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①稀,辛夷花②尽杏花飞。始怜③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
小题1:“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2:渲染出春光逝去的凋零景象。 小题3:幽竹。(1分)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不畏困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桀傲不屈的高尚节操和精神的礼赞。(1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全诗的内容,即“山谷(故山草堂)春天将过(暮春),黄莺已难得见到,辛夷花凋谢了,杏花也纷纷落下了。这时才会珍惜窗外的绿竹,依然那麼青翠如昔的迎接我回家”由此可见,一、二句写景,三、四句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评:结合诗歌的内容,揣摩诗句的含义,提取出合适的诗句做答。 小题2:试题分析:“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几句,写的内容是山谷(故山草堂)春天将过(暮春),黄莺已难得见到,辛夷花凋谢了,杏花也纷纷落下了。由此可知,“鸟稀、花尽、杏花飞”是暮春凄凉、凋零之景。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诗歌所描写的景象内容与特点。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放到诗句中寻找描写对象及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事件、氛围、人物的喜怒等等。 小题3:试题分析:从前向后读诗句不难看出,诗中描写了鸟、花、幽竹,但整体感知可以体会到,诗中写春鸟、春花是为了反衬翠竹。因此本诗的主要对象是幽竹。从三、四句诗中的“不改”可以知道赞美了幽竹不畏困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抓住关键语句,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氛围、景物特征、写作的背景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