是最能体现小说特色的东西。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不需要人物、情节和环境;叙事诗、叙事散文、戏剧文学虽然具备这三个要素,但并不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也许一部小说之所以能被称为“世界”,是因为它的容量大,能比上述文体更细致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他们的关系和命运的变化,更完整地展现复杂的生活事件和矛盾,更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正如黑格尔所说,小说能够“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主旨、情境、人物、生活状态乃至整个世界的广阔背景”。

(1)强调表现手法。小说经常运用排比、拟人等写作手法,也对人物、景物进行细致描写。为了加强故事情节,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他们还使用神秘侦探和科幻小说的悬念。

(2)内容贴近实际。题材围绕成长的酸甜苦辣,经历,欢乐,烦恼,迷茫,得失等。作者用不同的表达悲喜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物形象。

(3)展现人性的光明面和黑暗面。作者既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如矛盾、问题,又展现了人性积极美好的光明面,让读者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说分类

小说的分类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俄罗斯文艺学家维亚·普洛普认为:“其实小说并没有准确的分类,往往只是一种虚构。”有人说,小说的分类和社会生活一样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只是根据表现社会生活的维度对小说进行了抽象的划分。比如,我们把从历史记忆中讲述故事的特定小说称为“历史小说”,而那些展现历史世界中可能存在但没有被记录或根本不存在的故事的小说则称为“时代小说”或其他。同样,那些具体表现生活方方面面,各种题材的小说,也不一定是小说类型。从理论上讲,小说的类型确实是层出不穷的。

小说的分类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和时代精神的转变,新的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过去不存在的小说类型,现在或许可以称之为主流。比如我们以前只有“鬼小说”,现在有了“科幻小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游小说”也被称为表达玄幻小说的新生力量。同样,现在不存在的小说类型,将来也不一定存在。所以我们对小说类型的逻辑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识别某些小说的大致类型。由于现有小说研究理论演绎的滞后,我们对一些新的小说类型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和理论准备,频频出现失语或认知混乱。

给小说分类确实很难。比如一部小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或者有些小说本身就是混合交叉分类的。但是,无论分类对象多么复杂,只要坚持科学的分类标准和实用的分类方法,都是可以解释的。我们习惯于被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迷你小说。按语言类型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按写作形式可分为章回小说、笔记小说等。,而笔记小说又可分为志怪小说和推理小说;按题材可分为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玄幻小说、历史小说。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些知名的小说类型。

长篇小说

小说是一种篇幅长、容量大的小说体裁,字数通常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通常基于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漫长的历史过程。优秀的小说常被称为“时代的百科全书”。

与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相比,小说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描写复杂事件,刻画众多人物及其性格;②能多方面揭示人物性格,在交错的情节线索中展现人物的变化和成长;(3)能通过微观的刻画和宏观的展示,描绘出适应众多人物和交错情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因其思想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往往分为干部、卷、集等许多篇章。它容易揭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变化的面貌,反映出明显的时代本质特征,因而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中篇小说

中篇小说的篇幅和容量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字数一般在三四万到十万之间。它们通常描述一些人物和不太复杂的生活过程。虽然中篇小说的体量不如长篇小说,但与短篇小说相比,中篇小说仍有更丰富的情节、更复杂的事件、更多的人物,能全面反映一定时间范围内社会生活的内容。因为它比小说更浓缩,比短篇小说更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深受现代读者的欢迎。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是短小精悍的小说体裁,字数在几千字到三四万字之间。它通常基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生活片段。作品中人物较少,关系也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多方面的描写,只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事件集中,情节相对简单,往往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快速发展和解决;环境描写就像素描。短篇小说能及时反映社会现实的某一方面,集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意义,使读者从小处看到大处,回味无穷。

迷你小说

微型小说是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篇幅小,情节简单,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和叙述不完整。微型小说又称“短篇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字数一般在1000字以内。这类作品或捕捉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或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被触动、被萌发、被巧妙构思,表现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微型小说不追求完整的人物和复杂的情节,而是以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结构,使形象画龙点睛,使人在一次简短的欣赏中受到启发。其表现手法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或速写人物,或简述事件,或抒发情感,或借物抒怀,在精妙的文笔中给人以艺术的回味。

章回小说

张辉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宋元话本和故事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讲历史”主要讲历史上的战争故事。因为这类内容很长,演讲者不可能把每一个历史故事从头到尾都用一两遍讲完,所以必须多讲解几次。他每讲一次,就叫“一次”,这是张辉小说《会》的初衷。它的起源是演讲者在每次演讲前用标题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从而将两章内容联系在一起,上下贯通。经过元末明初的发展,到明中叶,张辉的小说创作更加成熟,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

张辉的小说除了一般小说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每章都有回信,每封回信由两副对联组成,双联,字数相同,回信有提示功能;每个故事的开头往往都有诗,前一段往往与前一段相连。结尾,在故事最吸引人,情节处于高潮阶段的时候,以“听下回分解”结束。讲故事时有一些程式化的语言,如“说”、“说”、“问”。

文学小品

笔记小说是一种具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兼具“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给了它一个散文式的叙事空间,作者可以在其中叙述和表达他人的思想和观点。而“小说”是一种有故事的叙事和创作形式。由于“笔记”本身所获得的自由空间,使得“小说”的创作和散文中“笔记”的叙述可以相互交叉,所以笔记小说的优势非常明显。笔记小说中的民间文学因素也非常丰富。在笔记小说相对成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寻神记》、《人间故事》是优秀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后来,纪晓岚的《岳薇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把笔记小说推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它的故事、生活视角、观点都是平民化的,带有明显的民间文学特征,其中包含了许多传说、寓言、奇闻、轶事。

