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的作用是什么?
关键词:植物园科学教育植物多样性
植物园是活植物的博物馆,是科普、科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是人们参观和休息的场所。北京植物园从1956开始建设,规划面积400公顷,开放面积200多公顷。主要由植物展区、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组成。植物展区包括观赏植物区、树木园和温室花卉区。观赏植物区由11特色园林组成,如牡丹园、牡丹园、玫瑰园、毕涛园、丁香园、玄秋园、木兰园、海棠荀子园、吉秀园(竹园)、宿根花卉园、在建梅园等。植物园由银杏松柏区、木兰小檗区、枫香玫瑰区、椴柳区、悬铃木区和在建的泡桐树区组成。温室花卉区由展览温室、低温温室、生产温室和盆景园组成。名胜古迹有卧佛寺、曹雪芹纪念馆、龙角寺遗址、12.9纪念亭、梁启超陵园等名胜古迹。植物园有一个科普馆,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树木茂密、品种繁多的樱桃沟被开辟为自然保护区。植物园* * *引种栽培植物62万余株,6000余种(含品种),覆盖草地90万平方米。植物园以丰富的科学内容和优美的园林外观相结合,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然而,与世界上先进的植物园相比,北京植物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收集的植物数量上;收集的物种数据的积累;关于“尖端”植物的收集;与世界一流植物园有一定差距。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面对21世纪的新挑战,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植物园,使之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走“文化建园”之路。科普是植物园的首要任务,也是植物园“文化建园”的主要内容。为加强科普工作,充分发挥植物园的功能,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努力增加植物种类,展示生物多样性;(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三)利用特色花卉举办赏花活动,展示优美的生态环境;(四)利用人文景观弘扬祖国文化;从而增强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科学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振奋民族精神。下面分别讨论。
第一,增加植物品种,展现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园永恒的主题,丰富多样的活体植物是植物园成功的主要标志。高水平的植物园是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高级植物园植物,如英国邱园收藏的59000种,莫斯科总植物园收藏的21000多种。北京植物园位于首都,肩负着为中央领导、科学研究、公众和国际交流服务的任务。十多年来,植物园一直把增加植物种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完成了18项植物引种科研项目,其中“一批美国园林树木的引种、筛选、繁殖、栽培及初步应用研究”、“竹亚科植物引种及抗寒品种筛选”、“几种国外木本植物的组织培养”获得市级奖项。植物园新成立了优良植物育苗中心,开辟了200多亩苗圃。苗木中心与国内外植物园、苗圃有着广泛的联系,大力引进国内外新优植物1000余株,在植物园得到应用,并延伸到全市绿化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北京植物园植物引种驯化技术处于国内同行前列。
温室是展示植物多样性的中心,也是保护异地物种的地方。现代大型展览温室被誉为植物园皇冠上的明珠。它不仅代表了植物园的建设水平,也反映了国家的科技水平。在各级领导的努力下,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从1997开始筹建,3月底开工建设,1998。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努力,它于2000年10月竣工对外开放。新建的展览温室是亚洲最大、国内设备最先进的。也是首都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工程和标志性文化设施。总占地面积5.5公顷,包括展览温室9800平方米,实验温室6000平方米,附属建筑1200平方米,旧温室改造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投资2.6亿元。展览温室为造型优美的异形玻璃幕墙和钢架建筑,室内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多系统集成控制和自动化管理。温室分为热带雨林、沙漠植物、专类植物和四季园、阴生植物区四个主要展区,并设有高山植物展示箱。从国内外收集了60,000多株365,438+000种植物。在热带雨林展区,有世界温室中最大的活根植物,根径2.8米;温室内有树干直径最大的大榕树,DBH为1.5m;温室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树,15米高,胸径50厘米,正在绞杀伊拉克蜜枣。有一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与恐龙同时代的树蕨“桫椤”。沙漠植物展区的仙人掌、多肉植物达到1000余种,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有直径80 cm的“金琥珀”和直径1.2 m的多头金琥珀;高5.5米的“巨柱”是我国特有的菊科沙生植物“龙树”;罕见的“木棒树”、“玳瑁龙”等。