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几乐章?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为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篇。
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黄河颂》意义深远,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课课文。
扩展资料:
《黄河大合唱》合唱曲目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黄河大合唱》的影响有多么大,举一个有趣的例子。西洋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复调手法叫做“卡农”(也叫“轮唱”),《黄河大合唱》当中《保卫黄河》一曲就用了这种卡农的手法。结果,抗战之后的许多合唱歌曲,都喜欢来个卡农或叫轮唱。
其实从音乐本身来讲,那些歌曲的曲调并不适合使用这种表现手法。这件事从反面也说明了《保卫黄河》在普通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黄河大合唱》几乎是十全十美的。唯一的一点缺憾,是诗人光未然写的歌词,多少有一点啰嗦,不够精炼,诗的韵味不够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