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灵魂的自我救赎
?有人将《特里斯坦》视为中国版的黑白无常。的确,他们在人死后带走人的灵魂。他们之间确实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在中国人的传说中,黑白无常总是凶神恶煞,无情无义。他们服从每个人的命运,在凡人生命即将耗尽的时候扣留自己的灵魂,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然而,故事中的特里斯坦是个摆渡人。它们没有固定的外形。灵魂离开身体后,变成灵魂最容易接受的样子,陪伴他们走过艰难的旅程,穿越荒原,与死去的亲人重聚。
我相信,如果有灵魂的话,每个人在死后的那一刻都会迷茫和失落,会在内心形成一片荒原。有人穿越荒原,终于到了记忆中的家,仿佛升天了;有些人被魔鬼侵蚀,最后成为魔鬼的一员,他们将永远坠入地狱。但这些不应该是命运的安排,而是每个灵魂的自我救赎。
?15岁的迪伦希望摆脱现在的生活,期待见到父亲。但是当火车在隧道里出事的时候,她不顾一切的爬出了火车,才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却是一片荒地。坐在不远处山坡上的男孩带着她离开了现场。他们一起开始了穿越荒原的旅程,迪伦最终发现了他已经死了的事实。最后,他们越过重重障碍,成功到达。几经生死,迪伦爱上了摆渡人特里斯坦。他们在分割线前互相倾诉,迪伦期待着特里斯坦一起穿越边境。但是摆渡人又不能逾越规则,只能接受上帝的安排,继续摆渡下一个灵魂。已经到达废土彼岸的迪伦和在废土中游荡的特里斯坦,似乎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故事没有结束。悲伤的迪伦打算返回荒野去寻找特里斯坦。虽然一路上看到的恶魔让她感到恐惧,没有摆渡人保护的灵魂在荒野中更加危险,但当她想到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特里斯坦时,爱情的火焰才愈发强烈。她打开了通往荒原的大门,不断挑战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她与太阳和魔鬼赛跑...尽管经历了波折,他们终于见面了。也许爱情是引领她回到荒原的力量源泉,但迪伦内心的坚持,才是她在荒原独自战胜恶魔的法宝。他们之间的相遇似乎验证了一句谚语:一切都会好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迪伦克服内心孤独的美丽尝试。她害怕从此没有特里斯坦,也害怕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这些都是她预测到的,不肯接受的孤独。她克服了恐惧,打破了长期存在的规则。她的重生其实是自我救赎,不是吗?
?每个人都是一座城市。有的人关了城门,自己出不来。别人进不去,有时候不想,有时候不敢,但总让我们觉得孤独。或者独自走在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拥挤的人群都是陌生的面孔;或者大家都陶醉在热闹的晚会上,而你却在音乐达到高潮的时候突然寂寞了;或者你熬夜加班,却被一个擅长长袖善舞的同事抢了功劳;或者当你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大,你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足轻重的时候,你终于发现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过你向往的生活,而你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希望……你不想再融入周围的圈子,也不想别人闯入你的世界,于是你越来越孤独,害怕孤独。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像特里斯坦一样的摆渡人,等着在岁末带着我们的灵魂穿越荒原。我只知道我们还活着。当我们有了追求和欲望,人生就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有人可能会嘲笑你的不自量力,有人可能会把你的努力当成笑料。你的孤独,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拯救你。要么沉迷于当下的安逸,要么改变,要么被迫改变。就算指望有人摆脱世俗的烦恼,也要创造机会不是吗?毕竟生活不是偶像剧,上帝和所有的神佛都不可能眷顾任何人。
迪伦只想带着希望找到特里斯坦。如果特里斯坦是他的摆渡人,她就不是特里斯坦的摆渡人。她第一次让他流血,让他想正常生活,而不是一个随意变换形态的摆渡人。她让他在经历了无数次灵魂之旅后重新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在经历了人性的贪婪和自私后终于变得冷漠。另一方面,她不是为自己摆渡吗?推开门的那一刻,她把自己放在了那个虎视眈眈的恶魔面前。没有了摆渡人的保护,她依然倔强而勇敢的独自前行——她蹚过臭气熏天的黑湖,在恶魔的围攻下挣扎至死。她看到虚弱的灵魂被恶魔撕裂,也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其他的灵魂...
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有一些摆渡人。他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陪伴我们走过艰难的旅程,帮助我们找到自我。迷茫的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摆渡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做自己的摆渡人,才能真正走出人生的泥潭。人生那么长,没人能一直陪着你保护你;我们的世界如此复杂,没有人真的是你心中的蝼蚁,理解你所有的痛苦和焦虑。如果有,那就太可怕了。
越长大越孤独,因为你开始发现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你要学会适应各种面孔的不同场合。在不同的面孔下,你也开始发现别人不同的面孔,社会的不公,人性的丑恶,感情的脆弱...你可能会从别人身上找到暂时的安慰,但是迷茫和不知所措的孤独怎么办?你总是要学会面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