专园内有1000多个品种的菠萝和蝴蝶兰、石斛、兜兰、文心兰等观赏效果极佳的热带兰花。还有食虫植物“猪笼草”、“瓶草”、“捕蝇草”;随着音乐摇摆的舞蹈草。四季园中千年的“龙血树”、硕大的“鸡蛋花”和“梧桐”;艳丽的秋海棠、凤仙花、绣球、长寿花、独具特色的金莲花和莲花灯,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鲜花,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展览温室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植物种类,创新了树木移植的科研资料,积累了实践经验,增加了北京植物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为公众提供了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展示、环保知识宣传和高品位旅游景点的场所,也为国内外植物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基地。
与国外同规模的大型展览温室相比,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建设周期最短、投资最少、苗木规格最大,在很多方面都创下了新纪录。国外建这么大的温室需要3-5年,我们只要一年零九个月。日本梦之岛和英国邱园的大棚,面积只有4000多平方米,投资比我们高好几倍。世界各地温室树木的最大DBH为80 cm,而我国最大的榕树为1.5 m,北京植物园成功的异地护树创新,得到了参观温室的英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园林专家和植物学家的一致好评。
二、利用植物园丰富的植物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寓教育于观赏之中。
北京植物园成立40多年来,普及植物科学知识一直是第一位的任务。1999,被打造成北京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植物园有一个大型的室外科普展区,包括特色园、樱桃谷自然保护区和展览温室。随着园林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我园的科普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局面。新建的科学博物馆占地2670平方米。每年接待高等院校和有关单位的参观、交流、实习和中学生专题夏令营数千人次,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活动
4月,1,1998,我园与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了“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科学展”。以展板和实物的形式,图文并茂地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呼吁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成为地球的守护者和环境保护的先锋。
2、1999、2000年4月17日——5月17日,“北京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月”举行。
3.每周末举办“专家系列科普讲座”。邀请园林、植物方面的专家学者就环境、植物、生物多样性、家庭花卉、种草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科普讲座。公众与专家有问必答,为公众提供与专家见面讨论的机会,努力使科普深入人心,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至今已举办20场“专家系列科普讲座”,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
4.举办“中小学生科普一日游”。参观以科学馆为中心的植物展;举办“珍稀濒危动植物拼图大赛”;观看环保视频,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组织参观植物园时令专园,专人讲解时令桃花、牡丹、玫瑰等特色花卉知识;充分利用新建的热带植物温室,组织“绿色之旅”青少年植物主题活动,发现植物的奥秘。
5.专家咨询:邀请具有丰富花卉栽培经验的专家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类家庭花卉栽培问题,组织发放《中国观赏植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中国植物多样性》、《花卉与健康》、《绿色植物》、《善待生命》、《绿色包装》等科普宣传资料近万份。
(2)利用科学馆举办展览,开展群众性参与活动。
科学馆面向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普及植物和环境科学知识,让游客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人们展示了植物园在物种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人们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注。同时,科学馆也成为人们学习园艺技术的场所。目前,科学馆的日常展览项目包括:“植物与人类生活”主题展览和“植物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展览。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展馆大屏幕将播放《卧佛寺旁的明珠——北京植物园》、《地球——最后的家园》、《热带雨林》、《植物与树木》等植物与环保主题的视频。使用6个多媒体触摸屏播放《北京植物园》、《中国植物园》、《世界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十万株Why-Plants》、《高等植物多样性》等多媒体光盘。展示捕蝇草模型,游客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了解捕蝇草捕食昆虫的机理。科学博物馆里有一个造纸车间。参观者可以通过对废报纸和锯末的浸泡、打浆、复制和干燥来制作一种全新的再生纸,从中了解传统造纸的工艺流程,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设立资料台,发放花卉栽培知识等科普宣传资料。
