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工业发达吗?

改革开放以来,乌海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特别是十五期间,乌海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资源转型新格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新面貌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乌海的建立始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上世纪50年代初,乌海地区只有旧中国西北军阀马鸿逵留下的几个小煤矿。65438年至0958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特别是包钢成立后对煤炭和煤焦的需求,这里开始了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

5438年6月+今年10月,为保证包钢公司对煤炭生产的需求,内蒙古党委、政府要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集中力量进行煤炭生产。当时正值全民动员“超英”“赶美”的大跃进时代,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开始源源不断地向这里聚集,黄河西岸、卓资山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场面。当时,巴盟、包头矿务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由自治区党委、政府抽调到乌达组建乌达矿务局,黄柏祠煤矿、苏海图煤矿、芜湖山煤矿、梁家沟煤矿、轿子沟煤矿相继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从1963到1970,年设计能力366万吨,65430。

同时,由煤炭部协调,从黑龙江省鸡西煤矿等地抽调建井部门、综采队和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到沂蒙所属的海勃湾,成立了海勃湾矿务局的前身卓资山矿务局。1959至1970,勾平煤矿、老东沟煤矿、老石旦煤矿、公苏煤矿、公苏露天煤矿相继新建或扩建,设计能力277万吨,1975实际生产原煤125万吨。此外,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均为县级市)也新建或改建了红旗煤矿和摩尔沟煤矿。

与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同时进行的其他企业建设项目也在进行中。6月1958日,由国家投资的西卓资山水泥厂开工建设。6月1971,1号、2号窑开始试生产。9月,1958,包钢石灰石基地从山西省朔县红陶山转移到卓资山矿区卡布其,第二年开始建设,年设计石灰石生产能力150吨;1958年,沂蒙开始在甘德尔开发铅矿。经过65,438+000多天的努力,2,000人试图找到矿石并同时生产,用镐和铲生产出45吨粗铅。1975生产纯金属铅383.5吨,纯金属锌628.09吨;1969年5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投资300万元在海勃湾建设小型平板玻璃厂。这就是后来的海晶玻璃集团和蓝星玻璃集团的前身。

1958以来,乌海地区建成了海勃湾民用陶瓷厂、海勃湾砖厂、灰砂砖厂、宇达砖厂、宇达耐火材料厂、海勃湾陶瓷厂、宇达水泥厂等一批建材企业。

在煤炭资源深度开发和建材企业建设过程中,1964年,根据中央关于发展三线建设、备战打仗的指示,自治区决定在海勃湾地区卓资山地区建立一个能够生产轻武器的军工企业。1965年4月,内蒙古第一、第二、第三军工机械厂,以及配套的工具厂、机床大修厂、木配件生产厂、铸锻厂等企业开工建设。截至1984年底,7家军工企业投资4335.5万元,拥有工程技术人员297人。

当时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这些企业成为乌海建城前工业的雏形。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出现,才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管理协调。1976年,中央、国务院决定乌达、海勃湾合并,设立乌海市。乌海市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乌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人口只有20万的乌达和海勃湾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基础完备的新城。这座40多万人口的城市,形成了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实行市场经济后,这里创办的一批中小企业虽然破产转型,甚至兼并重组,但又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批以资源转化为主的载能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乌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乌海工业产值达到300多亿元,财政收入超过50亿元,是全市起步阶段的10多倍。

[编辑此段]发展与文化

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乌海正以其独特的经济优势、优惠的配套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国内外企业家前来投资。目前,乌达工业园、海勃湾千里山工业园、海南喜来凤工业园的数百家企业中,60%以上是外商。这些企业利用乌海煤电资源丰富的能源优势,生产煤炭深加工产品,是延伸资源产业链的大胆实践。乌海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实现工业强市的宏伟蓝图。

乌海文化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城市的建立而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因此,相对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乌海的文化具有很强的企业文化、移民文化和新兴城市文化的结合。

