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比现在的高考强多了!一个家境很普通的县高考状元要是想在高

可知考上进士有多难,现代人太高估自己了。

现在本科基本相当于秀才,穷秀才多了去了。

硕士相当于举人,举人有不错的机会,饿肚子到不至于,也能活的安稳,但是仕途前景渺茫。

博士相当于进士,还好点,但不是所有进士都一帆风顺。

高考状元,当地秀才第一名而已。

更何况当时考秀才可比现在高考难度大得多了,起码相当于考上985大学。

再者可知真考上进士那帮人有多牛,不排除有个别水平不行的,大部分都很厉害,才能超群的人精都是。

八股文确实有弊端,但是也选出了大量了不起的人,明朝王世贞王阳明杨慎等等等等,有几个不是进士出身,唐伯虎是个例外,但这也是命运造化,有人就是倒霉,什么时候都有,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八股主要是公平,让每个寒门出身的有文化的人有翻身的机会,富贵的人不努力也白搭。

更何况八股文这种文体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文体,因为考试被丑化罢了,你可以找找当时进士们的八股文,看看,那叫一个文采飞扬博古通今。

你说不上学比上学强,你可以在身边算算,到底是不上学最后的好出路率高还是上学的高。比例问题。

再者眼前的得意并非终身的得意,可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瓦片上有翻身日,东风岂无转南时,既有才能在身,未必将来也不如意。

还有,确实有人学习好,别的啥都不好,但这种情况很多么,个别情况而已,岂能以一例驳泱泱。

而且也有人学习韧性不强,前期学习好,后期跟不上,这种情况大有人在,很多人初中学习好,高中不行,高中学习好,大学不行等等,多得很。

有人白丁而富贵,不假,有这样的,但是他敢让他孩子也白丁么?让子子孙孙都学他白丁么?

所以,你可以不学习,可以讨厌学习,但要尊重知识,尊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