(3)利用展览温室开展科普活动。
新建的展览温室设立了科普馆,20台触摸式电脑为参观者提供丰富的植物知识,两台大屏幕彩电滚动播放植物介绍和关于人与自然的科教片;导游讲解采用先进的数字音频导航系统;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接受科普知识教育。为了让人们了解植物,我们悬挂植物名牌,设置说明板,生动介绍四季园经常展示的重点植物和主要花卉。
(四)设立科普画廊,悬挂科普标牌,出版科普书籍,
自1997年以来,我们建立了一个科普画廊。开放12科普橱窗,45平米,每年更新两次展览内容。用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宣传植物知识和环保知识。
植物园设计、制作、悬挂了近万株名植物。出版5000份植物园导游图;桃花明信片5000套;温室引导图5000份;温室明信片5000套;温室大棚科普指南书籍2.5万册;并制作温室导游多媒体光盘;录制故事片和制作VCD光盘。
(五)建立植物园网站,运用高科技手段做好科普工作。
为充分发挥北京植物园作为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植物园的宣传,进一步普及植物知识,植物园网站于2000年6月5438+10月正式开通。开设植物园资讯、新闻追踪、近期花卉、植物园旅游、植物世界、儿童专用板、园艺天堂、人与植物、植物俱乐部等栏目。一方面介绍植物园适时展,发布植物园最新消息;另一方面通过植物园网站普及植物学知识,培养公众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植物园网站也是植物园国际植物园交流、科学研究和科普的重要媒介。目前网站正在不断完善,年内访问量将达到5万人次。
三、利用特色花卉举办赏花活动,展示优美的生态环境,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如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在游览中了解植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环境的珍惜,是植物园科普的又一重要任务。桃花是代表春天的名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了以桃花为主题的桃花文化。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展示优美的生态环境,植物园自1989起,每年4月举办“春节桃花节”。主要是赏花,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多年来,我园大力收集桃花品种,设立桃花研究项目,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桃花资源和桃花品种多样性的园地。植物园里有五千朵桃花,十多个品种。截至目前,已采集64个品种10000多株桃花。从树型来说,有直桃、帚桃、寿桃、垂桃。从花型看,有单瓣型、梅花型、玫瑰型、牡丹型、菊花型。植物园成为世界上桃品种最丰富的花园。每年春天,经过园艺师的精心布置,缤纷的桃花和迎春、连翘、乌梅、海棠、丁香、牡丹等20多种春花,在苍松嫩草的映衬下,形成一道赏心悦目的美丽风景。桃花节期间举办与桃花相关的文化展览,如:布置“面桃花”、“林黛玉团圆桃花社”、“桃花源”等景点;在桃花中配置唱桃花的诗词;制作《春之声》、《桃音》、《春归》等大型插花作品;举办桃花书画展之类的。同时还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如:邀请优秀教师和三好学生代表开展“桃李满天下”植树活动;邀请画家、作家来园写诗作画;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桃花节作文比赛。
在桃花节期间,人们带着老老少少来到植物园欣赏五颜六色的桃花,享受清新纯净的空气。大自然的生机和祖国的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高雅的桃花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桃柳绿,万物荣”和“揽胜入画,花回袖中”。游客的留言表达了他们对桃花节的热爱,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杨、万里、尉健行、宋平、荣毅仁、钱其琛、吴邦国、姜春云、贾庆林、宋健等先后来园参观。通过举办桃花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大提高了植物园的知名度,普及了桃花知识,展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植物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桃花节以来,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第一届只有1.28万游客。到今年第十二届,游客人数已达45.9万人。桃花节参观人数占全年参观总人数的30%。门票收入也从第一届的9.6万元增长到今年的654.38+0.82万元。(门票价格由3元调至5元)。
