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花环》赏析

20世纪80年代初,在大量以自卫和反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山下的花环》引起了最强烈的反响。首先,这是因为作品写的是普通人的崇高和伟大的心。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是梁三喜和他70岁的老母亲。来自革命老区的连长梁三喜,在极度贫困的生活中,为军队建设和民族尊严默默奉献了一切。临死前,他留下的不是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是血淋淋的账单。梁阿姨在战争年代为革命献出了第一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和丈夫也死于文革。但她用年迈的肩膀支撑起了只生女的家庭,把唯一的儿子给了部队。为了还清儿子欠下的债务,她拿出所有的养老金都不够。为了省一点门票钱,我带着刚出生3个月的媳妇抱着潘潘翻了4天山。他们太平凡了,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但他们的内心是那么的高尚和圣洁。小说对读者的震撼和净化力主要来源于此。写平凡中的伟大是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功。

雷的大公无私,刚正不阿,让人感受到老革命家的气度和正气。他和梁家仁相映成趣,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但是作家并没有简化和理想化社会生活。相反,他有意识地、大胆地展示了特定社会环境下军队生活的复杂性甚至阴暗面。吴双和他的儿子赵梦生在战斗开始前的表演就是最好的例子。金凯莱“要发动战争还得靠我们农民的孙子”的气话不无道理。这种复杂性和阴暗面的揭示,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和雷的崇高。

在人物塑造上,小说没有简单地把那些士兵写成遵守纪律、训练认真、保持同一张面孔的好士兵,而是注重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哪怕是由他们的缺点反映出来的:赵梦生自带高档香烟和零食,享受美好生活,懒惰成性;段玉国留着长发,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他想利用父母的工作买洋货交朋友:金凯莱心地纯洁但脾气不好,说话肆无忌惮,有时还会带些脏话。小说也不是只描写官兵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行为,而是描写他们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就拿金凯莱这个深恶痛绝,看起来有点粗鲁的人来说吧。他如此体谅梁三喜,劝梁三喜在妻子生孩子前回家。面对死亡,他断然把尖刀排的任务留给了自己,说兄弟四人,有一个不怕死,而梁家只有三喜之一,只好留着香火。激战中,他随身带了一张全家福,还记得儿子的生日。正是这种描写,使解放军官兵成为有血有肉、有世俗欲望的人,增强了小说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揭示生活深度方面,小说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直接基于对越南的反击,但并不局限于这场战争。相反,它通过一些人或事把现实生活和历史联系起来。比如,通过梁阿姨、雷、等人,把抗日战争的生活片段引入他的作品;通过梁和的舅舅梁,写出了文革时期沂蒙山区农村生活的某些方面。通过炸死雷的两颗臭弹,写出了“文革”中军工厂的生产情况。这种写法既强化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又包含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某种理解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早已超出了战争生活的范畴,使作品具有了更丰富的思想内容。比如当年的革命者如何保持革命本色,不变成新的革命对象?为什么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人民仍然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后果是什么?梁阿姨与三喜、吴双与赵孟頫的距离是怎么来的?金凯莱充满正义感的控诉说明了什么?等一下。这种思想和历史内容的丰富性使《山下的花环》区别于一般的军事文学。或者说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军事文学作品,更是其理解历史和现实的一个参照。艺术上要注意的是这部小说的叙事风格。小说以采访作品主角之一赵梦生开始,然后以赵梦朱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这不仅使小说具有了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