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生冲突,大人该不该管?看后长知识了
前几天我带着孩子到朋友家去玩,一开始那两个小男孩相处起来还非常的友好,互相都谦让有加,但是没过一会,两个孩子之间就开始闹了矛盾。朋友的孩子稍微大一点,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孩子,总是指挥我的孩子干这里干那里的,但是我的孩子也并不喜欢听指挥,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就因为了一点小事两个家伙就打了起来。
毕竟这是在别人的家里,跟朋友的孩子发生了冲突,我面子上挂不住,就想让两个孩子停一停,不要再打架了,但是两个小孩子一旦杠上了怎么可能家长说停就停呢,所以我和朋友两个人调停了好一会儿,两个孩子之间才停止了打架,但是关系也已经僵了,一直到我离开朋友的家,两个孩子也互相不说话。
1、不要管
不要管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之间的冲突只是一时的,而且都是非常小的冲突,大人插进去之后,冲突往往会变成更大的纷争,这对冲突的解决有害而无益,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竟然是两个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就要让两个孩子自己来解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矛盾,如果一味的让孩子站在大人的身后,让大人替他们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不管跟多少人发生冲突,他们都不会解决问题,只会制造问题。
在一档电视节目当中,胡可的两个孩子安吉和小鱼儿就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小鱼儿大哭了起来,安吉也不哄他,这个时候胡可也没有介入,就安静的听着小鱼儿哭,后来安吉可能觉得是自己做的太过分了,就主动调节了氛围,不过一会儿两个孩子又和好了。如果胡可不这样做,反过来他介入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那么两个孩子可能希望妈妈给他撑腰,越来越感觉到委屈,他们肯定不会给对方台阶下,这就是两个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好处,速度快而且孩子之间不记仇。
2、要管
既然有不要管的家长的存在,那就一定反过来,有要管的家长的存在,这些家长之所以觉得孩子之间的矛盾是要管的,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现在的小孩子之间的冲突,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大的矛盾,我们在新闻上看到过很多种两个孩子,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因为没有及时化解,而后转化为相互斗争,在这样的暴力争斗当中引发了极端的后果,不仅孩子们的一生被毁了,家长们也非常的后悔。从这些事件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小孩子们不像家长,他们往往会意气用事,不会像家长这样圆滑的处理事情,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而一些小矛盾扩大成为了非常大的事件,这些家长就是看到了这些严重的后果,所以觉得无论怎样小的矛盾,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去处理,才能避免这些严重后果的发生。
1、0~3岁的孩子
0~3岁的孩子自我意识的主张特别的强烈,他们会把自己所认为的所有的物品都当作是自己的,这些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这是我的,不给你,我要等等,这就是他们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这时候他们对于物权的边界还没有认识,不知道到底什么东西真的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属于别人的,所以说当这样两个或者是多个0~3岁的孩子待在一起,他们的认识就会产生冲突,既然肢体上也会产生矛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0~3岁的孩子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感情,也很难控制自己的力度,比如说他们明明喜欢一个孩子,却动手打了他,这其实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
2、3~6岁的孩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表达能力了,他们的想法也逐渐增多了起来,虽然这个时候他们足够意识到了自己的和别人的有什么区别,但是因为想法的增多,冲突也只会增多,而不会减少,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在每一次的冲突当中,不断的学习,来掌握如何与他人相处的规范和技巧。
1、学会观察
孩子之间的纷争,家长确实不能够放任不管,也不是马上上来就管,而是应当在一旁进行的观察,孩子之间的冲突,到底是大事还是小事,这个冲突最会朝哪一个方向去走,是会变得更大呢,还是说慢慢的两个孩子之间平静下来,这个矛盾就会消失不见了,家长要在一旁做出这样的判断,如果判断这个矛盾冲突很小,而且很快就不见了,家长的介入就没有必要,但是如果冲突有变大的趋势,那么家长就要在升级之前介入了。
2、提醒孩子解决方式
家长在介入的时候也不要说当一个指挥官,指挥孩子做这做那的,有的时候这正是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家长的介入也只需要用提醒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个时候他们可以怎样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
3、强势介入
如果以上两种方式没有效,而且眼看矛盾就要升级了这个时候,家长就必须强行的介入了,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避免让孩子做出让他后悔的冲动的选择,家长要站在中间,让孩子冷静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不是护短,也不是替孩子出头,这是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而家长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孩子在成长当中必须自己独自一个人去经历一些事情,但是有些时候家长的干涉和介入是必要的,就拿孩子之间的冲突来说,有的时候家长的插手才能够让事情走向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够帮助孩子提高社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