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破9入10”,“火箭猪”来袭!3个不利预警,猪价还能涨吗?

近期的市场消费需求火热,特别是寒潮来袭后,多地气温偏低,也增加了很多人购买猪肉的意愿。而随着消费升温,近期猪价自然是迎来了走高,大有突破10元大关的迹象。

然而,官方对猪价上涨并不是太看好,毕竟我国的生猪产能偏多,且前期仔猪产能偏高,这不利于接下来的猪价走动。

那么,后续行情该如何变动?是涨破10元还是跌至8元?

01、猪价“3连涨”

从今天行情来看,均价已涨至17.69元/kg,涨幅为0.14元,监测的28地迎来了“21涨5平2跌”,同时这也是猪价“3连涨”,市场又迎来了走高趋势。

从东北、华北来看,京津两地跌了0.1元,行情均为17.5元/kg;其他地方涨了0.1-0.2元,主流价为16.2-17.5元/kg。西北地区涨了0.05-0.3元,主流价为15.85-17.85元/kg。北方猪价走高,其实是受近日外调量增多的影响,不过屠企收购压力加大,开始了一波压价,使得京津两地走跌。

南方一带,多地猪价涨至9元大关,华东、西南地区的大肥猪收购价更是在10元左右。可见,猪价已“破9入10”,猪农的利润也明显增加,一头猪可赚上400-500元左右。

目前浙江、广州、福建已涨破19元/kg,四川也已达到18.9元/kg,其行情走高,让人感慨“火箭猪”来袭。南方猪价走高,主要是受腊肉腌制需求增多的影响,使得近期白条猪走量明显走高。同时,随着气温下降,家庭消费也有所增多,带动了市场行情走高。

如今的猪肉批发价也已达到24.18元/kg,这已是猪价“5周涨”,比起10月中旬涨了22%。猪价能够上涨这么久,关键在于市场的大肥猪供应偏紧,而腊肉腌制的最好材料是肥猪肉,但因前期抛售,肥猪供应紧张,因而猪价开始走高。

至于北方产区,尽管消费需求不足,可因东北降雪、华北浓雾,使得生猪外运难度有所加大,屠企想要收购生猪,只能选择抬价才行。

正因如此,近期猪价行情利好,大有突破10元的态势,难道“火箭猪”真的来了?

02、3个不利预警

如今生猪利润已明显增多,随着养猪成本降至7.5-8元一斤,一头标猪可赚上300多元,而肥猪头均利润更是在500元左右。

按理说这样的行情猪农可以出售了,但因“卖跌不卖涨”的心态,猪农依旧在挺价惜售。看似捂着不卖是好事,可以继续抬高猪价,但这同样也带来了风险。如今生猪市场有3个不利预警,大家要小心。

1、屠企继续压价

尽管屠企压价动作已持续一个月之久,可因猪农惜售,迟迟收不到太多生猪,特别是大猪采购难度比较大,只能被动涨价。

目前屠企陷入了2大难,首先是收猪成本高,且收猪难度比较大;其次是亏损加大,多个屠企一头猪已亏损100元左右。

也正是如此,屠企才会拼命压价,保证自身的利润。而如今,屠企收购生猪规模明显减少,反而增加了对冻肉的投放,以抑制鲜肉价格走高的局面,从而避免猪价继续走高。

2、产量增多

官方多次表明,我国目前并不缺猪,只是因前期大猪淘汰且短期内猪肉消费需求增多,才造成了此次的上涨潮。

其实,1-3季度生产3917万吨猪肉,同比反弹38%,这个数据也已达到正常年份的产量,预计全年产量在5400万吨左右。而正常年份,需求量也不过5000-5200万吨,可见产能仍有些偏多,再加上近400万吨的进口猪肉,更是抑制猪价上涨。

10月份时,屠宰了3023万头猪,比起9月份多出了514万头。这样也能看出,11月份的市场上并不缺猪。且产能过多现象将持续到来年3月份,这期间供应量都不会少。

3、“踩踏现象”

近期,市场消费已陆续回归常态,随着猪肉价格涨至15-19元一斤,市场需求也已减弱。不过如今距离年末只有1个多月时间,龙头猪企的出栏任务还没完成,12月份必然会加大出栏量。

一旦生猪大量出售,那些中小猪农也会跟风出售,从而形成“踩踏现象”,猪价或将迎来一波下跌。

因此,笔者认为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猪价会继续横盘,行情保持在8.5-9.5元/斤波动,想要涨破10元难度比较大。

从12月中下旬开始,随着猪企大量出售生猪,猪价必然会“踩踏式”走跌,猪价或降至8-8/5元一斤。因此,猪农还是要理性出栏,别盲目看涨后续行情,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