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独的奥运冠军是怎么回事
在21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中国运动员获得了奥运金牌,现场却无人为她庆祝,更令人无语的是,教练组都已经离开,现场连一面国旗都没有,她只能眼含泪水,孤独地站在领奖台上。
这位女运动员,名字叫做王丽萍。
20多年前,奥运会的田径项目,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优势领域,甚至可以说,它当时是一块短板,由于不同人种之间的体格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白种人在田径项目上更加得心应手。
再加上很多亚洲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体不太富裕,国民在饮食结构上也没法和欧美人比拼,所以,当时有不少人都认为,在田径上最优秀的是黑人,其次是白种人,黄种人表现是最差的。
在悉尼奥运会上,这种偏见依然根深蒂固,谁都没想到,一位看上去并不是十分“壮实”的中国女性,竟然会为自己的祖国夺得唯一一枚田径金牌。
王丽萍参加的是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中国对这枚金牌并没有太浓厚的志在必得的情绪。因为在此之前,赢得冠军的大多数都是白种人,而就算拿金牌,王丽萍也并不是被看好的人选。
教练们心目中的“种子选手”是刘宏宇。
刘宏宇是女子竞走的顶尖运动员,这位出身农家的女孩非常优秀,曾经在1999年的世界杯竞走比赛和世界锦标赛中都赢得冠军。
这样一位中国田径领域的“super star”,被教练们寄予厚望。如果中国能在悉尼奥运会竞走项目夺金,那么最可能的选手就是刘宏宇,可她却偏偏“马失前蹄”。
这场比赛,给予了王丽萍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却是刘宏宇最不愿提起的回忆。
在比赛的前一天,刘宏宇几乎是没怎么睡着觉。
她太渴望这枚金牌了。除了想要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之外,一直以来外界赋予她的“偶像包袱”也过于沉重,可是,赛场是残酷的,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女子竞走项目的比赛规定非常严格,考验的不仅是选手的体力和耐力,还考验技巧,因为大家都太想获胜了,所以在竞走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拼命加快速度,这就会导致动作扭曲变形。
一旦动作变形,就会收到裁判的警告,直到被罚下场,刘宏宇和王丽萍在赛场上原本都格外注意这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步态,生怕被裁判处罚。
而且,为了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她们一直有技巧地保持着自己的体力,在刚上场的时候,她们并没有发出全力,而是跟随着向前走,如果能够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坚持到最后再全力爆发,摘得冠军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刘宏宇终究还是没有克制住,她太想赢了,她的速度越来越快,步态多次扭曲变形,在最后4公里的时候,被裁判判罚下场。
刘宏宇下场之后,王丽萍依然坚持原来的技巧,在场上继续走着。尽管她也被罚了两张红牌(三张就要被罚下场),但是她没有放弃,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当刘宏宇下场之后,教练组就认为“大势已去”,离开了现场。
王丽萍的体力渐渐有些不支,但她还是凭借着一口气,稳扎稳打硬撑着向前走,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在最后的决战时刻,所有的参赛选手中,王丽萍原本排在第二位,她平复心情,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战术:保持现状,紧紧跟随,耐心等待对手犯错,王丽萍步步紧逼,却并不超过对手,给前面的“东道主”澳大利亚选手沙维利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开始慌了,急于快步甩掉这个身后的“尾巴”,越是慌张,就越容易犯错。王丽萍的战术终究还是赢了:沙维利再次犯规,被判出局。
所有人都以为冠军非沙维利莫属时,王丽萍却“爆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运动生涯
1996年,王丽萍在训练中膝伤复发,愈来愈重,开始还能勉强训练,到后来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医生告诉王丽萍,必须立即放弃竞走,王丽萍只得回到了家乡进行休养。
两个月后,王丽萍带着稍稍缓解的伤痛,又重新站到了训练场上,咬着牙重新开始训练。凭着顽强的毅力,王丽萍终于战胜了伤病,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1997年4月,入选国家田径竞走队参加世界杯竞走赛。同年12月,再次入选国家田径竞走集训队,备战亚运会。
1998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竞走锦标赛暨第13届亚运会选拔赛上,以45分12秒的成绩获女子10公里比赛第三名。
1999年,世界杯前国内进行了一次预选赛,在包括刘宏宇、王妍等众多好手的“夹击”中,王丽萍走出了第2名的成绩。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要通过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第一站、第二站选拔赛,王丽萍连续两个第一。最后一站在大连旅顺,比赛前4天,王丽萍膝伤复发,她的教练急忙从哈尔滨请来专家,为她进行理疗。
两天后,比赛开始前,王丽萍惊喜地发现膝盖不痛了。20公里下来,王丽萍又是冠军。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王丽萍获得了悉尼奥运会参赛资格。
2000年,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上以1:29:05的成绩获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的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第8名。
2005年东亚运动会上,王丽萍拿到了金牌,竞技状态又一次达到巅峰,但这时,满身伤病的王丽萍宣布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