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男子还原“天下第一美男子”是什么感觉
古代四大美男子的复原图,都是才子佳人。
潘安——世界上最美的男人
人们常常用“潘安式”来赞美一个男人的美丽,潘安也就成了永恒美男子的代言人。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有多漂亮?
——《美容仪》。潘安当时已经有了一大批死忠的“粉丝”。据《世说新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玩,都有大批年轻女孩追他。一群群追潘安的女孩给他献上鲜花和水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满载而归,这就是“抛果子赚吆喝”这个典故的由来。
虽然整天有那么多美女追他,潘安却不为所动。说到对待妻子,潘安绝对是个好丈夫。潘安的老婆出身名门,地位比潘安家高。他们不合适。因为潘安既是美男子,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愿意嫁给他。潘安迷恋他的妻子。他不仅在妻子活着的时候没有出去做爱,在妻子死后也没有忘记她。妻子去世一年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具有开拓意义。因为当时女性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缅怀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不错,喜欢写悼念文章,可以说是一个忧郁帅气的作家。
潘安的长相就不用说了,也算是一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并没有他的长相那么让人羡慕,反而比较悲剧。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也没有得到重用。后来,他投靠了以贾南风及其侄儿贾蜜为首的贾氏集团。那时候,正是贾一伙说了算的时候。贾南风想废太子,潘安却不幸卷入了这场阴谋。有一次太子喝醉了,潘安被安排写一篇祭神文章,让太子抄写。王子已经醉得神志不清,就照葫芦画瓢写了一封信。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后,草草画了几笔,就变成了谋反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然不是主谋,但潘安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奸计得逞,潘安也不会有好下场。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成功夺权。他立即逮捕了潘安,并判他灭族三族。
纵观潘安的一生,他是一个集才华、美貌、虔诚、政治恶于一身的复杂而矛盾的个体。如果后人只记住他的美,无疑会简化他。在所有的美男子中,潘安经过千百年的洗礼,依然可以被称为美男子的象征。他英俊的外表和才华横溢的才华是他不朽的原因。美男子要想不成为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在王波的《王腾亭序》中,有“盘江陆海云儿之名”。自古以来,磐安就与陆机齐名。潘安的诗在钟嵘《二十四诗品》中名列前茅,唐太宗亲自为《晋书·陆机传》作序,证明了陆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寡妇赋》、《元稹死悼诗》等名篇都以善叙悼悼而著称,潘安发扬了西晋赋的风格,其中《西征赋》、《闲居赋》、《吉田赋》、《海上赋》、《秋荣赋》、《芙蓉赋》、《秋荣赋》等。
战士兰陵——面具背后的悲伤王子
北朝的勇士兰陵也是给后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子之一。他具备成为传奇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勇猛善战,比如他血腥杀戮的家族,比如英年早逝。而这个传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无疑是他那令人屏息的美丽。
关于战士兰陵,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传说——他看起来太软,欺负不了敌人,所以经常戴着面具去打仗。洛阳之战,北周攻打洛阳一带,围城未攻取。段绍、胡、、高长恭奉命前去救。段绍用谋略打败了北周的军队。高长恭率五百骑兵冲入北周军队,到达金庸围城(今河南洛阳东北老城)。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里的人不确定是敌人还是我军。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美丽的脸。士气高涨,所以他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但在它的真实历史中,并没有战士兰陵因为长相漂亮而戴面具的记载。《北齐书》等史书记载:“邙山败时,长工为,骑五百兵于周军,故去金庸,被急围。城里的人很有智慧,他们很恭敬,避免露脸。他们被弓弩手救了,所以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明明白白说他戴的是头盔,不是口罩。在史书中,东魏、北齐、西魏时期就出现了“铁面”装备的士兵,即头戴钢盔、手持铁盾的重骑兵防护装备,必须脱下才能露出真面目,并不是后世流传的面具。尽管如此,战士兰陵的美是毋庸置疑的,也是超凡脱俗的。《北齐书》、《北史》中说他“外柔内刚,声情并茂”;《兰陵钟吾王碑》中,他说“风凉色艳”;在《旧唐曲》一书中,他说自己“才貌双全”;在隋唐的故事里,他被说成是一个“白衣美人”。
战士兰陵的父亲是北齐皇帝高欢的长子高澄,母亲却连姓氏都没有,这让他的身世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记载:“兰陵吴王长工,孝为第四子。”《文祥》中还记载,六男子中:“文景元皇后生河间王小宛,宋生河南王小虞,广宁王,武士兰陵长工不能随母姓,陈生王延宗,燕生王。”
长而恭敬,柔而有力,声情并茂。为了勤快细致,每一个都是甜的。虽然一个瓜算几个果,但是会和战士在一起。
