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碎尸案为何至今未破?

1996年,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女大学生刁爱青遭人谋杀,此后26年间,这起案件长期未被侦破。南大“1996.1.19”碎尸案也因此逐渐以“南大碎尸案”之名,成为舆论关注的一桩悬案。

对于受害者家属而言,26年的追问与等待,无疑是一场漫长的煎熬。作为至亲的亲人,不知亲人因何而死,也不知道凶手在哪里,这样的苦闷无法消解,并随着每一次“网络谣言”心生希望,又倍增失望。

那么为何“南大碎尸案”发生已经过去26年了,该案至今仍未侦破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几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该案的关键证据缺失较为严重。

该案的凶手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在作案后对尸体进行了肢解和蒸煮,并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对尸体进行抛尸。因为尸体进行过高温蒸煮,与凶手相关的关键指纹和DNA都没法获取。曾经轰动一时的白银案告破,就是因为后期通过DNA比对找到凶手的DNA。

因为该案的凶手不仅作案方式残忍,而且很有可能此后多年没有做过案,导致DNA库无法匹配到凶手信息。

二、目击证人的缺失。

受害人刁爱青是个性格比较孤单的女孩,案发前后几乎没有直接的目击证人。限于当时的科技环境,那个年代是没有什么天网高清晰摄像头的,很多路边单位也没有安保摄像头,警方很难从抛尸路径和受害人行走路径上发现嫌疑人画像,这也增加了破案难度。

三、第一犯罪现场难求。

第一现场通常就是我们说的案发现场,大多数刑事案件发现受害人的地方就是第一案发现场,是凶案发生的地方。即使有些刑事案件发现受害者被抛尸,转移了案发现场,但是也会根据线索找到第一犯罪现场。

南大碎尸案发现受害人尸块的现场,是后来的抛尸现场,而且还是多个,散布的抛尸现场较难梳理出一个凶手活动的时间线。

对于一个刑事案件来说,作案现场留下的痕迹会很多,再狡猾的凶手也难免有疏忽,会留下哪怕很小很小的关键证据。案发现场的分析能提供强有力的作案证据,甚至可以分析出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动态。

但是遗憾的是,南大碎尸案第一现场始终没有找到,这就给案件破获又增加了难度。

有的时候正义会迟到,但是我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案件会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早晚会真相大白,还受害者和家属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