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国产爱情剧中的经典,杜梅的作品,为什么不让人讨厌?
90年代初,是王朔涉足影视圈后第一次事业的巅峰。
他的文学作品中最成功的部分就是它的语言特色和浓郁的京片子味,不仅不惹人厌,有时甚至会让人不自觉地发笑。
大众最喜欢的是他作品中的痞子精神和烟火气。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中国电视剧是安静的,追求精神上的平静。
《瘾》很好的诠释了90年代初北京的土味。
那时候的王演的是一个纯天然的颜色,面容清朗,眼神里带着淡淡的冷笑,骨子里有着浓浓的情意。
姜山清纯可爱,美得令人窒息,就连杜梅生气时也是艳丽动人。
他们对北京爱情的诠释是骄傲的,简单的,温暖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瘾依然是国产言情剧的巅峰。26年过去了,重温经典没有过时的感觉,还能出很多歌。
这部剧虽然只有短短八集,但两人在1集相遇相恋,两集结婚,三集吵架,四集离婚,五集同居,七集再婚,八集绝症。
前七集教你时间充裕,最后一集教你珍惜。剧情就是这么快。其实不是以前的剧快,而是现在的剧太慢。
在这部剧中,它省略了所有不需要表演但观众能看懂的情节,更不可能煽情、慢热,所以整个故事一气呵成,六个小时就把爱情和婚姻讲透了。
第一,人物贴近生活,真实细腻。
这部剧男女主角的设定更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他们只是在普通岗位上工作的普通人:方言是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杜梅是医院的护士。
他们都不是完人,各有各的缺点。
我一直认为,王后来塑造的人物,没有一个达到“方言”的程度。那时,王还很瘦,脸颊上没有肉,眼睛也没有浮肿。
说到“方言”,每一句都是一句。它冷幽默,它穷,但不讨厌;“方言”笑起来像个大孩子,但眼角有一丝冷笑。
“方言”好像是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喝茶。他受不了他的老板,那个导演,因为他喝茶声音很大。
“方言”在办公室,对爬楼、赚钱不感兴趣。在90年代初的背景下,他显得很不靠谱,但又觉得自己有点天赋,不应该这样生活。
很多产妇会对他一见钟情。不仅是杜梅,跳楼的石静,还有杜梅的“闺蜜”贾玲,还有原本要在家里说方言的韩丽婷,都喜欢他,一见钟情。
但是他们不信任他。他让他们觉得不可靠。在爱情里,他注定是一个被动的人。
关于杜梅,在原《嗜死癖》中,开头第一句话是:
杜梅就像一件武器,一把在大师关羽手里非常华丽又极其锋利的大刀。——王朔
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杜梅。
在剧中,她是一个有点矫情,有点自命不凡,又有点天真可爱的女孩,说话犀利犀利。
她的工作源于她的不安全感。出身家庭的不愉快让她一直对爱情持怀疑态度。
杜梅的父亲去世前,方言和她去监狱看他。离开监狱医院后,杜梅向方言解释了父亲入狱的原因:在她年轻的时候,父亲是一名语文老师,他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与母亲离婚,然后他们吵架了。她父亲一激动,就用绳子勒死了她母亲。她父亲杀了人,死刑本该判无期,因为是过失杀人。
杜梅最好的朋友石静也因为“爱情”跳楼自杀。
所以你会看到她会在剧中一遍又一遍的逼着方言说“你爱我”?
跳楼自杀的石静,一直是杜梅心中的阴影。她担心方言里的爱情会因为婚姻因时间而褪色、冷却而无聊。更重要的是,杜梅从来没有得到过方言积极、明确、肯定的回答。方言总是被动敷衍,使得这种质疑和怀疑形成恶性循环。
虽然过度会让方言疲惫,但有时杜梅的作品透露出一点可爱。
比如用方言吵架后,她会离家出走,她会“跑”。但它不会真的逃跑,只是偷偷躲在角落里看方言会不会出来追她。
每次吵架后,她都会主动认错,主动甜言蜜语,向方言撒娇,哄方言开心。
剧中这些小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女性的任性和心胸狭窄,现实中的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有杜梅的影子。
除了两个主角,其他配角的设定也很精彩。
《瘾》里潘佑军和方言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很微妙。因为石静一直喜欢的其实是方言;而石静嫁给潘佑军后,跳楼自杀。
两个男人,如果其中一个心胸狭窄,就会情不自禁地讨厌对方。
杜梅和贾玲这两个女人的关系也很微妙。贾玲是杜梅最好的朋友。她在行动上倾向于杜梅,但她的心实际上更接近方言。
杜梅的嫉妒并不完全是由一场风暴引起的。在“嫉妒”这件事上,要充分相信女性的天赋。
贾玲更像时下流行的“第四人”。她和方言的关系,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她一直以友情为名,但相爱并不稀奇。
如果两个女人中有一个不知道大意,她们会情不自禁地互相咒骂。
饰演贾玲的刘备凭借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可见这部剧的成功是全方位的。
第二,没有复杂的情节,让人被纯爱感动。
《瘾》是两个人难得的戏。王和姜山把男女关系中的关心、无奈、爱恨情仇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肉搏战就像最小的室内二重奏,你和我,男和女,就这样,简单。
剧情一直围绕着爱情这条主线,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多余的东西来添加所谓的跌宕起伏。
剧情一开始,婚后不愿回家的潘佑军对未婚青年方言做了三个比喻:
一个是“监狱”,家就是监狱。看似文静的石静,其实是个精神暴君;第二个是“停尸房”,这里的房子安静得像停尸房。第三个是夹克,也是最奇妙的例子。潘佑军说,有一种外套,你穿了又洗又穿,是时候扔掉了。还有一个口袋,你一直没找到。石静就是这样,口袋太多。
最后,潘佑军总结了《石经》。“她太布尔乔亚了。谁能永远保持爱情的温度?”
