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雄狄青
因为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对宋仁宗说了一句话,击中了宋仁宗的软肋,让宋仁宗对狄青起了疑心。我们都知道宋朝重文轻武,这是宋朝的基本国策,用文人治理国家。因为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深刻知道唐末五代以来,社会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藩镇割据,就是武将拥兵自立。
宋太祖赵匡胤他自己本身就是被部下拥立为皇帝,所以在宋朝建立之后,就严格控制武将,用文人治理武将,提高文人的地位,贬低武将的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北宋军事的孱弱。不怎么熟悉历史的人,可能听说的宋朝的将领只有北宋的狄青和抗金的岳飞了 。
狄青并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他出身寒门,在宋仁宗时期,凭借着战功,就当上了严州指挥使,在战争中的狄青,披头散发,带着特制的铜面具,勇猛杀敌,西夏军望风披靡,没有人可以阻挡。不仅仅在和西夏下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狄青还平定侬智高。
后来狄青出任枢密副使。其实,凭借狄青参战25次战斗的赫赫威名,战功足以做到正的,但就是因为要用文人治理武将以文治国的策略,才使得狄青的地位在整个朝廷内部还是低人一等的。后来因为京城发大水,狄青穿浅黄色的袄子在地上指挥士卒干活,结果那些文人就恶意造谣说狄青要当皇帝。
当时的宰相文言博就要借这种流言和士兵对底薪的拥戴攻击狄青,他让宋仁宗免去狄青的职务,本来宋仁宗是不想,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然后文彦博说了一句:“太祖岂不是周世宗忠臣?”他的意思就是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忠臣,不也是被部下拥立为皇帝,像狄青这样的威望也是有危险的。于是,宋仁宗下令把狄青贬去陈州,狄青在临行前就感到了此行必死,结果到那边之后受到了监视,狄青嘴生毒疮,次年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