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对服饰的讲究与凑合
女作家一般对衣服的描写更细致。比如张爱玲对颜色和款式的描述就非常多,比如“三嵌三卷”、“五嵌五卷”、“大毛”、“中毛”、“小毛”、“金元宝领”。男性作家,尤其是武侠小说,把对衣服的描写简化到了最低限度,尤其是金庸小说,可谓惜墨如金,不肯多花钱添油加醋。
金庸小说里,从英雄到混混,从贵族到平民,衣服都是简单实用的。衣服不是关键,是必需品。如果写得太招摇,可能会分散注意力。遇到外貌就要描述衣着,这也是一个过场,只起到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一般来说,英俊优雅的男人或超凡脱俗的女神都是一身白衣,侠客侠士身着蓝色战袍,叛逆英雄身着灰色布衣,美女身着黄色或绿色,都是素雅的颜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在金庸小说里,注重衣着的人并不多,甚至很多应该稍微注意一点的,似乎也不太注意,比如那些惹事生非的风流公子哥们。段誉是大理镇南王。他出现的时候只是一个手摇折扇,一身蓝色西装。白驼山少主欧阳克生性风流,妻妾众多,说他是轻柔带,其实多年只穿白衣;轻盈的皮草丝带已经是华丽衣服的最高级别描述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陈家洛,出场时也是这么写的;杨康作为大金国的小王子,出场的时候说他的衣服极尽奢华,其实只是穿了一件锦袍。没有特别费力的描述他的衣服有多奢华。
女人需要说说黄蓉母女。第一次约会,黄蓉和郭靖穿了一件白色连衣裙,长发披肩,头发上扎了一根金腰带。神仙是神仙,美人是美人,但也是素净的。郭芙和郭襄姐妹出场时,身着织锦锻皮大衣,貂皮衣领,一串珍珠,这是金庸笔下对服装用墨最多的描写。其他女人普遍如此,所以她们也应该注意这一点,但老金曼对打扮的兴趣实在有限。
服装上虽然笔墨不多,但精致的就是精致,不用写服装也能看出来。例如,洪雁洪烈和赵敏。洪雁洪烈哄着鲍喜若跟他一起北上,一路上体贴地准备了素服,让她为丈夫服丧,每隔一两天就换一套新的。富裕家庭的习惯确实不同。赵敏和张无忌在一起,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处给他买衣服,费时费力。把他打扮的漂漂亮亮很重要,其他救援对她来说都是次要的。这就是注重骨子里的人。
虽然精致的衣服不多,但是说衣服就行的还挺多的,底线无限低。比如你们这些英雄们,十天半月在江湖奔波,日夜奔波,马不停蹄,自然是风尘仆仆,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洗澡换衣服。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何况一套西装穿几个月甚至几年才是最好的。
许诸出来给游客们送去一封信。那时,天气还很暖和,他只穿着一件连衣裙。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田木,开始了漫长的旅程。这件礼服陪他去了雪山,去了冰室,经历了婚礼...几年过去了,直到他回到灵九峰,最后被四妹逼着洗澡换衣服。
段誉,一袭裸衣,走南闯北,阅人无数;令狐冲,穿着衣服,打架,运动,坐牢,走过来;杨过跟着秃鹫风里去雨里去,衣服干湿,雪天无所畏惧不损;张无忌少年时从一个山洞爬到世外桃源练武。五年过去了,他的衣服还在身上。想来身高一米七八,穿140的衣服,不仅搞笑,还可以说这衣服质量真的不错...
其实要说衣服质量最好,还得说小龙女穿的一样,从跳出绝情谷到杨过,又过了十六年才见到她。小说里写到小龙女用树皮做童装和手帕,但经纬粗糙,小龙女白衣飘飘。自然,她穿的不是那种衣服,而是旧衣服。当然,衣服省着穿,穿十几年也没问题吧?
说到穿衣打扮,就要说明教了。明教来自波斯,所以衣服也很有异国情调。白袍绣着殷红的火焰,色彩鲜艳夺目,令人印象深刻。明教成员,不分等级,从教主到杂役,都穿这种衣服。开大会的时候,场面应该挺壮观的。明教作为金庸小说中的著名教派,有很多突出的地方,但它在服饰上的细节也是教派实力的特殊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