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城隍庙的2古代北京都城隍庙

北京都城隍庙始建于元,迄今730余年。随着时局的变迁,都城隍庙只有后殿寝祠幸存,旧日恢弘的建筑、庄严的祭祀,一级商贾云集的庙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袭,仅存的后殿作为水电印刷厂的库房,被私搭乱建的低矮房屋团团包围,飞翘的屋檐要靠砖头及木头的支撑,镂刻精致的门窗断裂脱落,油漆彩画荡然无存。都城隍庙残存的后殿大殿黑琉璃瓦顶,前出抱厦,气势雄伟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占地560平方米。经市文研所进行考古勘探后,都城隍庙大修于2005年11月启动。该项目被列为“人文奥运”保护工程范围。

美国人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1933年写的《古都旧景》中描写:“王府的后面高墙里的角落,是当地的城隍庙,两侧有许多还原的碑匾和黄色的布条,它肯定是个特别有用的庙。”他说的就是现在复兴门的都城隍庙。那时都城隍庙山门上还有一副对联“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

城隍庙里挂有“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节义文章”、“发扬正气”等匾额,还有做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等楹联。这些匾额与楹联的核心是歌颂城隍爷的功和德,劝人行善不作恶。此外还有石碑、石刻等,这些文化古迹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时期,农业经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使得民众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过一定的祭祀求得自然力和祖宗的护佑,在“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仪式。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城隍一词连用泛指城池。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城隍,起源于古代对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后来城隍又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

城隍神最烜赫的时期是明代。朱元璋建国后,想利用群众迷信心理,鼓吹城隍神能鉴察民之善恶,行善者得福,作恶者受惩,用以震慑臣民,巩固统治。“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他于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正月大封京城和天下城隍。城隍即所谓镇守。各府有都城隍庙一座,其属下各县有城隍庙一座。北京城内有二县,各有城隍庙。明冯应京《月令广义》说北京的城隍先是文天祥,后为杨椒山。他们是正义的化身。 都城隍庙庙会是北京最早的,也是最热闹的庙会之一。都城隍庙庙会旧历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开市之日商贩云集,不仅人们日常所用之物无所不有,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如苏绣、蜀锦、绫罗绸缎、笔墨宣纸等以及国内外奇珍异宝,如商周之彝鼎、奏汉之匜镜、唐宋之书画、名窑瓷器、珠宝、象牙、玉器、珊瑚树等等,盈架悬陈,琳琅满目。客商不仅来自国内四面八方,还有国外的。

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城隍庙市,月朔、望,廿五日,东弼教坊,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图籍令日古今,彝鼎之曰商周,氍镜之曰秦汉,书画之曰唐宋,珠宝象玉珍错绫缎之曰滇粤闽楚吴越者,集市族族,行而观者云,贸迁者三,渴乎庙者一。”明代的《燕都游览志》说:“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西至庙,东至刑部街,约三里许,大略与灯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较多灯市一日耳。”详尽地记载了庙会出售钟鼎、书画、玉器、文玩的兴旺景象。明人笔记《谈经》还说到外国客商逛都城隍庙庙会:“碧眼胡商,飘洋番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的情景,《谈经》中还说:“庙市则起自刑部街之东弼教坊下,绕北,延至都城隍庙,绵亘十里。”从“列肆三里”和“绵亘十里”,足以说明庙会规模之大。

每逢正月十三日的元宵、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寿诞、六月初八日夫人妈的生辰以及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庙都要举行庙会活动。这些庙会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届时,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云集此地,高声叫卖,热闹非凡。“闹市口”即是记载当时庙会盛况的地名。由于庙会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窃剪绺之事”,少不了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因而留下“闹市口常闹事,太平桥不太平”的谚语。

清朝末年渐渐荒废,原来石碑很多,后来被人陆续偷盗。同治10年发生火灾后,修复了后殿及仪门。光绪末,仅修复三间正殿,以便春秋祭享。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侵袭,仅存的后殿“沦为”工厂库房,周围是私搭乱建的低矮房屋,飞翘的屋檐靠砖头及木头勉强支撑,镂刻精致的门窗断裂脱落,油漆彩画荡然无存。

