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的主要经历

冯·

冯(1900—1974 . 06 17),女,河南唐河县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学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公兰,后改名舒兰,字德福,笔名甘女士、、易安、大齐、吴仪等。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和诗歌。他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是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卢侃如。曾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山东大学原副校长。

中文名:冯。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南阳唐河县。

出生日期:1900

死亡日期:1974六月17。

职业:作家,戏剧历史学家

毕业学校: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

代表作:《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古典文学简史》。

性别:女

学历:博士。

履历

主要经历

冯的父亲冯太一,字叔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曾在湘鄂情总督张之洞门下工作,任武昌方言学校总务委员(即外国语学校总经理),后任湖北省崇阳县知府。冯叔厚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在家中设立自习室,请“老师”为长子尤兰、次子景兰、女儿袁俊教授古文、算术、写作和作文。年轻的冯喜欢读古文,尤其是唐诗。十一二岁的她,不仅能背很多诗,还会背诗词,被誉为“才女”。后来,冯的大哥和二哥先后去了北京和上海求学。一方面,冯利用父亲和哥哥在家里读的书,刻苦读书,作诗;一方面看了很多大哥二哥带回来的中国经典和新报刊,接受新思想。

1917秋宣彤三年(1910)进入县级端本女子小学。辛亥革命时期辍学,在家学习。民国6年(1917)离家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文科特长生班。五四前后,校长顽固不化,反对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受15女校爱国学生的委托,冯起草了一封给校长徐世昌的信,游行请愿,迫使校长辞职。她把乐府的诗《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话剧,亲自扮演焦木,进行反封建宣传。

民国十一年(1922)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文系,考入北京大学学院研究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1927毕业。其间在1923开始写小说,以甘女士为笔名在《创作季刊》、《创作周报》发表《旅行》、《隔离》、《隔离后》。她的小说充满了大胆的描写和反抗旧礼教的精神,震惊了当时的许多读者。1926出版短篇小说集《卷_》(北新书店)、《春疤》(北新书店)。前者是她的代表作,被鲁迅编成《暴徒》。1929出版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劫灰》(北新书店)。作品大多描写年轻人为了在婚恋中获得自由和幸福而反抗旧伦理道德的情感,也写母爱。

1925后,先后在金陵大学、中法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任教,期间与1929起的文学史家陆侃如结婚。著有《中国诗歌史》(与陆侃如合著,书店,1932)、《中国文学史》(祁鸣书店)、《中国文学史纲要》等。1932他随丈夫卢坎如留学法国,就读于巴黎大学。65438年至0935年,在巴黎大学文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前夕,除教学外,主要从事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这一时期出版了《古有解》、《古本元明杂剧铭》、《沮鹄说汇》等书籍。

1949起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期间修订了《中国文学简史》,与卢侃如合著的《中国古典文学简史》被翻译成英文和罗马尼亚文。与北京大学林庚教授合编《中国历代诗词歌赋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1955成为山东大学副校长,1956加入九三学社。1962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解放后,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先后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74六月17死亡。

家里有很多古籍,有近百种明版,有一部分日本学者仓石武四读过。去世前,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积蓄6万多元和2万多册珍贵图书全部捐赠给山东大学。

袁俊童年

冯快乐的童年很短暂。在她刚刚8岁的时候,父亲冯树厚在崇阳县突发脑溢血去世。那是1908年夏天,也就是冯叔厚做重阳郡官的第二年。这是春风,但死亡带走了他,尽管他走得如此匆忙和不情愿。虽然冯是那么爱他的父亲,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父亲无比崇敬、敬佩和热爱的真情,但人生无常,这是很可悲的。

父亲病逝几年后,冯、母亲和两个哥哥回到了唐河县老家的大家庭。从那以后,她不得不在母亲和兄弟们的帮助下自学诗集。不久,她的两个哥哥离开家去了开封和上海,进入了大学和中学。

