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学说特点

老子的学说特点有大气做人、小细作事、生命高于一切。

1、大气做人

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可以概括为: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总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

老子认为,大气做人,就应该向“江海”学习。为什么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

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2、小细作事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里,老子形象地说明了大小这对矛盾的量变到质变关系,在认识论上充满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唯物辩证法思维。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我国明朝的李时珍是世界级水平的伟大药学家,他的名着《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英、法、俄等十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着用了27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

3、生命高于一切

老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是说,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给他;以爱护自己身体的信念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重生者则轻利,重利者则轻生。”轻生的人必然追逐名利,弃身而殉物。这种身且不能安保的人,怎么能治理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