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在书中的哪一段已经解释了自己不会嫁给北静王?

北静王,一个身份贵重的王爷,常与高人名士聚谈,交游广阔。林黛玉,书香世家小姐,父母亲过世后寄居外祖家,两人似乎不该有所牵扯,可事实总像个淘气的捣蛋鬼,偶尔崩出来捉弄你一把。

略谙《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北静王和林黛玉的“姻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便前八十回,尚未有关于两人有所交集的描写,但因深知作者大笔如椽,行文严密,擅于平常处伏脉千里,故而轻易找出作者关于北静王和林黛玉的“特别安排”。

作为一个深闺小姐,黛玉自然不会与北静王有见面的机会,但是,就像薛姨妈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冥冥中有个人会把天南海北两个人系到了一处。而北静王和林黛玉的某种意义上的交集,就是通过宝玉这个人扯上了关系。

秦可卿大殡,四王八公与各路官僚纷纷路祭,在这里,宝玉与北静王初会,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北静王对宝玉更是高看,甚至不惜借贾政抬高宝玉,而后,将手上的鹡鸰串珠赠与宝玉作为见面礼,这串珠,是当日皇帝赠与北静王之物。

黛玉从姑苏返京后,宝玉刚见到这个妹妹便将北静王的鹡鸰串珠转赠黛玉,谁料黛玉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遂掷而不取。

第四十五回,宝玉雨夜探视黛玉,黛玉见宝玉这身蓑衣斗笠甚是精巧别致,不似外头卖的寻常之物,便问什么草编的?宝玉称都是北静王送的,若喜欢,便弄一套送你,黛玉又再次拒绝“我不要他……”。

作为批阅十载,五次增删的恢宏巨著,《红楼梦》可谓是字字珠玑,字字有深意,作者却花了几百字描写宝玉两次转赠北静王之物,绝对不是凭空一笔,泛泛之文,而是在埋一条极深的线。是什么样的线呢?

很巧的,宝玉似乎很喜欢转赠他人之物,除了黛玉,他转赠了蒋玉菡的汗巾给了袭人。根据脂批和文中多处细节暗示,我们知道袭人最终嫁了蒋玉菡,那么,黛玉有没有可能在后来嫁了北静王呢?

可以肯定,根据两次转赠礼之举,北静王在八十回后,必定与林黛玉有所牵扯,那么黛玉深居贾府,两人必定不会有见面的机会,而是通过第三人让北静王知道贾府有林黛玉这么个才貌世稀的贵族少女。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首先最有可能的是宝玉

在第六十四回,说起素日做的诗词,黛玉便抱怨宝玉随意将姐妹们的诗拿到外头给别人看去,宝玉便解释,原是喜欢那喜欢白海棠诗,才用小楷写在扇上,自从黛玉说过后,再没拿出园子,可见之前有拿给别人瞧见过。而宝玉平日里常见的人便有北静王,那么,北静王在问起这诗词的出处时,宝玉这个“一兴头就不忌讳”的爷,当万分自豪的谈起这群姐妹吧,而黛玉和宝钗则是重点炫耀对象。就算北静王尚未特别留意,也对几位姑娘有了初步印象。

其次便是贾雨村

我们之前分析过,香菱和黛玉的命运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香菱是黛玉的影子。而香菱父亲曾经有恩于贾雨村,最后却在落难时被贾雨村利用讨好四大家族,那么黛玉对于贾雨村就不是简单的让贾雨村攀上贾家那么简单了。文中有一处很有意思的安排,就是林如海病逝后,贾琏送黛玉返京,贾雨村竟然跟随进京,而在这次,黛玉已由原先的六岁小女孩“出落得越发超逸了”,这位超逸的贵族少女,必定给老师留下了印象。

根据贾雨村忘恩负义,见风使舵的特性,在贾府式微时,必定会寻求更大的靠山保住富贵荣华。那么北静王就会成为贾雨村的巴结对象,如何巴结?当日见到的“越发超逸”的女学生就是最好的礼物。之前我们分析过,宝玉在后来外出避祸,贾雨村趁虚而入,说服贾政夫妇将黛玉嫁与北静王,以保宝玉无虞,如此黛玉真成了“风刀霜剑严相逼”。

可饶是这么着,黛玉的一个举动早就告诉我们,她绝对不可能嫁与北静王。当日宝玉转赠茜香罗给了袭人,后来带在了袭人身上,并被袭人掷于箱底,便说明袭人接受了蒋玉菡这桩婚事。而黛玉则是两次拒绝,便知黛玉不可能接受北静王。所以,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下,黛玉选择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在等待宝玉和被逼婚的绝望中,日夜哭泣,最终泪尽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