冯的两个哥哥都是一所新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学校接受了一些新的东西,思想也更开放了。因此,他们在家里的日常谈话和经常从外地寄来的新报刊,逐渐以新文化、新思想影响着冯。她不再满足于在闺房里学习和练习书法的生活。她渴望像她的两个哥哥一样在大城市学习,接受教育,学习新的文化知识。

说来也巧,北洋政府决定将慈禧太后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于1917年开始招生。冯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她和哥哥说服了妈妈,和在北京的两个哥哥一起参加考试。当时北京女子师范高考只考语文一科。冯从小学习汉语,有很好的基础。自然,她一下子就考上了。就这样,冯这个17岁的河南姑娘,成了中国第一个女大学生。从此,冯开始了全新的学校生活。

明满静花

冯就读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时,正是五四运动席卷中国知识界的时候。“新潮派”和“欧美派”的老师给女子师范大学带来了新思想,所以当北京各大学的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帝国主义侵华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积极响应,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时代革命热潮中。当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方校长是个顽固的老官僚。他禁止学生上街参加爱国游行,下令关闭校门,还专门派人给校门加了一把大铁锁。但是,冯无视学校的严格纪律。他是第一个搬起石头砸碎铁锁的人。全校师生夺门而出,与北大、清华师生联手。这件事使冯在北师大获得了勇敢无畏的好名声,受到师生的称赞。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一代有头脑有成就的青年男女。内心一直渴望自由和解放的女青年冯,受到这场伟大运动的鼓舞,勇敢地拿起了笔。她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古装剧,亲自登台表演,主动扮演封建专制家长的典型人物焦木(冯的同学扮演,孙飞君扮演,陈定秀扮演小姑)。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登上舞台表演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行动,赢得了导演该剧的李大钊先生的称赞,以及《戏剧》杂志陈大悲先生等人的支持。这是女大学生第一次在北京登台表演,因此在北京全城引起了轰动。演出出乎意料的成功,持续了三天,史无前例:第一天爆满,第二天连窗口都挤满了人。北大清华的师生也开着专车来观看,李大钊先生的夫人带着女儿来助威,鲁迅先生和川岛先生也来到了剧场。《孔雀东南飞》的演出使冯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有人撰文说,此时的冯已经“名扬京城”。

完美的一对

冯和卢侃如的爱情始于1926年的秋天。那时候的鲁堪是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高材生,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他的《屈原和宋玉传》在学术界颇为引人注目。他比冯小三岁(卢侃如出生于1903,165438+10月26日,江苏海门人)。年夏,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除了研究楚辞,他还协助梁启超校对《桃花扇记》。那时候,冯已经是文坛知名的女作家,自然赢得了鲁堪如的倾慕。由于生意离得近,他有机会和冯接触。他,这位江南才子,深得冯的宠爱。虽然他们不是青梅竹马,但他们一见钟情。他们见面后,开始频繁的交流、交谈和通信。卢侃如多次向冯表达了纯洁的友谊,其次是纯洁的爱情。每个星期天,卢侃如都会来北大找冯。他们经常在月光下促膝谈心,或在北海泛舟,有时相约去游览长城,徜徉在颐和园的水榭、圆明园的遗址,或香山的幽径。大范围的谈了之后,双方再也无法分开。

主要作品

他的文学研究著作有《宋词概论》、《张玉田年谱》、《冯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集》、《中国历代诗词歌赋选》(主编)、《屈原、宋玉》、《乐府古典诗歌考证》、《鲁堪儒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集》等。与陆侃如合著《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古典文学简史》、《中国诗史》;与合编《中国文学史大纲》,与冯合编《中国诗史》,与合编《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古典文学简史》,与合编《楚辞选》,与牟合编《文心雕龙选译》,与刘勰合编《创作论》,与刘勰合编《文心雕龙》。。