笔记本小说可以分为写人的小说和写怪的小说。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奇人小说的代表作,南宋刘义庆的《人间词话》是奇人小说的代表作。

奇怪的小说

人是指描写神鬼或写神、鬼、人等奇异故事的小说,一般称为推理小说。推理小说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推理小说的形成与宗教迷信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社会上形成了谈鬼神的风气。人们往往借助神仙鬼怪,通过奇异的幻想来表达自己的叛逆心理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奇异小说。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以控诉和揭露统治者罪行为主的作品,如《杀人故事》中的石红、《搜姬神》中的莫邪、阿干将等。②主要反映劳动人民忠贞爱情的作品,如《搜》中的余父、《搜神后记》中的;(3)就是写一些怕鬼和不怕鬼的故事,如宋在《搜》中的捉鬼,以及《太平广记》中的赵泰。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大量的推理小说,但现存的只有30种,其中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还有东方朔的《奇书》、《十周》、郭喜安的《东明纪》等。《聊斋志异》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说书人的剧本

白话小说是宋元时期民间文学的代表。剧本是演讲者演讲的基础,主要包括讲述历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以朴素古典的中国形式,讲述了历史上帝王将相之间的战争故事;后者是指用通俗的白话讲英雄或鬼怪、风流韵事的故事。现存的宋元历史故事有《五代新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五种全相平话》等。这些话主要基于官方历史,但也包括一些传说,轶事等。,而且他们也不可避免地虚构出来以增强自己的感染力。他们的情节往往曲折漫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宋元白话小说与中国古代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文学传统完全不同。这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创作白话小说,是一个突出的进步。

在人物塑造方面,宋元小说以普通人物为主,不再以非常人物为主要人物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大众化的标志。另外,宋元时期的讲故事模式是在“说话”的场景中展开故事,后来成为白话小说的经典叙事模式。以上几个方面对明清小说和白话小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是关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小说。它往往忠实于历史事实和现实细节,艺术地再现历史习俗和社会概况。与历史作品不同,它在细节上可以有想象和虚构,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但在重要的历史事实上不能捏造、篡改和违背;可以涉及真实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把虚构的人物和历史人物混在一起,也可以着重描写一个历史事件。它要求作者立足现实来回顾历史,但又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来描写历史,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了解历史,从中得到启示。

比如中国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姚的《李自成》。

功夫故事

总的来说,武侠小说是中国的一种传奇小说,也称侠义公案小说,在中国唐代的传奇作品中已初具雏形,到清代逐渐成为逐章的小说,并趋于定型,清末更为流行。这类作品有破案的情节,主要内容是写侠义之官、义士帮助清官消除暴力。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及其人情世界的黑暗现实,把人民反抗统治者压迫的希望寄托在“清官”、“侠士”、“义士”身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和香港出现了许多新武侠小说,以香港作家金庸的《鹿王》、《笑傲江湖》和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为代表。

侦探小说

这是一部主要描写刑事案件发生和侦破过程的小说。其特点是司法机关(或协助司法机关)大多以案件的调查为中心,表现出主人公足智多谋、勇敢无畏、敢于冒险的大无畏精神;故事离奇,惊心动魄,充满一定的传奇色彩;选取的素材大多是谋杀、盗窃、抢劫、通奸。侦探小说最早出现在19年底的欧美,后来发展成为流传甚广的通俗小说。也许最著名的侦探小说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历险记》,20世纪初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模仿作品,如程小青的《霍桑历险记》。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作品,也有人称之为“法律文学”。

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是指以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要内容,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特定的环境描写,反映爱情的心理、状态等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言情小说是一种最贴近生活的文学体裁。通俗,小说的语言风格更趋于生活化、大众化,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

优秀的言情小说,如:琼瑶的《梅花三弄》、《一帘幽梦》;亦舒的《阿修罗》、《如果天堂有爱》;Xi·胡安的《朱昱就在身边》、《新娘被盗》等。

科幻小说

一般以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科学发现、成就和一些科学预言创造的某种奇迹的小说叫科幻小说。科幻小说要求科学与文学艺术有机结合,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融入科学知识,从而起到展望科学美好未来、激励人们探索求知的作用。科幻小说的特点是:首先要有科学性,作品中编织的故事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其次,它应该是可预测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人类科学实践尚未到达的领域;最后,应该是文学性的,既要具备小说的一般特征,又要具备小说的“三要素”。英国的《看不见的人》、苏联的《陶威尔教授的头》、两栖人》、中国童郑恩的《古峡之雾》都是优秀的科幻小说。

玄幻小说;幻想小说

玄幻小说是小说的一种类型,通常以冒险和战争为题材,背景和世界观天马行空,让作者的想象力自由发挥。玄幻小说与科幻、玄幻、武侠等玄幻小说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玄幻小说一词是由港作家黄易提出的,原意为“以幻想为基础的玄幻小说”。

玄幻小说的定义至今仍有争议。科幻作家叶永烈说,科幻、魔幻、玄幻小说是玄幻小说的三种。目前,这种分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谓玄幻小说,就是以假设的情境为基础的一系列故事。三者的区别在于:科幻小说以科学为基础,以英国作家弗兰肯斯坦为第一代表作;魔幻小说以神话为基础,以魔戒、龙枪为代表。奇幻小说最近才在中国大陆成为一种时尚。它以幻想为基础,比魔幻小说更自由,不受科学依据的束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玄幻小说作家龙仁的代表作品,《乱世佳人》中的猎人,《天女》,灭秦故事,《蛮荒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