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取代人类吗?

当然不可能,人工智能可以做一些重复性的没有技术性的工作,但是人文学科的是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举个例子,外国语言文学以及笔译口译,就是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翻译软件,但是翻译出来也是很奇怪的,语句不通顺的。

畅销书《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在伦敦说,人工智能等技术有可能让人类面临进化为智人以来的最大的一次改变,大部分人将沦为“毫无价值的群体”。笔者曾问牛津大学校长路易丝·理查森:“什么时候牛津大学的讲台上会出现第一个机器人老师?”

她笑着回答,可能在她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机器人教师,但应该会看到能够帮助教师的机器人。牛津一所学院的研究预测,未来将有47%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但校长认为教师这一职业不在其中。“牛津大学的辅导系统是基于一对一或二对一的导师交流制,这关系到学生如何塑造观点、接受批评或不同意见,以及为观点进行辩护。”她说,“没有电脑软件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我们职责的一部分也在于传授一种同理心,而电脑尚且无法理解人性或借鉴思想。”

笔者也曾问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曾为英国女王和多位英国首相翻译的林超伦:“机器翻译替代人类翻译,还需要多久?”正在从事机器翻译研发的林超伦回答,机器开始逐渐取代人工是近在咫尺,但机器翻译暂时还做不到的是感情交流和表达。人不是机器——这也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最大的价值。人工智能不管多么发达,归根结底,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解决问题。比如,某人每天上下班,公司和家之间的距离有15公里。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包括打的、公交车、地铁、自驾车、***享单车,以及这些工具的组合。如果他去问导航软件,导航软件可以根据他的要求以及实时路况,给出一个最优的出行方案。这在现实中往往是很有用的。然而,虽然有不少人会选择在工作地点附近买房或租房来解决通勤问题,导航软件却绝不会给出搬家的方案。因为导航软件的运行程序,或者说运行框架没有这种手段可供选择,但人却不会受既有框架的约束。

总之,如果人类确定了问题,确定了可用的手段或者信息,人工智能可以给出答案,乃至近乎完美的答案。但是,人工智能不会设计这种目的—手段的框架,也不会主动突破这种框架。人是追求意义的智慧生物,因此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类赋予某些事物以意义或价值,才构成了目的—手段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人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是达成了目的。而人工智能没有意义的概念,需要人类将具有意义的逻辑关系编码输入,人工智能才能按照这种关系工作,但它本身无从建立这种关系。可见,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通过意义和价值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这是人作为主体而不是客体的基础,也是人类合作和创新的基础。人工智能没有意义的概念,没有价值观,终究只能是人的工具,而不可能超越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