他的戏剧研究专著有《古有解》、《古戏评点》、《古戏四考证》、《天宝遗铭》、《金补》、《元明杂剧抄本铭》、与陆侃如合编等。

他的译著有:高本汉的《左传真伪考辨》,大仲马的《金钱》,西安利的《法国社会经济史》,经典著作中的神话,法国歌曲和法国新文学的价值与发展。

冯逝世后,元主编的《冯古典文学论文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胡安_》、《春疤》和《抓灰》是她的三部短篇小说集。

作者的评论

冯是继陈衡哲、冰心、庐隐之后又一位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她小说中反对封建礼教、争取自由独立的精神,与她之前和之后在文坛上享有盛名的其他作家不相上下。她的创作大多集中在自由恋爱与封建包办婚姻的冲突上,甚至她后期的创作也依然是以恋爱为主题。她的第一部小说集《Volume _》包含四部小说:《隔离》、《隔离后》、《旅行》和《婆婆》。这四部小说的主题基本相同。一方面,女主角难忘的自由恋爱大胆而热烈;另一方面,长辈作为封建婚姻制度的维护者,与主人公的爱情是“隔绝”的。所以,冲突已经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前者是刚刚站起来但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的新生力量,后者是由庞大的旧体制旧伦理支撑的。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反抗精神。“生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能牺牲,不自由我宁愿死。”“我们的爱是绝对的,无限的。如果抵抗不了外界的阻力,我们就一起去看海”(隔离)。压迫者方面,将女主角的自由恋爱视为败坏家风、损害家族荣誉(孤立),是“令人发指”的。对这场激烈冲突的描写采用第一人称书信体,以女主人公为叙事主体,增添了强烈的反抗感,这在早期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当然,我们可以从作家的创作主体中找到原因,但这是时间。冯的出现,是女性作家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一个大胆反叛传统的知识女性形象。这也许就是冯小说独特的思想意义。

作品特征

浪漫主义

冯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不仅指其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因素,也指其创作方法的特点。他的作品注重的不是情节安排,而是人物的心理刻画;作品的结构不是以故事的发展为框架,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为框架。在那里,最得心应手的使用方法是第一人称叙事。即使在第三人称叙事的作品中,作者也是利用主人公的语言或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发泄感情,表达思想,抓住时机表达感情,用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来渲染作品的抒情氛围。杨毅认为,庐隐的小说广泛采用日记、书信的形式,“在五四作家中首屈一指,堪称‘日记、书信的专家’”。事实上,从整体上看,冯似乎比庐隐更优秀。在她15的作品中,有8部作品采用书信体或者以书信体为主体,几乎囊括了她所有的重要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对于《隔离》这样的作品,由于书信体的运用,作者直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女主人公为了爱情的自由而敢死的决心,又由于时空的立体安排,主人公隔离后的痛苦和隔离前与爱人的欢乐交织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张力。即使不是书信体作品,比如旅行,也是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整个故事都是女主角的内心独白。作家注重的不是作品的故事性,而是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刻画。不是人物外在的动作,而是人物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这样,作品表现了描写对象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也充分表达了女主人公强烈反抗精神背后“不敢与传统坚决斗争”的矛盾心理。我们还会发现,作家对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的认同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影响力,作家的主观感受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得到了彻底的宣泄,这恰恰与作品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有关。冯说:“文学作品必须具有作者的个性”,“至于书信,我认为应该比其他体裁的作品包含更多的作者个性的色彩”。

