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读后感。
觉新是巴金先生《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人物。巴金先生曾说:“我应该在觉新身上多花些笔墨。”可见觉新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你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觉新的形象。觉新的性格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长大,直到中学毕业。这个阶段的觉新还没有感受到命运的残酷,他又是那么的出众。“他天生一张英俊的脸,从小就很聪明。他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喜爱,在私立学校受到丈夫的表扬...他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在中学时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他对化学非常感兴趣,他打算毕业后去上海或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继续他的研究。他也想去德国学习。”他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书中所写:“他的脑海里充满了许多美好的幻想。那段时间,他是普通同学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改变,觉民会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但是命运在这个时候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未来从此改变。中学毕业后,觉新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就因为麻将桌上长辈之间的矛盾,他失去了青梅竹马,娶了一个不认识的女人。但这段婚姻是靠抽签决定的,这样荒唐的做法改变了他的一生。留学也化为乌有。然后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了绅士应有的生活,开始承担起绅士应有的责任。他不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而是在父亲去世后努力支撑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那么稚嫩,但他已经被剥夺了青春。他不得不面对大家庭里的勾心斗角。"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箭开始射向他."“在和平与爱的表面下,他看到了仇恨与斗争,他自己也成为了人们攻击的目标。”起初,他没有选择沉默。“他生气了,他挣扎了,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斗争的结果只是给他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和更多的敌人。”他的挣扎毫无结果,反而会把他拖得更累。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来取悦他们,只为过几天平静的生活。”他勉强度日,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只有当他有了孩子,他才看到了希望和未来。然而,不可避免的是,他将不得不与那个大家庭打交道。他采取“低头主义”和“不抵抗主义”。其实这并不是他的初衷,而是他在复杂的家族斗争中的无奈之举。觉新的悲剧就是在这种无奈中展开的。
觉新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而是整个家庭和社会造成的。
首先是觉新自己的原因。面对事情,他选择了逃避,太多的忍耐,太多的顺从。即使牺牲自己和亲人,也要遵循旧传统。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留学梦破灭了。他心爱的梅嫁给了别人,最后他心爱的妻子死在了郊区。甚至在她去世之前,他们也没有见过最后一面。觉新曾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只有牺牲的资格。”但他无原则的服从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他人的幸福甚至生命。这完全是懦弱的表现。“他一句反抗的话都不说”,如果是出于无奈,那么“没有反抗的意思”完全是因为他懦弱的性格,懦弱到毫无疑问的任由家人摆布。觉新的悲剧和他自己的懦弱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家庭原因。第一,觉新的家庭地位。他是家里的长子,从出生就注定要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是整个家族的未来,他承载着家族的希望。家庭是他整个生活的中心,他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以家庭为导向。所以他很难把目光投向整个社会,也不会去对抗社会的流弊。这种特殊的地位,注定了他不会像觉慧那样激进,不会勇敢抗争。第二,觉新的思想根源。这源于第一点。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长孙,他自然被期望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也是一种封建道德的教育。儒家的孝道观念自然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这也在思想上给他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在他心目中,他不是单纯的为自己而活,他是为整个家庭而活。完全是封建礼教的奴隶。遵守长子的规矩。他完全成了一个傀儡,被人玩弄,被人摆布,没有思想,没有灵魂。
最后,社会原因。在封建社会分崩离析的时代,像高这样的封建家庭是注定要腐朽堕落的。家庭的逐渐腐化使觉新意识到它所恪守的旧传统已经不能支撑这个家了,巨大的现实压力使觉新迷茫无措。他一直认为封建秩序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在混乱的局势下他不得不选择坚守。
觉新是一个介于新旧体制之间的人,他的矛盾处境也造成了他矛盾的人格。
觉新从小接受的是传统封建礼教的观念,完全是从祖父和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同时,他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渴望和弟弟们一起阅读进步刊物。“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哥哥轮流看这些书报,连通讯栏都不肯轻易放过。他们有时会讨论这些书籍和报纸中提到的各种问题。”虽然他的思想没有觉民、觉慧那样激进,被称为“刘半农‘鞠躬主义’的支持者,常说自己‘喜欢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但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范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这样,他就可以“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结合起来,不冲突。这给了他安慰,使他一方面对新理论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又符合旧环境的生活,并不感到矛盾。”正是在这种矛盾中,他寻找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也许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回年轻的心,不至于过早老去。
觉新最大的悲哀是两个心爱的人的离去。
当他来到梅的床前,看着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微闭着眼睛,头发飘在枕头上,瘦削的脸苍白如纸”,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感觉?难过?后悔?难过?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什么也救不了倒下的年轻生命。谁能陪着寂寞的人在寂寞荒芜的寺庙里孤独的生活?
当瑞珏的声音从窗外飞进他的耳朵时,他是什么心情呢?一扇破旧的木门,终于把他们分开了,至死都没有相见。他在门外咆哮的时候感受到了怎样的痛苦?两扇破旧的木门,终于“止住了最后的爱情”。
觉新这才后悔道:“真正夺去他妻子的是另外一件事,整个制度,整个伦理,整个迷信。这一切都压在他的肩膀上,让他承受了多年的压力,剥夺了他的青春,剥夺了他的幸福,剥夺了他的未来,剥夺了他爱的两个女人。他现在开始觉得负担太重了。他想放弃。他在挣扎。”如果这是一种思想意识的话,那么他帮助觉慧离开家就可以称之为实践这种意识。他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家庭需要一个叛徒”,真诚地希望这个腐朽的家庭有所改变。
觉民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一个懦弱的个体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遭受摧残,最终葬送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的悲剧。他与觉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向人们展示了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背景下,人们内心的一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