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好将军黄福松,亲手斩了黄巾三头。为什么存在感这么低?

我觉得这首黄埔歌贡献如此之大,在后世却没有什么大名声。这和他的风格有很大关系。他没有很大的政治欲望,也不想升官发财,这自然让他在后世名气不大。

据后汉记载,当时黄巾军有36军,其中大坊1万余人,小坊6.7万人。他们在中原八州的影响力更大,数百万人或士兵来回加入其中。在这样的规模上,当时的东汉王朝仅仅依靠地方势力,依靠群众战争对抗群众战争,最终成功击败了黄巾军。

这也导致了在后人眼中,黄巾军只是被本地英雄打败,帝国军好像是打酱油的。但实际上,东汉时期真的有一个非常低调的猛士,他单枪匹马地砍下了黄巾军三个首领的脑袋。这个人就是号称汉末第一精兵的黄福松。

当时,黄福松仅用9月就成功解决了黄巾军的三个头目,进而彻底镇压了黄巾军。这个成绩可以说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可惜的是,黄福松虽然作战勇猛,却没有太大的政治欲望。他不想被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但他一心想保护自己。

当时,皇甫嵩率领三万士兵驻扎在闫亮扶风县时,一位历史悠久的人建议他讨伐董卓。可是皇甫嵩不但不想当出头鸟,反而选择听从董卓的圣旨,然后把自己的三万精兵全部交了出去。可以说,这种举动是为了让董卓变得更加强大,留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