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乌海,这里最有特色的文化是企业文化。在经济中占绝对比重的行业,遍布全市的大中小企业,超过半数的企业员工,使得企业文化在当地文化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企业承包、改制、兼并、破产、重组形成的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特色鲜明,逐步形成了不同类型企业共有的企业精神:开拓进取、争第一、敬业奉献。

乌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不断来到这里创业、定居,带来了原居住地的文化、习俗和新的理念。所以,乌海虽然没有自己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没有自己常用的方言,甚至没有固有的地域传统习俗,但是文化整合能力很强,不保守,不排外,不墨守成规;任何新事物都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任何新思想都可以在这里被接受。这就带来了文化的包容性,形成了自己不受地域限制、不受传统束缚的文化特色——勇于创新、善于吸收、多样性共存。

随着乌海市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各种文化开始孕育和发展,在求新求变中发展出结合乌海地方特色的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近年来,社区文化、老年文化、群众歌唱文化逐渐成为时尚,并以乌海为标志。企业文化、移民文化、城市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比如乌海独特的书法文化,就是这种特色的最好体现。

起源于煤矿企业、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书法文化,经过20多年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乌海名区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甚至外国人一提到乌海,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从未去过乌海的著名作家张贤亮对乌海的书法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乌海拥有中国书法协会会员10余人,内蒙古书法协会会员100余人,书法爱好者近4000人,这在全国地级市也是不多见的。

书法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能在乌海这座建城仅30年的城市得到普及和提高,绝非偶然。她与煤炭企业员工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移民人口的多元文化融合创新能力密切相关。除了书法,乌海在文学艺术的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文学、绘画、摄影等。

乌海文学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煤炭资源开发,兴盛于改革开放以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在努力的同时,也在文学的土地上努力。出现了一批煤矿工人、教师和领导干部作家。他们以诗歌、散文、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悲叹人生;描述生活。他们是文学的建设者和爱好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乔树声的小说、阴军的诗歌、张志胜的儿童文学、孙嘉的散文、郑达的文学批评等,风格独特,在当地乃至自治区都有影响。他们是乌海老一辈作家的代表。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成绩斐然。其中,女青年作家包创作的长篇小说《我的祖先成吉思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乌海的文学创作树立了新的高度。

与文学创作一样繁荣的是乌海的绘画和摄影艺术。这两个艺术门类爱好者众多,其中不乏造诣颇深的本土名家,如中国画家金文艺、王章一、李福祥、白展荣,油画家党翔、张德育等,各具风格,新作不断。其中,王章一去年夏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乌海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的乌海画家。他的作品意味深长,风格新颖,题材取自乌海和大西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称为最昂贵的贵族艺术的摄影近年来在乌海迅速传播开来。目前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3人,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15人,乌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40余人。估计有1000多粉丝。其中邱志远、明刚、金洁芳、康晓琳、杨惠媛等人摄影艺术功底深厚,风格各异。摄影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展览。

此外,乌海的传媒文化近年来也发展迅速。目前,该市有四家平面媒体,包括日报、晚报、电视报和海勃湾矿工报。有一个无线电视和一个有线电视,一个广播电台和一个调频立体声收音机。这些媒体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写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文章,成为引领城市舆论的重要阵地。

2008年,乌海市被列入全国相对发达地区。这是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的钟君县域经济研究所的调查结果。

经过两年多的调查,钟君县经济研究所完成了中国首次市州相对富裕程度的监测和评估,并于日前公布了结果。此次调查的318个地市中,相对发达的地区有38个,接近总数的12%。其中内蒙古包头市、乌海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属于相对发达地区,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属于中上水平地区。

据了解,全国各市州盟相对富裕程度监测评价采用人口、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区域发展、财政统筹五大类22项公开客观数据,将指标分为居民富裕集(居民收支、公共服务)和总体发展集(区域发展、财政统筹)。本次监测评价以人均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要调控手段,以地区相对富裕程度和类型为基础,确定公共服务基本水平标准,开展公共服务转移支付,消除绝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