艺术情感

作为女作家作品中浪漫主义的又一特征,古典诗歌的艺术情调无一例外地渗透在她的作品中。冰心擅长“诗性素描”,经常引用或使用古典诗歌中的话:“我们的首都挤满了爱管闲事的人,而你是孤独无助和贫穷的。”(《而你孤独无助而又穷困潦倒》)这一特点也反映在冯的小说中。正如鲁迅所说,卷_的题目是《“揪心不死”的草名》,象征着女主人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寓意着她爱情的悲剧。此外,比如孟郊的诗《游子》是以“母”为题引用的,而“抢灰”的题词则引自《诗经》中的“潇雅”。“节南山”之类的诗,几乎是套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家还在某部作品中引用了古诗的句子或自己作诗来表达主人公特定的心理活动。例如,李白说:“但既然水仍然流动,虽然我们用我们的剑切断它,举杯消除你的担忧。".一首孤立嵌入的四段新诗,与作品的情节以及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特征相吻合,起到了极好的衬托作用。冯的这一创作特色无疑与其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有关。这一特点使她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赢得了新文学初期受古典文学熏陶和训练的读者的喜爱。写完《春恨》后,冯的热情转向了学术研究。总之,她的作品是独特的,有特色的。她的作品,尤其是爱情小说,的确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遗产。

家庭的

丈夫

陆堪如(1903—1978),著名学者。原名阚,陆埮人,笔名小毕。祖籍江苏太仓,祖籍江苏海门,出生于一个爱国士绅家庭。1920进入北京师范大学。1922考上了北大。1924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大一出版了《屈原》,大学毕业出版了《宋玉》。研究生毕业后,他是中国学院的教授,在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兼职。

1929年,陆侃如与冯在上海结婚,从此开始合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2年夏天,冯路同时出国,进入了法国巴黎大学的研究所。1935,夫妻二人都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65438年至0935年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中文系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初南下昆明,在迁至云南的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1942年赴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系主任。1946随学校迁回沈阳。65438年至0947年赴青岛,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58随学校迁至济南。

1949青岛解放后,卢侃如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图书管理员,1951副校长,文史哲编委会主任,并当选为省人大代表。65438年至0953年,先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华全国作家协会理事。65438-0953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山东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青岛分会主席、济南分会筹委会主任。1957被错划为右派,1978 12 1死亡。去世前,他把自己所有的珍贵书籍和近3万元存款都捐给了山东大学。1979平反平反。

冯是新中国第一位女一流教授,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同时,她还在文化界和妇女界担任重要职务,积极参加青岛的社会活动。

鲁夫妇与冯先生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著述,堪与媲美,堪称文坛佳话。1931年,他们两人联合出版了60万字的《中国诗歌史》,打破了传统观点,很有新意。1932年,他们共同出版了《中国文学史纲要汇编》一书。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出版,使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学遗产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山东大学以夫妇生前的积蓄设立“冯文学奖”,鼓励有成就的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投身于祖国的文化和学术事业。

母亲

冯的母亲,是一位知识分子,有着良好的诗歌知识和开朗的心态。她曾担任当地一所女子小学的校长。吴太太把她的孩子教得很好。除了教孩子经典,她还聘请名师严格训练。即使是最年轻的袁俊,也从未因为爱而放弃自己的严格。这使冯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学习古典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母亲劝诫她说:“不能只靠小聪明。踏踏实实读书,一步一个脚印,跟你大哥一样。你大哥虽然没有你二哥聪明,但他一直往前走,从不停歇,很了不起。”母亲的教诲使冯走上了文学创作和古典诗歌研究的道路。可以说,冯的未来是她母亲早期教育的基础。因此,冯每次想起母亲,总是如痴如醉的母女情深。

雕像

秋风微凉,细雨微微。今天上午,冯先生和鲁堪如先生塑像揭幕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项怀诚,山东大学中文系56级校友代表,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共同为雕像揭幕。徐显明校长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在山东大学110校庆之际,一批39位中国56级校友在阔别50年后齐聚母校,并捐赠了冯先生和鲁堪如先生的塑像,以表达对母校的眷恋和对大师教诲的感激之情。徐先明在演讲中说,大学要有大师,只有加上渊博的知识,才称得上大师。我们一起回顾了两位先生努力学习、教书育人的一生,并表示要以两位先生为榜样,在新的起点上发扬山东大学文史专业的传统,到建校120周年完成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相关书籍

《冯传》,阎荣宪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鲁堪如、冯,徐其杰著,山东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