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是昏君还是庸王?

我个人认为他是个昏君。作为亡国之君,不能用好来形容。后来很多人同情他,我觉得更多是因为反清复明。

他虽然不想当亡国之君,但终究没有逃脱历史的命运。更别说昏君了,他至少是个平庸的国王。至于楼上提到的崇祯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烟的皇帝。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因为当时的情况并不是深谋远虑,结果并没有被禁止。但我可怜他的小成就,就这样吧。

一个亡国之君,有什么好说的?

崇祯

崇祯上吊自杀了

1644年3月19日夜,一向端庄肃穆的故宫一片荒凉景象。这个被月光映照的建筑,特别死气沉沉,特别凄凉。

最近京城里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闻:据说晚上走过故宫正门的行人,都能听到战死沙场的将士的鬼魂发出的喧闹和凄厉的叫声。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去故宫附近的任何地方。

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刚听说,他任命的可靠太监曹化淳已经开门欢迎李自成入城。得知大势已去,他急忙下令连夜将皇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即后来传说中的朱三王子)和四子朱慈英送出宫外。崇祯立即来到后宫。令他惊讶的是,周皇后并没有睡觉,而是穿戴整齐,仿佛在等待他的到来。最令人惊讶的是,女王所穿的皇家礼服,她全身上下的袖口、裙摆、开口都用线缝得紧紧的,仿佛她被装在一个华丽的口袋里。

崇祯来不及想皇后为什么要这样打扮,而是严肃地对周皇后说:“国家灭亡在即。作为一个国家的母亲,你应该是一个烈士。”

周皇后并没有惊慌。她似乎期待这一天很久了,相当平静地说:“我跟随陛下十八年了。十八年来,陛下从未听过我的一句忠告,这就是你今天在这里的原因。”说完,他鄙夷的看了崇祯一眼,从容上吊。

崇祯一怔。他从来不把女王的老实和坦率放在眼里,事实上,除了他的女儿长平公主,他并不真正在乎任何女人。嘉定隗嚣为了帮助女儿对付崇祯所宠爱的田贵妃,特意从江南找来一位绝色美女陈圆圆。崇祯第一次见到陈圆圆的时候,也是惊叹于她的惊艳之美,但是当时的崇祯正在被军务所迷惑,完全没有头绪。陈圆圆不得不返回周复,被在周复做客的吴三桂看中。才有了“冲顶上火是美人”的故事。

现在周皇后临死前说的话的语气和轻蔑的一瞥深深地震撼了崇祯。他不知道此刻是什么样子,但他很惊讶。是后悔吗?但是情况不允许他多想。过了一会儿,他去寿宁宫找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才十六岁,已经变得美丽高贵。崇祯已经选定周世贤为她的驸马。要不是李自成走近北京,公主早该在几天前出嫁了。昌平公主也没睡。今晚在北京大概没有多少人能睡得安稳。公主虽然年轻,但也知道世界即将发生巨变。看到崇祯进来,她上前拉住父亲的衣袖哭了起来,很伤心,更让人感动。

崇祯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她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叹了口气说:“你怎么生在皇族?”最后我心软了,左手捂脸,右手拔剑,朝公主砍去。公主发出一声尖叫,充满了惊恐。她从来不相信她最爱的父亲会杀了她。她本能地挥动她虚弱的手臂来挡住那把锋利的刀。

毕竟,他是自己的亲骨肉。崇祯的手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到迷茫,但他还是咬咬牙切了下来。刀砍下了长平公主的左臂,却没有击中要害。突然,她血流如注,公主当场晕倒。崇祯再也做不下去了,掩面而去。

(李自成入宫后,发现昌平公主倒在血泊中,叹息道:“我太隐忍了。”(《沈嘉传》)。以为公主死了,就下令把公主送到周奎家里。昌平公主昏过去五天后才醒来,发现父亲已经上吊,李自成已经进京,大明已经成了大顺,不禁心痛不已。长平公主后来落入李自成的将军刘宗敏手中。然而,情况是不可预测的。四十天后,大顺又成了大清。清军入城后,摄政王多尔衮特意派人去看望长平公主和其他幸存的嫔妃,以示特殊对待。长平公主只剩一条胳膊,国破家亡,让她觉得天下无立足之地。于是她写信给满清,自称九死臣妾,要求出家为尼姑。满清不同意,反而命徐周世贤迎娶长平公主,并赐田产车马一座。回想起自己残忍到将父亲砍死,面对传说中并不恶毒的敌人,昌平公主不禁感慨万千,泪流满面。盛大的婚礼上,公主没有一丝喜悦,挥之不去的是无奈的悲伤。后来,昌平公主在顺治三年(1646)病逝,葬在广宁门外。参见《明史》卷121《公主传》和《严清尤溪论淑华杂文》。关于昌平公主的故事很多。金庸小说《宝剑沾皇族血》里的阿九,鹿山公爵里武功高的九难,吕四娘的师父独臂神尼,梁羽生几部小说里提到的,都是指昌平公主。)

