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陀传》有感:佛陀的困惑(2)
人生于世,牵挂越多,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多。这诚然是对的。当我们修炼到相当程度,不仅名利可以超越,就连生死也可超越,?视死如归?,不就是看透生死、超越生死吗?但是,痛苦仍然无法超越。心灵的痛苦也许可以超越,肉身的痛苦如何摆脱?
由于佛陀的说法非常高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皈依他,因而引起其他教派和佛教内部某些人的嫉妒甚至仇恨,他多次遭遇暗算。有一次,佛陀的足部被石头击中,血流如泉,?他的伤口非常疼痛,他把披搭的外衣折作坐垫,跏趺坐于其上,集中呼吸以平复痛楚?。你看,即使是佛陀本人,也感觉?非常疼痛?,也会被痛苦干扰,他只能通过集中意念来减轻痛感,却无法完全忘掉痛苦。这足以证明,人无法摆脱肉体的痛苦。不能消除痛苦,又如何摆脱肉体的束缚?
四
佛陀教人要有慈悲心。佛陀说:?爱里生苦。?世人应该摆脱基于色欲、情欲、执迷、有分别心和偏见的爱,摆脱?一般人所说的爱?,即只限于父母子女、夫妇、家属、宗亲和国民的互爱。这种爱的性质,都是依着?我?和?我的?的观念而产生,因而是纠缠于执着和分别心之内。而执着与分别心,是导致自己和他人受苦的根源。所有人真正渴望的爱,是慈爱和悲心;大慈大悲是不求回报的。
作者讲了佛陀感化杀人狂魔的故事。央掘摩罗杀人无数,人们谈之色变。有一天,佛陀与央掘摩罗在街道上相遇,他以自己的言说打动了对方,央掘摩罗当场表示悔改,并接受剃度。佛陀劝说国王放过这个杀人犯,因为他已皈依,持戒不杀,?变得如同另一个人了?。这大概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吧?
然而,佛陀还讲了另一个故事关于一只苍鹭、一只蟹、一棵鸡蛋花树和很多小虾小鱼的故事。简单地说,苍鹭以谎言欺骗小鱼小虾,设计把它们都吃掉了;后来,蟹设计杀死苍鹭,为鱼虾报了仇。在佛陀的故事中,他就是那棵鸡蛋花树,而世人就是苍鹭、蟹和小鱼小虾。这是一个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故事。
佛陀是想告诉世人:?如果我们对别人慈爱,别人也会对我们慈爱;如果我们对别人残忍,迟早自己也会遭逢同样的命运。?所以我们应该去爱人,帮助人。但是佛陀忘记了,他对杀人狂魔和苍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一个得到原谅,一个得到报应,同样作恶多端,结局却大不相同。可见,他还是有爱憎,有分别心,还没有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
因此,我认为,佛陀未能自圆其说。
五
佛陀的困惑,其实是我的困惑,我想这也是滚滚红尘中许多俗人的困惑。
那一年,在台湾中台禅寺参观,一个比丘尼给我们介绍寺内设施。听说她是佛学硕士,向佛已有20年,我便提了一个问题:据我观察,向佛的人分两种,一是把佛教当信仰,一是把佛教当学问。您是哪一种呢?她楞了一下,没有答话,然后转移了话题。
同样的问题,我在不同的寺院问过不同的人,其中有出家人,也有信众。多数人似乎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还有另两种人,就是也拜佛,但只把拜佛当作护身符,或者也念经,却把佛经当作生意经。这些不在讨论之列。
然而只要略加考察就会发现,真正的大德高僧,都饱读诗书,学问富足,而那些活跃在寺庙观堂的虔诚的信徒,多半是老人和女性,多半文化程度不高,一般在初中及以下,有的甚至是文盲而他们,正是媒体屡屡报道的最容易受骗上当的那个群体。
阿弥陀佛!我这样说,并没有贬低佛教和佛教徒的意思。
六
有的信众这样回答我的疑问:你只要信就行了。
这种回答似乎与佛陀不谋而合。佛陀认为,佛教的那些理论,如空无自性等,是用来引导禅修的,不可以当作一种学说,不能纠缠其中。?教理只是用来渡河到对岸的木筏,或指向月光的手指,我们是不该被教理缚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