此外,植物园每年秋季都会举办“玫瑰菊花花展”,去年已经举办了七届。城市花展以玫瑰园和玄秋园为中心,大面积种植菊花,与玫瑰园的6.5438亿+玫瑰相得益彰。通过精心设计,布置了“菊花树”、“菊花伞”、“花车”、“花篮”等立体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拍照留念。夏季举办的荷花展,荷花品种清新淡雅,为炎热的季节增添色彩,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
第四,利用植物园的人文景观,弘扬祖国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振奋民族精神。
卧佛寺位于植物园的北面,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古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释迦牟尼卧佛是元代用青铜铸造的,长5.3米,重54吨。它是世界上罕见的珍贵文物。寺内精美的玻璃牌坊和高耸的大殿,都是清代的建筑。雍正帝、乾隆皇帝、慈禧太后题写的匾额、碑文,更增添了卧佛寺的文化气息。寺内的千年古柏、银杏、古腊梅,展现了古寺的悠久历史。
为了向游客展示卧佛寺深厚的文化内涵,植物园一方面加强对卧佛寺文物的保护,另一方面深入调查有关卧佛寺的信息,丰富讲解内容。上世纪80年代初,对寺庙进行了第一次修缮,对动乱中被毁的佛像进行了重新塑造,更换了破损的帷幔和桌子,基本恢复了卧佛寺的原貌。从65438年到0995年,植物园派了四个人到陕西、山西、四川、河南、湖北、江苏、福建、上海等省市,考察了中国的30座卧佛。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掌握了详细的关于卧佛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佛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确认卧佛寺的青铜卧佛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释迦牟尼铜像,其文化价值无可替代。利用收集到的资料,组织讲师学习培训,提高了服务人员的素质,丰富了讲座内容。
卧佛寺有100多棵侧柏,两人相拥的银杏,北京最古老的腊梅。为了展示古寺的特色,植物园加强了对寺内古树名木的管理,铺设透气砖,定时浇水,施肥喷药,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复壮。近年来,新种植了100多株蜡梅。郁郁葱葱的柏树、枝繁叶茂的银杏、芳香扑鼻的腊梅,让卧佛寺更加深邃、幽静、典雅。
植物园实行标准化服务,馆内讲解员实行服务承诺制,每隔一段时间向游客进行热情细致的讲解。来卧佛寺的游客不仅知道卧佛寺的历史渊源,还能学到一些佛教知识。卧佛寺已成为北京著名景点,年游客占公园总人数的38%。
中国文学巨匠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早已风靡全国,传遍世界。20世纪50年代初,曹雪芹是世界名人命名的26颗行星中中国唯一推荐的名人。据红学研究,曹雪芹晚年在西山附近生活和写作。为了表示对文学大师的敬仰,弘扬祖国文化,植物园于1984年在其东南建立了曹雪芹纪念馆,并于1996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为了艺术地再现曹雪芹晚年的生活环境和写《红楼梦》的场景,纪念馆扩建为1.8公顷,四周绿篱环绕,与庭院相邻,石头蜿蜒,小巷幽深。纪念馆分为四个院落、五个展室,系统介绍了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写作环境、《红楼梦》研究成果及影响。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墙上的诗”作为一些红学学者“故居理论”的依据向游客展出,引起了人们对争论的极大兴趣。根据史料整理的“曹雪芹生平场景”,再现了200年前旗手的生活氛围。院内多种黄叶树,开辟菜园,搭瓜棚、豆架,简单而独特。为了增加纪念馆的文化含量,我们邀请了红楼的12位书法家题写反映曹雪芹生活环境的诗词,制作成石雕立在院中。村头设置的茶馆、酒楼、箭场,让游客领略曹雪芹和旗手的生活习性。
因为曹雪芹经常光顾《红楼梦》的写作,所以植物园里的很多景物都被赋予了文学色彩。据红学考证,主人公“贾宝玉”的名字,灵感来源于曹雪芹的《樱桃沟里的元宝石》。而“石上松”则象征着小说中代表宝黛爱情的“木石联盟”。樱桃沟口的大槐树下,曾经是曹雪芹经常喝茶的小茶馆;现存的三座瞭望塔,是曹公友人曾经登上的“古码头”;纪念馆外,“毕成湖”旁是曹公经常走过的“河墙”;卧佛寺就是曹公诗中的“黄叶寺”。在纪念馆的讲解中,结合植物园的相关景色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和写作环境,不仅使展览生动、引人入胜,也为植物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增添了灵气和文化内涵。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历史、学习祖国文化、缅怀文学大师的场所。也是培养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的课堂。
综上所述,北京植物园在文化建设方面,不仅利用了植物的多样性,还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并利用园内的文化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全方位开展活动,寓教育于观光娱乐之中。植物园通过“文化建园”,大大提升了文化内涵和园林景观,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植物园游客从十年前的71.8万增加到1.01.2万,增长了41%。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努力建设一个与现代化大都市相称的北京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