战士兰陵当了半辈子的兵。但这给他带来了荣耀和厄运。莽山大胜后,先主高伟问他:“入阵太深,输了也无悔。”是:“家里人都是善良的,所以我没感觉。”高纬想知道掌握兵权的武士兰陵是否想取代他,把“国事”变成“家事”,开始犯忌。意识到皇帝对他的敌意,战士兰陵开始接受别人的贿赂,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爱财的人不爱权),然后他听从别人的劝告,拒绝上朝。但如此谨慎,战士兰陵还是没有逃脱被赋予死亡的命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先主高伟派使者去拜访他的弟弟高素,礼物是一杯毒酒。兰陵大侠无比愤慨,对心爱的郑公主说:“吾忠事,天之所窘!”郑飞劝他说:“你为什么不求神呢?”天真的郑飞认为这可能只是兄弟间的误会。只要高素向皇上求情,就能要回自己的命。而战士兰陵自己也知道,找落后的师傅解释是没有用的。数年前,与自己作战的礼仪老将胡也被无辜地引诱入宫,残忍地用弓弦勒死。绝望中,战士兰陵丢下一句“天理何在?”,于是他一饮而尽,临死前烧掉了所有的债券。
宋玉:伟大的天才
宋玉,又名子渊,据说是屈原的学生。汉族,生于战国时期(今襄樊翼城)。生于屈原之后,还是屈原的弟子。他曾经当过国王的助手。好辞赋是继屈原之后,与唐勒、荆轲齐名的辞赋作家。相传辞赋甚多,《汉书·艺文志》三十卷有16篇辞赋,今多佚。他的作品有《九辩》、《冯赋》、《高》、《登徒子赋》,但有人怀疑后三部不是他写的。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都出自他。战国末期的楚辞作家。
在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男性的美往往被描述为宋玉的美、潘安的貌。宋玉不仅漂亮,而且才华横溢,让很多女人神魂颠倒。
宋玉的美论流传千古,但他怎么美却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画像都没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的记载中,了解到宋玉有多美。据《登徒子赋》记载,登徒子向楚王报告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天生好色,不让宋玉跑到后宫去。宋玉一听,想反击。他跑到楚王那里说,请你来做个公证人,看看我是好色之徒还是登徒子。宋玉首先说,天下之美是楚,而楚中之美是我的故乡,故乡之美是我的隔壁邻居——东方之女。邻家美女太长增加一分,太短减少一分;粉敷太白,朱敷太红。眉毛像鸟毛一样挺拔,皮肤像雪一样白,腰很细,牙齿很白。就是这么一个美女躺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都不动心。我也是个好色之徒吗?反之,登徒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弟子家有个丑媳妇。他的妻子头发凌乱,耳朵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参差不齐,走路一瘸一拐,驼背,全身都是疥疮。弟子很喜欢她,一连跟她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女的,登徒子都会喜欢,所以他比我好。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登徒子不嫌弃老婆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但宋玉口才过人,就这么忽悠了他,楚王居然晕了过去,判断这个登徒子是个好色之徒。这句话其实让登徒子从此背负了淫荡的骂名,成为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并不肤浅。在文学史上,宋玉创造了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人,也是第一个写女人的人。他对女性经典的描写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很大。宋玉《赋》中的女神体现了先秦时期的女性美观念。她在汉民族的集体意识中积淀成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原型。从曹植到曹雪芹,每当文人要表现女性之美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追溯到这个原型。宋玉的代表作《神女赋》、《高唐赋》描写了巫山神女之美,千百年来令后人垂涎。他剩下的作品是***16,其中有九篇论辩据信是他写的。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我只知道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为了寻求政治出路,他去过楚国的都城,在楚王身边做过文学侍从。据说他曾经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其实并不擅长做官,这已经过时了。最后,他离开朝廷,回到农村,带着满满的遗憾走完了一生。
韦杰:观看死亡。
籍贯不详,西晋人。生来“娇如花,嫩如粉”,经常开着白羊车在洛阳街头玩耍。从远处看,它像一尊白玉雕刻的雕像,人们称它为“墙人”。
有一年他去夏都市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围观,让他好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年轻貌美、体质虚弱的男人,最后变得非常疲惫,病入膏肓,死于一场疾病。见《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条:“魏自至夏都,久闻其名,观众如墙。一是生了病,身体难以承受,所以生病死了。当时人们说,‘看着杀了魏军..”(这个帅哥大概是四个帅哥中死的最好笑的了。他是魏晋时期的人。他长得极其漂亮,如玉似珠,有足够多的粉丝组成一个正规的老师。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出门就被“粉丝”围住了。”观众就像一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韦杰可能当场晕倒,回家后不久就去世了。这就是“看杀魏军”这个典故的由来。这种由美丽引发的悲剧,真的很神奇。可怜的大卫修士,他死了真是太香了,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