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邪恶小说

为了圆自己的夙愿,终于看完了童年IP《西游记》电视剧的原著小说。我这个看小说很少做笔记的人,居然在书页上写了无数个关于唐僧的字。让重新开始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可以放入“毁灭童年”系列。

考虑到中国的童年几乎都是电视剧《西游记》给的,剧本的改编对原著并没有太大的颠覆。

这可能和每个人看书的角度不同,所以感觉不一样有关。毕竟从古至今,关于小说的讨论也不少。但是,对于一些明显“突兀”的地方,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会觉得比较一致吧?虽然不是批判,历史上也有不同角度的阐述,但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有点不堪入目。特别是在对“情节”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作者阅读原著后难免会有携带过多“私货”的感觉。

西游记的主题是取经西天,曲折的过程是小说的亮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飙车、偷人参果、女儿国假孕、假孙悟空水帘洞大闹等等故事深入人心。

虽然这些精心设计的故事各有不同,但看了几个,还是能看出一些规律。换句话说,每个故事都隐含着读者的两种期待。唐僧什么时候会被妖精劫持?孙悟空找到了什么援军?(有一些“猴子请来的援军”“陛下让我巡山”的段子,但还是认真的。)

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儿童听故事的乐趣部分在于等待他们期望重复的东西:场景、句子和公式。”看看西游记的叙事风格,就有这个特点。故事一开始,唐僧总是抱怨面前好像有个恶魔,他很担心。一系列的环境描写也凸显了这种氛围。然后,妖精们出现了,抢走了唐僧。下一步是塑造妖精的神奇力量,以便孙悟空可以寻找增援。

小时候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了。我根本没有停下来考虑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是童话故事中符合预期的部分,而在小说中,是对民间故事的真实还原。

例如,当孙悟空遇到红孩儿时,他去南海向观音菩萨求助。观音菩萨骗八戒,是因为孙悟空假扮她,似乎要捉弄他。首先,她愤怒地把手中的瓶子扔到海里,等着一只乌龟把它驮上来,让悟空去取。但瓶子里最初装的是整个大海的海水。她知道悟空拿不动,却让他拿着,想必是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悟空得知瓶子的原因后,很聪明地说:“不知道。”

然后,菩萨继续为难他。她说瓶子是个宝,有个龙女跟悟空去了。她担心悟空把他们两个都带走,坚持要悟空拿东西做抵押。悟空也聪明。第一,他说他入了佛,不会做这种事。第二,他说他没有值钱的东西,金箍棒是需要保护的。只有他头上的环是金的,菩萨让他解开带走。

一番讨价还价后,菩萨戏弄他,说要他头上一根头发。悟空以要保命为由拒绝,最后搬出唐僧,求菩萨为了师父救他一命。至此,菩萨终于愿意帮忙了,但还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最后悟空打趣道:“这菩萨显摆神通,毫不费力就把我使唤来使唤去。”

这一次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故事的独特表现就是不注重权贵,也表现出对世俗伦理的尊重,这也体现了民间的智慧。在故事中,所有的神仙都被拟人化为喜怒无常、贪玩的形象,可能是出于好玩。

西游记塑造的人物中,孙悟空出场次数最多,绝对有主角光环。但他的假面太“完美”:他恶恶,尊师重道,足智多谋。那些伴随着这些性格的不好的方面,在看小说或者电视剧的时候被忽略了。读的时候,我不禁在想,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吗,他想表达什么?

有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孙悟空的人设置它只是为了剧情的需要,不太合理。有说他生性倔强却愿意逃入佛门的,有说他鲁莽冲动却足智多谋的,有说他无所不能却需要时不时呼唤援军的,有说他不受世俗束缚却十分重视伦理规范的。

这是主角的气场吗?太完美了,不是一个可以拥有一切的角色。另一方面,其他三位师徒的特点更符合普通人。唐僧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心为佛。他也是一个世俗的小市民,胆小,心胸狭窄,善恶不分,自私自利。猪八戒懒惰,喜欢女人,精通人情世故,就像一个目光短浅,只想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的普通人。沙僧,老实,没有太多存在感,只是个劝和的中间角色。白就不用说了,和故事的发展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根本没有“戏”的机会。

那么,只是为了让剧情顺利发展,你是不是把一个重要的任务委托给孙悟空呢?就像那些超级英雄电影小说一样,我不在乎这个人能不能站起来。但也有人对《孙悟空》中的矛盾做了分析。

作为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他总是搬救兵,因为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他当年在天庭大闹,也有神仙为他放水的情况。孙悟空的性格豪放不拘小节。当他是毕马文的时候,他已经和很多人混熟了,所以没有人真的想和他在神仙打架。二郎神和托塔王一直不了解他,所以“真打起来了”。

还有,他之所以愿意跟着唐僧取经,其实和他当初的固执并不完全冲突。真正的原因是孙悟空有智根。首先,他确实有成仙成佛的追求。他在山中称王后,花了八九年时间,才找到一个地方拜师学艺,以求长生不老。前后用了二十年,他终于学会了,可见他的决心大于一般人。其次,如来佛在承受压力的五百年间,心性大受磨炼,难免想明白佛法无边,自己当年的一点本事根本算不了什么,顺理成章去西天取经,成了新修行。至于他一心要报答唐僧的救命之恩,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可以说明他真的重情重义,但不能忽视他要修行的内在因素。

