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网络的含义
绿色网络包括以下4个方面:
文明。网络是青少年的交流空间,以礼待人、互助互爱、诚信友善是构建文明网络交流空间的基础。同时网络是青少年的学习空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网络中传统美德、优秀文化、先进思想的涌现为青少年成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网络中糟粕文化、不良信息、腐朽思想的存在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威胁。因此,我们要大力繁荣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绿色网络内容,通过网络手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权益。网络空间存在真实社会的投影,权益能否得到维护彰显出社会的公平,维护网民及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是网络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作为开放的信息交流空间,互联网既是权益增值的最佳空间也是权益遭受侵犯的危险区域。珍惜、尊重、保护他人及自身权益是青少年网民在网络生活中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认知和生存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壮大引领先进网络文化的绿色网络组织,通过社团力量维护网民及法人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网民的版权意识等维权意识。
安全。网络空间里的信息互动既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沟通、学习、成功的机会,也使青少年面临上当受骗、沉迷网络、信息泄露等来自网络的潜在危害与挑战。积极建设服务青少年发展要求的绿色网络载体,切实建设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绿色网络场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青少年适应网络环境的能力,是确保信息网络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创新。互联网是科技创新的直接体现,是创意涌现的璀璨空间,是百花争艳的锦绣乐园。青少年是喜新求新、勇于创新的群体,通过发展绿色网络产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网络文化载体,服务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展现自我、激发创意,大力培养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绿色网络人才,积极投入到互联网创意产业之中,使青少年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源泉。秩序。秩序与社会是相伴而生的,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秩序的完善,秩序保障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群体生存空间,伴随着它的发展,相应的网络秩序应运而生,但由于秩序的滞后性,网络秩序的不完善甚至空白,使青少年网民的网上生活不甚和谐。以现实社会民主法治为基础,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具体要求,构建多元化网络秩序,是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