后来仅存寝祠五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金融街启动都城隍庙百年大修,拆除周边千余平方米违法建筑,更换30%以上的内檐木构件,殿内的水泥地面全部换回了“磨砖对缝”的青砖。城隍庙修缮还被列入了“人文奥运”保护工程范围。西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休闲广场建成后,这座封闭多年的神秘古建将同休闲广场一起向市民开放,为市民再添一处休闲活动场所。 北京都城隍庙始建于公元1270(元代至元七年),因大都城即成,宜有明神之主,请立城隍神庙,故而选都之坤方一隅,命少府督工建城隍庙,其名为佑圣王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建。公元1430年六月(宜德五年),命行在工部修北京城隍祠。正统十二年闰四月,命工部右侍郎王佑修东岳庙城隍庙,至正统十二年十一月重建城隍庙成,明英宗御制碑文首次记录了都城隍庙灾,诏工部重建。公元1575年(万历三年)又重修。公元1726(清雍正四年)及1767年(乾隆二十八年)屡发帑兴建。公元1871年(同治十年)毁于火,又重修寝祠大殿及仪门。至民国时,虽然还有香火,但已逐渐衰败。据曾经住在附近的著名北京史地学家常人春先生描述,当年山门内是仪门,仪门后是一片空旷且堆满瓦砾的大院,正中是寝祠大殿,大殿上挂着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的楹联。后来,都城隍庙被水电厂占用,周围旧有的建筑被拆改殆尽,惟有寝祠大殿保存至今。

公元1875年(光绪初年),都城隍庙毁于大火。殿堂皆成废墟,所谓各直省城隍像残毁无余,甚至石碑亦皆煅裂。光绪末,仅修复三间正殿,以便春秋祭享。 民国初年时,该庙香火还很盛,而且有为各种原因而许愿、还愿的。有的人把两支胳膊肘下边扎穿,拴上提炉来朝拜;有的男孩则把自己身价“降低一等”,穿上红衣红裤,浓施粉黛,梳上两个小抓髻,扮成女孩,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来还愿进香。尽管有信众,有香火,但庙会已废不复举了。随着社会的发达,都城隍庙的庙会逐渐衰落,被广安门里的报国寺庙会取代。不久琉璃厂市场又取代了报国寺庙会。 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城区方成街(即城隍庙街),地处现今的北京金融街中心。据《光绪顺天府志》载:都城隍庙在宜武门内西单牌楼西,闹市口城隍庙街,缭以周垣,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凡三重,均三间,左右门各一。前殿五间,东西各三间,回廊各二十二间,连檐通脊,前为甬道,东御碑亭一(按:《日下旧闻考》载为庭中有碑亭二),西燎炉一。后殿五间。阐威门外东为治牲所,三间,井亭一,门南钟鼓楼各一。

庙内正殿名为大威灵祠,供奉京都城隍庙神。其前楹扁曰保障功隆,俎豆千秋修祀典;邦畿地重,灵威万邦仰神明。皆(清)世宗宪皇帝御书。后楹扁曰神依民社,联曰灵巩天垣,和会九州风雨协;报崇国祀,楹宁亿禩社万安。后殿(按:即寝祠,供奉都城隍庙与其配)扁曰福荫黄图,皆皇上(按:即乾隆皇帝)御书。)在大威灵祠前的东西院内,塑有全国十三省城隍色站立棒笏像,盖因其皆为都城隍之下属。但实际上只有十二省城隍,原来明代以江南省为陪都,故不与各省并耳。

仅存的寝祠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黑剪边,前出调大脊抱厦三间,建筑面积约为420平方米,其中殿身面阔24.8米,进深17米,一斗三升斗拱,抱厦面阔17.8米,进深7米。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地区的皇家坛庙的主殿,一般多在殿身前加卷棚歇山或卷棚悬山抱厦,此遍是一殿一卷之规制,如同时期很近似的东岳庙,以及后来的白云观、法源寺、雍和宫等处,而这种身与调大脊的做法,实为京内孤例,其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当引起古建学界一定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