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

?现在的啃书是指啃《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这本书。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学学习的理论探讨》,是纯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心路历程”,作者在本书“序言”中介绍。这部分知识不难读。

?所以基于我能稍微理解一点,结合学校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我决定先啃下一部分,再绕过去啃最后一部分。从上周日,3月10,我开启了吃书模式,一直到今天,3月17,我每天都嚼一点点,我嚼了下《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第六章,数学概念的理解,整整一周。

这一周的啃书让我极度相信,如果我把这本书吃完,一定会有所收获。又一次让我想起了金庸小说《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就像他师父陈近南给的武功秘籍一样。我一拿起书就想睡觉,但没过多久,我就想睡觉了。今天早上,这周计划好的事情都妥善解决了。吃完午饭,拿出一本书,准备有条不紊的整理。果然,看了不到一个小时,我就不自觉的在沙发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快四点了。我脾气比较倔,决定了的事情会坚持到底。所以,要打起精神,继续努力学习。我觉得有点收获。我们把这本书P117页的观点记录如下: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婴儿出生后,为了适应环境,开始积极地运用一些先天的基本行为模式来对环境中的事物做出反应。这种基于身体感官的基本行为模式是个体用来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当他们遇到环境中的事物时,他们使用认知结构进行检查和反应。皮亚杰称这种认知结构为图式,斯金波称之为心理意象。

图式的形成涉及三个重要概念:组织、适应和平衡。根据皮亚杰的定义,“组织”是指个体在处理周围事物时整合生理和心理功能以达到某种目标的能力,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适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因环境制约而自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建构的角度来看,适应的目的是提高个体的平衡性。

为了与外界保持平衡,个体采取两种适应方式,即“通化”和“适应”。同化是指当个体面对新的体验时,他将新的体验吸收到已有的图式中。如果吸收的结果是发现现有的图式是合适的,那么这个新事物就被吸收到个人的现有图式中,成为知识的一部分。适应是指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经验时,个体会主动修改已有的图式以适应环境的要求。这种“精神状态的改变可以增加我们原有的能力”。

皮亚杰认为,当个体已有的图式能够很容易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知识和新经验时,他会感到心理平衡;当个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环境中的新知识和新经验时,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感觉。此时,个体会因心理状态的失衡而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驱使个体调整和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随着个体与环境中事物互动的增加,心理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会交替出现,使个体不断经历同化与适应两种互补的心理活动,从而扩大和提升学习者的图式结构。

??这些理论不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教学设计原则吗——失衡、建构、平衡、解构、失衡、重构、新平衡?

当新知识与旧知识有许多联系时,个体能很好地接受新知识;当联系不太紧密时,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个体的知识,为接受新知识做准备。这不就是上面说的知识的“同化”和“适应”两个层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