但是,悟空这个人如其神,也不是凭空捏造的。关于孙悟空的原型,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与《古经》中的吴有关,有的认为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有关,有的认为与道教中的“听猿”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经典《六度》中的小猕猴有关。

还有人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孙悟空的作用,很多人认为孙悟空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体现。这种说法不是没有根据的。他师从道观,以一己之力体会到了佛教的大义(某种程度上可能超越了唐僧所持的小乘佛教),从行为上又非常重视尊老爱幼等儒家传统。所以我感觉孙悟空的形象是民间多神教的体现,作者似乎有意塑造一个符合民众的理想英雄形象。

作为一部写于明代的小说,据说《西游记》是在当时已有的戏剧、剧本基础上创作的,作者可能不止一个。另外,在此之前,《西游记》有两个版本,唐僧西天取经和唐三藏西天取经。这些都对解释《西游记》这本书的主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不仅仅是我们今天口中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但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见解。比如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西游记》评价不高。他只是从文学的角度评价了小说的故事。之后,关于西游记小说的题材,众说纷纭,有的是宗教题材(如宣扬佛教),有的反映了老百姓对权贵的反抗。

其中我觉得明代人把小说当成“寓言”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在《西游记》出现之前,当时流行的通俗小说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故事题材都是来自真人真事。西游记的出现并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把故事理解为对现实或精神世界的隐喻是很正常的。

当时宋明时期流行的“心性之学”,成为所谓“寓言”背后的理论基础。因为儒释道中也有“心”的说法,看来这句话也很契合小说中暗含宗教意味的部分。联想到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也算是“忏悔”,最终成佛,也体现了心态的变化。

从语言特征来看,《西游记》也具有寓言色彩。第一个为《西游记》作序的陈在《西游记序》中写道:

“他认为乱世不可教,所以提出了观点。陶的字不能俗,所以浪逗,浪笑,浪虐。嬉笑调侃看不到世界,所以缠绵比上课更明显。所以,他的发言开头参差不齐,令人印象深刻,荒谬可笑,没有理由傲慢,而谭艳却有作者之心,傲视天下。丈夫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如果是天方夜谭,也要有相应的现实。这样,故事中让人“不舒服”的设定也能得到解释。很多时候违背教条或者得罪神仙都是“原罪”。比如沙僧就因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灯,被认定违反了天条,被逐出天庭。白因放火烧了庙里的珍珠而被贬。

小时候好像也没觉得不合适。在小说中,这种惩罚往往被认为是忽视佛教的代价。只是小说也从悟空口中穿过,似乎传达了别的意思。

当时在无极国,国王被杀后被困井底三年,被狮精取而代之,霸占了整个国家。悟空得知狮灵是菩萨的坐骑,便问她为何不降伏。菩萨甚至说恶魔是奉命而来的。菩萨进一步解释道:

“当初这乌鸡王善斋僧,佛遣我以度其死,早证金身罗汉。因为不能以原身相见,就变成一种普通的和尚,请他做一些素食告白。他被我的话难住了,不知道我是个好人,就用绳子把我捆起来,送到御水河边,在那里泡了我三天三夜。感谢刘佳的金身,救了我一命,与如来玩耍。如来发此怪令于此,推其入井,浸之三年,以报我三日洪水之仇。”

按照通俗的理解,这不是赤裸裸的个人恩怨吗?按理说,在很多关于佛教信仰的故事中,对佛的不敬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在这里把形象世俗化,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对他人的惩罚,是不是暗喻有权势的人呢?

不仅仅是这里的狮灵,西游记里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世俗意味,不属于宗教范畴。一个显而易见的地方是,大师和他的弟子们终于到达了雷音神庙。他们在取经的时候,带路的佛门弟子居然向他们要“人事”,意思是要钱。

这个地方恐怕和宣扬佛法无关吧,对了就算庙里有香火钱,不也是“快乐”吗?更让人不解的是,这种要钱的行为,佛祖居然是知道的。佛祖进一步解释说,唐僧一行人空手而来,我却不知道经书已经“卖”给一户人家了。那时候只要买三斗三升的米金,就已经很划算了。把无字经书传给他们也是好的,因为东唐的土人是“顽固”的。

这里的世俗化的形象真的有点尴尬,想想和尚怎么会贪图富贵就不能理解了。不过,或许正是因为在西游记出现之前,民间还没有魔幻题材的小说,所以小说总有世俗的参照物是必然的,会“触动”一些人事也是正常的。

总之,不管有没有隐喻,那些不可理解的情节,根据寓言应该更好理解。除非《西游记》真的被认为是一部娱乐性的小说,那是否只能说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儒释道的精髓已经融入日常生活?而且在他们的理解中,所有的戏谑都应该建立在严肃的知识基础上,本身没有讨论的必要。只有小说中的每一个字才能代表西游记的主题。

参考资料:

1,王齐洲:论明人对《西游记》的理解

/document/d03a 829994 d4ee 57d 320039d 53547533318947 a 18e 7 f 9386 . html

2.梅新林和崔晓静:百年西游记研究:回顾与超越。

/document/0f3e 7048 ff 97 e 618318947 a 18e7f 9386 . html

3.张:“在宗教的光环下寻求世俗的安宁”——论张的世俗本源文化特征

/document/ba 914 dcac 7 f 3775 EDC 60 a5 d 43 FB 83d 76318947 a 18e 7 f 9386 . html

4.豆瓣书评:西游记二:为什么孙悟空取经的时候看起来比闹天宫的时候弱?》

/点评/177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