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原的点评鉴赏

《你在高原》的书写过程是一次长长的沉浸和感动,叙述人宁伽在做着大地漫游的同时,也在做着心灵的漫游,沉湎于爱情、人性、哲学、宗教等形而上的玄想,个体心灵在大地的滋养和启迪下,做着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思索和追问。这部书是一个人漫长的心灵之旅,并由个人心史走向了民族心史。

我反复提到一个当下文学缺钙的问题,即中国小说的精神能力亟需提高,作家的思想资源和灵魂资源亟待补充。从这个意义上看,张炜的《你在高原》是一部补钙之书,是我们时代和文学重要的精神补养,它的出现是当下中国文学的欣悦之音。——雷达

十多年前读过《家族》,当时曾联想到罗曼·罗兰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向上”和“向下”两类人,其分野在于精神领域的传承。张炜要描写的,正是在不同精神血缘的传承中聚合起来的“家族”之间的斗争。现在,张炜把《家族》列入了十卷本的《你在高原》的结构,我还来不及阅读这部长河小说,但我一定会读完它,用阅读来向作家致敬,并相信在阅读中会重新燃烧起当年激情,来体会人类精神传承的意义。——陈思和

《你在高原》长达十部,容纳了丰富的题材和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全面的思考,却不是松散的拼接。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所显示出的作者完整的世界观,它冷静、独立、稳定、持续,丝毫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具有超乎物外的立场和信念,因而保持了与现实的距离和批判的余地。我们知道,摆在当代作家面前最困难的任务,莫过于获得观照和把握现实的力量,这困难正来自于世界观和信仰的形成。在这一点上,张炜也是足以令人尊敬的。这些年来,张炜始终是张炜,或者说,始终是真正的作家。 ——胡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时代,一个执着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构建一个近乎于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大厦的作家,往往会使我们想起了堂·吉诃德,在嘲笑之后,我们为之深深感动。我们会像桑丘那样,和张炜一起重新踏上为理想而奋斗的荆棘之路吗?!——丁帆

450万字的《你在高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张炜那种纯粹的文学信仰以及由此爆发的精神和艺术的能量。《海客谈瀛洲》给我强烈的震撼,秦王东巡的故事被作家从虚虚实实的四条线索切入,历史的追问、人性的挖掘、诗情的抒发、自然的描摹、现实的忧愤与对于那个传奇人物、遥远故事的神秘想象融为一体,配以色彩斑谰的语言、丰富的艺术修辞、现代的叙事手法,***同建构了一部多声部的艺术四重奏。 ——吴义勤

《你在高原》煌煌十部,单部不单薄,合集不合流。一个作家的精神宇宙由此展开,心事浩茫的混响由此发出,有的是凝思下的雄辩、战栗后的警策、离难中的慈悲、渊博后的深远……他在和繁富的心灵对话,也是在跟致使遗忘和漠然的种种力量较劲,以多种叙述方式穿透那些常人所认为的不可能,让深藏的可能强大生长,呈现历历在目之状,激活耿耿于怀之心。 ——施战军

张炜的思想并不高蹈,它始终贴着大地内部跳跃的心脏,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的丰盛、传统的韧性、现实的疼痛、灵魂的赤诚,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出雨果的人道、托尔斯泰的温润、里尔克的敏感、卡夫卡的惊悚,当然还有蒲松龄于平原枯槁、夜色荒凉中对生命的不离不弃和对爱情火热、激越的想象。

30年来,张炜的冥思与玄想并重、忧患与浪漫同行的写作,成就了他成为百科全书式作家的可能。 ——何向阳

《你在高原》的庞然出现,似乎要在轻巧便捷的文学时代,重申小说的恢弘存在。一代人的生命历程,携带着丰富而驳杂的历史信息,更深刻地镌刻着与现实相迎、相撞、纠缠、搏斗而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留下的条条印痕。复杂的经验,不倦的思考,激情的探索,浪漫的想象,漫长的诉说,需要巨大的体量才能容纳,才能完成。张炜用二十年完成一个个人的大念,而当它岸然存在于中国当代文学之中,其意义就不仅仅是个人愿望的实现。 ——张新颖

《你在高原》是一部反叛之书,也是一部超越之书。在那里,遥远的传说,古老的寓言,魔幻的情节,迷离的想象,渗透在一个又一个现代故事之中,熔铸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性格中,使生命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形成了各种复杂而又微妙的纠缠。在那里,套盒式的故事结构,变动不居的意识流,玄秘的魔幻主义,以及各种跨文体式的组合,争相呈现出各种独特的叙事智慧。它是一部挑战读者思想深度的作品,也是一部挑战读者艺术情操的作品。它再次表明,文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不妨踏进这座“高原”,慢慢地游走,慢慢地欣赏。 ——洪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