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一样吗

是一样的。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是奥地利主要的歌剧院和歌剧团,也是世界重要的歌剧机构之一。

维也纳是世界音乐活动的中心,它拥有“音乐之都”的美称。音乐大师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以及斯特劳斯家族都先后在这里居住和从事音乐活动。热爱音乐,崇尚艺术是维也纳人传统的品格。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奥地利人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它是维也纳的象征。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维也纳市中心的格林大道,现在的国家歌剧院建成于1869年,落成后首演的剧目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新歌剧院具有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结构富丽堂皇,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糜之风。由于建造过程历时8年之久,该剧院的两位建筑师均未亲眼看到剧院的落成。

1880年至 1896年之间,里希特出任音乐总监后,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便已跻身于世界最大歌剧院之林了。以后担任美术和音乐指导的有魏因力特纳、格里戈尔、夏尔克、克劳斯、克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卡尔·伯姆、卡拉扬和希尔伯特等人。担任维也纳歌剧院经理时间最长的是威廉·雅恩,他从1881年到1897年担任此职长达16年。19世纪80年代哈布斯堡王朝兴旺发达,这给歌剧院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威廉特别擅长于指挥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希里却善于指挥德国歌剧,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剧团声望与日俱增,这使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很快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盛的音乐团体。剧院经常上演威尔第和瓦格纳的作品,玛斯卡尼于1891年在这里亲自指挥了《乡村骑士》,1892年上演了马斯涅的《曼侬》并进行了《维持》的首演,1894年又首次演出轻歌剧《蝙蝠》……,演出活动空前繁荣。其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维也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艺术大发展,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伟大人物,这在欧洲近代史上并不多见。在这种繁荣的人文氛围中,歌剧院指挥马勒理所当然地把歌剧院的声望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他不仅摒弃了雇用喝采者的陋习,还规定迟到者不得入场。为了达到对艺术的真实、完美的追求,他要求所有艺术家必须像他自己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他这样做虽然得罪了许多人并最终导致了他的辞职,但经过他10年的努力,歌剧院却达到了空前的辉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奥地利沦为一个小国,但维也纳的文化生活却依然照旧,维也纳歌剧院在杰出的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和弗朗兹·沙尔克的***同领导下进人了又一巅峰时期。 1933年1月,纳粹分子攫取了德国国家政权,维也纳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时任剧院指挥的克莱门斯·克劳斯突然辞去职务并带领大批杰出歌唱家到柏林去任职,这一举措被维也纳人视为背叛。

1937年.维也纳歌剧院也和其他部门一样,被全面纳粹化了。立于歌剧院廊上的马勒半身人像被击碎。并强迫更改节目,以适合纳粹党的趣味为目标。或许是由于意识到歌剧院对这座音乐之都的重要性,纳粹政权免除了剧院所有艺术家服兵役的义务,为了粉饰太平,大批轻歌剧被搬上舞台。

1944年6月30日上演的《诸神的黄昏》,可算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最后一次演出。1945年3月12日,歌剧院被炸,受创甚重。战后,该歌剧院一度借用维也纳剧院演出。不过·后来设于马戏场的戏院还是重建了起来,并于1951年11月5日,上演了贝多芬的歌剧《费黛里奥》,指挥演出的是新经理伯姆。第二年,他又指挥了举世罕见的一场首演。伯姆虽然享有很高的声望,但由于他参加的其他指挥活动过多而影响了维也纳的演出,在别人的指责声中不得不辞去其在维也纳的职务。到1952年为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常演的一剧为《阿伊达》,一***演出了726场。其次为《罗恩格林》。1886至1952年间,献演瓦格纳的歌剧,要多于其他人的作品,其次为威尔第、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

1956年卡拉扬接任了该剧院的音乐总监。剧院自19世纪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有许多优秀作品在此演出例如:戈尔德马克的《灶上的蟋蟀》唐尼采蒂的《马利亚·斯图阿达》和莫扎特《后宫诱逃》、勋伯格的《期待》、巴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科恩戈德的《死城》等。特别是斯梅塔纳的《被出卖的新娘》一剧,自1892年在此重演后获得极大成功,一夜之间即成举世闻名的杰作。另外在伯恩斯坦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幽静的场所》时还作了电视转播;华基耶利则邀请多明哥登场主唱了他的歌剧《歌女》,获得全场听众的喝采。

1964年,卡拉扬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接替者为卡拉扬指派的助理经理埃贡·希尔伯特。在卡拉扬和希尔伯特担纲时期,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在这座金色大厅里演出过,剧院拥有的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是世界顶尖级的管弦乐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