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呢

“我用‘天命’这个词来指‘我喜欢做的事’和‘我擅长做的事’可以相互结合的境界。我坚信,每个人都有必要找到自己的命运,这不仅是因为它给了我们成就感,也是为了人类社区和组织在不断发展的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我用元素这个词来描述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和我们擅长做的事情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元素,这不仅是因为这将使我们更加充实,还因为随着世界的发展,我们社区和机构的未来将取决于此。”——肯·罗宾逊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似乎很有天赋,很有才华。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乐在其中。这些人通常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甚至在某些时刻觉得生活极其完美。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像梦游一样。有人开玩笑说:“哎,这就是生活!”或者引用张爱玲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件长满虱子的华丽长袍。”也有一些人醒悟过来,想要有所作为,却又觉得力不从心。老板不年轻了,他们也就这些了。他们很无助,找不到出路。第一类人的存在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上帝选中的幸运儿吗?他们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星,只能让我们歪着脖子羡慕嫉妒恨?不不不。《元素:如何找到你的激情改变一切》(中文版)的作者、世界著名的教育和创造力专家肯·罗宾逊(Ken Robinson)认为,这是因为许多人从未充分发掘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并像指纹一样找到自己独特的命运(元素)。所谓缘分,就是一个人擅长的和喜欢的结合,也就是天赋和热情的交集。如果你能发现并活出自己的命运,你就能与真实的自己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体验生活的乐趣,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就。罗宾逊在书中分享了59个人的故事。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命运有了顿悟,所以过得很精彩。导致大部分人活不出自己命运的因素有很多,最讽刺的就是教育。现代教育体系是为“工业时代”服务的,特别强调特定学科的能力,如数学、语文和科学。音乐、戏剧、舞蹈一般被忽略。但是,人的才能是多元的,有很大的广度,不仅仅是学校强调的能力。但是很多人把这些能力想当然的当成衡量自己天赋的唯一标准。罗宾逊提醒大家,问题不是“你有多聪明?你有多聪明?”而是“你有多聪明?你怎么聪明?”这让我想起了爱恩·斯坦的一句话,可以形象地表达这一点:“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一条鱼爬树的能力来衡量它,它会一辈子相信自己是愚蠢的。”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一个人的创造力最受影响。2006年,罗宾逊在TED的演讲《学校扼杀创造力》引起了全世界很多人的关注,成为TED最经典的演讲之一。2065 438+00 TED talk《发起学习革命》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探讨。那么怎样才能过好自己的命运呢?罗宾逊认为,这个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公式。但是,命运是有痕迹的,这个“痕迹”就是命运的四个基本要素。命运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天赋和热情,两个前提是态度和机遇。命运的归属顺序大概是:我有,我爱,我要,又在哪里?该元素有两个主要特征,并且存在于其中有两个条件。特点是天资和激情。条件是态度和机会。顺序大概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我爱它;我想要它;它在哪里?" 1.我有我得到”天赋是指你在某一方面与生俱来的天赋,使你能凭直觉感受或理解某种学问的本质、道理及其用途。天资是对某事的天生能力。这是一种直观的感觉,或者说是对那个东西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使用它的一种把握。“因为我们经常被鼓励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合适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多尝试。我的经验是,有些事情做起来特别得心应手,比大多数人花费的精力和时间都少,但确实做得更好。这里有人才。我喜欢它。光擅长还不够,还要有乐趣。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在《写作的事》(The Writing Thing)中说,这种热情最能形容:“即使没有人听你讲(或者读你写的东西,看你的表演),每一个镜头都是一种特技,因为作为创作者,你会感到快乐,甚至欣喜若狂。“罗宾逊呼吁我们尽早找到可以被视为有趣的工作。3.我要我要这里指的是态度问题,即“你如何解读周围的环境,如何创造机会,抓住机会基本上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期望。根据我们对自己的期望,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循环,如何创造和抓住机会?“在探索命运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阻碍,这时候你的态度起着非常决定性的作用。在哪里?”实际做法是积极寻找机会,从多方面发掘自己的才能。我们通常能通过别人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才华。可以给他们同样的帮助。在实践中,这意味着积极寻找机会在不同领域发掘你的才能。通常我们需要别人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真正的天赋。我们经常能帮助其他人发现它们。“多和导师交朋友,找到自己的部落,很有必要。此外,《寻命记》的两个特点也有助于借鉴。1.当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对时间的感觉就变了。几个小时就像几分钟。会进入心流状态。做你热爱的工作会消耗你的体力,但会增加你的脑力或精神能量,就像充电一样。简而言之,“当你从事你热爱并擅长的工作时,你可能会觉得你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成为了理想的自己。“你觉得你在做你生来要做的事,成为你生来要成为的人。这就是属于命运的状态。当我们在做自己热爱并天生擅长的事情时,我们更有可能以真实的自我为中心——做我们觉得真实的自己。当我们得心应手时,我们会觉得我们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我们应该做的人。”从2009年第一次看起,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启发。虽然我受了很多年的教育,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我有天赋,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发挥。我发现这么多年,所有的弯路都是自己走的,决策都是靠一些直觉。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亲自看了十几个小时,用音乐录制,把整本书(繁体中文版)做成有声书,作为送给爱人的生日礼物。现在是严冬,非常冷。我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大雪,大声念着录音,感觉自己的热情在慢慢被点燃。“隆冬时节,我终于发现,内心深处有一个无敌的夏天。隆冬时节,我终于明白,在我体内有一个无效的夏天。”阿尔贝·加缪的话如此贴切地道出了我当时的感受。孔子说“人患无知”。之前,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焦虑,活在自己想要的痛苦中,活在自己所求之后“别无所求”的空虚中。时光飞逝,我真的感到不安。我害怕变老,但当我回头看时,我发现我的生命被恐怖地浪费了。这本书用很多书,很多人,很多事慢慢唤醒了我。现在终于有所感悟了,当然,离我过自己的命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有一种“嘿,这就是我!”“感觉。不要去比较别人的精彩,但是他们会在一旁,热烈鼓掌。而我也在好好活着,努力呈现自己的独特,装点这个世界的风景。有时候会因为什么事跳起来,或者难过到哭。但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风雨飘摇,我心里都会有一种确定的感觉,像有一块石头在那里,安稳。过自己的生活就像唱自己的歌。是你内在的自己想要表达和体验的东西。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也是人生的意义。当我们快乐地大声唱这首歌时,我们与内在的力量相连,打开了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在这里我郑重向你推荐这本书。原地址有一些关于作者的信息。欢迎大家来看看。版权声明:所有文章均为卢晓颖原创。请以超链接的形式注明文章的出处。原地址为:/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