这个问题就是杜梅一直在问的方言:“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直相爱?”
“爱情能保鲜吗?”上瘾从这个问题开始,从潘佑军和石静跳楼自杀的三个比喻开始。
“口袋太多”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潘佑军和石静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因为石静的内心,至少部分是拒绝向潘佑军敞开的。
但是杜梅喜欢方言,她的爱是疯狂的。她对方言的热爱,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滚烫滚烫。所以“爱情能不能保鲜”这个问题其实是针对方言的。
方言和杜梅第一次见面是在石静的葬礼上。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笼罩在石静的阴影下。方言在整个恋爱中很被动。
我们初次见面时,方言对杜梅一无所知,但杜梅从《诗经》的许多描述中对方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梅对他第一次遇到的方言说:“你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觉得你的眼窝应该更深一点,像鹰一样。”因为石静说方言其实特别敏感。
杜梅说,石静喜欢你,但没有和你结婚,因为她认为你不负责任。“敏感”“没有责任感”是杜梅第一次见面就抛出的结论,方言也没有强烈否定。
领结婚证的时候,方言明显感觉有点措手不及。他们结婚的新房是一个教室,有黑板,也很奇怪,总让人觉得不慢不稳。
他们为什么离婚?从表面上看,是杜梅的疯狂爱情束缚了方言。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杜梅把方言绑起来,用菜刀逼着说:“说你爱我”。
这一幕可以看作是对两者关系的隐喻:紧紧束缚方言的绳子是杜梅的爱,它最终迫使方言为了自由用头砸碎了玻璃。
方言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他有一种恐惧,其实是杜梅的恐惧。爱情真的是随着时间越来越累。因为他爱她,害怕爱情的逐渐减少,所以无法给杜梅一个积极明确的答案。
杜美碧的方言在爱情里很纯粹。她只追求爱情,不追求物质。就算变成失业的方言什么都没有了,杜美碧还是坚持要和他复合。
所谓距离产生美。当方言和杜梅离婚后又同居了,他们找到了当初恋爱的感觉。相处比以前自然多了,对爱情看得更透彻了。
他们互相竞争,找到了新的恋人,却发现他们依然深爱着对方。
很多言情电影都是大团圆结局,但是上瘾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第七集结尾两个人复合了,最后一集立马变成了悲剧。
两个相爱的人终于相互理解,但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方言患上了重症肌无力猝不及防。
这是瘾最真实的一面,既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美好,也从不掩饰现实的残酷。
除了杜梅和方言,剧中潘佑军、贾玲等角色的爱情生活都很坎坷。
他们曾经肆意而执着地追求爱情,想爱就爱,说再见就走。我曾经为爱疯狂,曾经迷失自我。
他们在爱情中的迷茫、痛苦和无奈,依然能让很多观众感同身受。这些可能是我们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
第三,综合评价
这部中国爱情剧是最好的。短短几集,就展现了两人关系的各种味道。剧情紧凑犀利,台词都是金句,主角和配角都很可爱。
那时候的王还是个小鲜肉,因为他在剧中的方言中收获了无数女性观众的心;
剧中的杜梅,这样一个神经质的角色,不仅没有惹怒人,反而吸引了整个国家的喜爱。
王和姜山甚至成为当时年轻人心目中爱情的象征。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影视剧中的人物大多是高大全的形象,很少见到这种描写小爱的人物。
那个时代犯了“瘾”的还有姜山和王。
但是今天,26年过去了。很少有爱情片能超越上瘾。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很多人已经对爱情失望了,因为这个时代太现实,太平静。
人们下意识地从功利的角度考虑一切。
不敢付出真心,不敢投入,不敢真诚。
不再相信,自然不会受伤。
但如果你不再相信,你就会错过太多美好。
其实人如果一辈子都过不了一把瘾,也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