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创作中有哪些文学手法?

他从现实主义作家转变为现代主义作家再进入后现代主义作家,并尝试了各种先锋写作技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他已经出版了28部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有全新的面貌。艺术形式上的新颖独特,让读者眼花缭乱,生动地表达了小说深刻的主题。这是罗斯拥有大量读者,引导大众想象力的主要原因。这是他小说创作的最大特色,也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个不寻常且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在当代美国作家中,菲利普·罗斯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创作数量众多——从他的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和1959出版的《五个短篇小说》到他2004年出版的新作《P lot A ga inst Am erica》,在他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宗* * *共出版了28部作品,赢得了大批读者——还因为他题材丰富,寓意深刻, 其中往往涉及当代美国社会,尤其是犹太移民中最为敏感和尖锐的问题,如身份的异化、背叛和回归,两代移民之间的隔阂,以及道德和价值观的变异。 他对这些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大胆揭露使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作品中露骨的性描写使他被批评为“色情作家”。对他的小说推崇或嗤之以鼻的人很多,但罗斯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却是不争的事实,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备受关注和热议。无论是文学评论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对他的创作充满期待和热情。这种“雅俗共赏”的现象在当代文学中并不多见。在评论罗斯的成功时,一些文学评论家会注意到他的作品不断变化和创新。他的小说内容广泛,具有颠覆性。他们从一开始就解构了美国犹太文学的一些传统主题,颠倒了马拉默德、辛格等第一代犹太作家为他人塑造的善良、正直、苦难的正面形象。在罗斯的作品中,面目各异、个性独特的美国犹太人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些人物在特定的当代美国社会环境中的活动,演绎了多重而复杂的人生大戏。罗斯的作品在不断追踪现实的变化,视野不仅仅是时不时的热点,还有对历史的前瞻性预测和反思。将罗斯视为与时俱进的作家是准确的,我们可以从他的小说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他作品内容的变化完全呼应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说,菲利普·罗斯丰富多样的创作为我们提供了解码和放大研究的文化“信息库”。然而,罗斯创作中的另一项进化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在我看来,罗斯的作品之所以吸引人,除了不断带给读者复杂的现实关系、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作者睿智的感觉之外,还在于他的创作手法不断更新。在这方面,他几乎成了一个魔术师,是美国文坛近半个世纪以来兴起的新文学思潮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罗斯在艺术手法上的尝试和探索,使他成为文学上的“百变金刚”,极为引人注目。他从现实主义作家转变为现代主义作家,进而进入后现代作家的行列。他在文学写作技巧上的创新堪称艺术上的潮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尝试,创造了多层次、多色彩、多风格的小说结构,极大地打开了读者的视野和心灵。这也是他的小说获奖无数的原因,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福克纳小说奖、法国外国图书奖、捷克弗朗茨卡夫卡奖等26个奖项,他也成为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最热门的候选人之一。第一,从艺术手法的变化来看,罗斯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到1969。10年的主要作品有《再见》《哥伦布》《放手》(1962)《她好了的时候》(1967)《波特诺伊的主诉》(1)。第二阶段是整个1980' s,这10' s中的代表作品是我们组(欧r刚,1971)、乳房(B reast,1972)和M y L ife as a M an(。1974)和1977出版的《欲望的教授》等。这一时期,罗斯的创作主要模仿现代主义风格;最后一个阶段,以鬼才作家(1979)为转折点,走向后现代主义实验写作阶段,风格更加多样,甚至打破常规,杂糅各种流派。罗斯创作手法的变化正如纽约大学的莫里斯·迪克斯坦教授指出的“罗斯每65,438+00年都在尽力再造自己”。【1】(P307)他做到了,而且还挺成功。罗斯带着现实主义进入文坛。很多人在谈到罗斯的早期作品时,都会引用欧文·豪的一句话“起点高”。26岁时,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再见,哥伦布》一炮走红。其中一部《犹太人的皈依》被评为65438年至0959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他也被誉为“神童作家”。这本小说集获得了包括1960国家图书奖在内的诸多奖项。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如索尔·贝娄、欧文·豪和阿尔弗雷德·卡京都对它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尽管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受到一些犹太团体的激烈攻击,菲利普·罗斯还是在美国文学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别了,哥伦布》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述了当代犹太人在美国社会的真实生活。其线性有序的叙事风格,冷峻客观的视角,精确细腻的环境和人物塑造,让人看到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豪威尔斯,尤其是亨利·詹姆斯等人对作者的影响。后者是罗斯青年时代最崇拜的导师。他认真读过詹姆斯的每一部经典,并从中汲取营养。可以说,罗斯不再走马拉默德和辛格的寓言式创作道路,也不模仿贝娄的独立思辨风格,因为他更愿意接受亨利·詹姆斯那样的现实主义范式。这种现实主义比过去的传统现实主义更进了一步。除了客观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更强调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和描写,所以常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除了年轻时的罗斯,厄普代克和乔伊思·卡罗尔·奥特兹等人都曾在美国文学中获得过这个衣钵。我想欧文·豪看到了这一点,他称罗斯的作品为“起点很高”。《再见,哥伦布》描述了犹太青年尼尔·克鲁格曼和犹太女大学生布伦达之间短暂的“新”爱情。小说中,罗斯以略带讽刺的口吻嘲讽了布伦达父母等已经进入中产阶级的犹太人的物质主义。整部小说的脉络很清晰。虽然主线之外还有另一条副线,即尼尔对黑人儿童的关怀和同情,但这条线索并不是不必要的负担,而是塑造尼尔形象的组成部分。小说中大量内心独白的描写有利于读者了解人物的心理。值得注意的是,罗斯在这第一部小说中试图描写性,这当然受到了当时文化环境的影响。劳伦斯(D.H. Lawrence)、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和纳博科夫(Nabokov)的作品相继问世,赫伯特·马库斯(1955)的《爱欲与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和诺曼·布朗(1959)的《反对d 'Eth的生活》(Life a Gainst d ' Eth)的出版迎来了新一轮的性高潮。菲利普·罗斯敏锐地意识到这股浪潮对新一代犹太人的冲击和影响,过去犹太移民内心的恐惧和自卑正在日益瓦解。“良心的复活”可以看作是新一代犹太人反抗宗教和传统束缚的有力武器。罗斯用时髦的“玛丽·特蕾兹·麦卡锡的性率直”[1] (P294)来形容尼尔与布伦达偷情的细节。这种赤裸裸的性描写当然是主题表达的需要,但却激起了那些“正统”犹太人的愤怒,咒骂的声音蜂拥而至,但罗斯似乎并不在意。他从未停止过说话,“性”成了他创作的一贯特征。和《再见,哥伦布》一样,这本集子中的其他五部短篇小说也是以现实主义风格写成的。故事中的人物同时都是犹太人和美国人。他们的种族根源和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使他们具有两面性,这与第一代犹太作家笔下的形象相去甚远。罗斯敏锐的观察力和现实主义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这些身处社会剧变之中,难以把握自己,又带有某种人性弱点或精神困惑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