处理完这两个最重要的人,崇祯心里就没了牵挂。他冲进昭仁殿,砍死了另一个女儿昭仁公主和几个妃子。这才换了便服,带着大太监出了中南门,摸黑躲进了朱府。这时,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已经到了北京城下。李自成一旦进城,第一件事就是进紫禁城,于是皇宫就成了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

然而,无论如何叫门,也无论史密斯如何摆出皇帝驾临的威风,朱都命令人们坚决拒绝开门。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甚至比落魄的平民还不如,因为他不仅是个烫手山芋,走到哪里都会带来致命的危险。

崇祯皇帝意识到自己是汉奸,叹了口气,回到宫中。城外,已是火光映天,喊杀声不断。

崇祯皇帝回到了前堂,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他按铃召唤官员,等了很久,但没人来。崇祯皇帝彻底醒悟,说:“群臣皆误我,国君亡国二百七十七年。一旦被抛弃,都是奸臣的错,如此而已。”

他来到崇文门,却出不去。于是我改走祁华门,打算夺门而出。看这些人形迹可疑,看门的太监怀疑他们是奸细,就向他们开枪。王承恩急忙喊道:“这是皇上!”幸运的是,我错过了。

崇祯再次来到正阳门,看到那里挂着三盏白灯笼,这是李自成大军的投降信号。崇祯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了。他在大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回宫更衣,来到景山公园(今景山)的寿皇阁,叹道:“我待秀才不薄。到现在为止,为什么所有的大臣都跟着我?”然后他无助地在一棵树下上吊,年仅三十五岁。

崇祯皇帝死后,王承恩也上吊自杀了。终于没有让崇祯皇帝一个人留在路上,给他留了一点面子。

总得有人为这种情况负责,对吧?崇祯皇帝临死前发出谴责信,说:“我的大臣都是亡国之臣,海内外这些大臣都怀念我。”他的空谈亡国在李自成手里成了献媚者,在满人手里却成了中兴的大臣。这个变化真的很震撼。中国古语总说,良禽择木而栖。如果崇祯不自杀,李自成可能不会杀他。到了清朝,说不定他会被封侯什么的。这个时候,他再看看这些“亡国大臣”的表现,应该明白忠臣必须依靠明君的道理。

崇祯把现在的国难,断然归罪于他手下的每一个人,就是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这个人顽固得要死。就拿最后一件事来说吧,国公朱不肯开门接受皇帝,他确实是怕有灾祸。但另一方面,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史载“皇帝忌妒。”什么是刻字禁忌?猜疑和嫉妒,再加上大臣们的苛刻对待,忠心报国的袁崇焕在当年就落得个被处死的悲惨下场。前车之鉴,明朝的大臣们自然不肯为皇帝使出浑身解数。他们通常得过且过,保护自己。所以到了最后一刻,崇祯皇帝,他最信任的太监,开了城门投降,最信任的大臣朱关了城门,这是可以理解的。

明朝的灭亡不完全是崇祯皇帝的责任,自然也不能怪崇祯的大臣们。但在崇祯任职过的朝臣,大多总有一种沉重的感觉,觉得自己确实是亡国的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点像观念导向。崇祯多次斥责臣子为亡国之臣,臣子也先入为主。

财政部部长倪的自白是最典型的。自杀前,他象征性地面向北方,对自己的皇帝说:“我是国家的重臣,没能保护好国家。我有罪!”右副使石邦尧对明朝的灭亡也表达了同样的愧疚。上吊前,他写了一对:

没有半个策略是很难扭转局面的,

唯有舍身报恩。

由于朝臣都被皇帝认为无能,自然危机中没有人会全力以赴,这也是没有人会敲钟的原因。崇祯皇帝每次给自己写信,听者无一感动。关键时刻飞去勤王,招聘的人一个都没来。这真的是他的悲哀,也是最值得他反思的地方。在一般人看来,崇祯为自己的罪行自责,不过是作秀而已,可皇帝自己怎么可能负责任呢?崇祯是一个习惯推卸责任的人;他号召各地都去北京,加上袁崇焕回京就被杀的警告,谁还敢拿自己的生命冒险?甚至在崇祯和李自成的长期较量中,明朝一度占据优势,但崇祯的自毁给了李自成喘息的机会。今天,崇祯要为国家的灭亡负责。

所以当时一个人写道:“然而君臣有之,我非亡国之君。世界上谁会相信?”(见赵宗福《李自成叛乱简史》)

平心而论,崇祯是明朝比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对国家大事负责的统治者。他登基以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但勤政治国的责任感无法弥补他的经验不足、偏执任性——这些性格特征与1644的到来有直接关系。无论如何,崇祯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视为一个好皇帝,他的死只留下了一个悲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