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围城》是什么故事吗?请详细介绍。
方鸿渐爱情婚姻的失败,和他自己的懦弱是分不开的。他的虚荣心和爱面子的心理特点直接导致了他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当他从国外学习回来时,他因为从一个爱尔兰人那里买到的假博士文凭而受到当地小报记者的称赞。他“感觉身心肿胀,性格更好了”。方鸿渐对文凭的功利态度随着生活和工作越来越严重,他在大学教书、成为著名教授的梦想因为博士文凭被学校怀疑而破灭。方鸿渐的虚荣心被钱钟书先生刻画得淋漓尽致。三闾大学的生活环境让听起来受过高等教育的方鸿渐感到失落。在假博士学位的“光环”掩盖下,方鸿渐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尴尬。从回国后给学生讲课,到在三闾大学教书,仍有一定正义感和不眠良心的方鸿渐,一直在挣扎着维护自己的自尊和欺骗与反欺骗。
方鸿渐无疑是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钱钟书对方鸿渐的爱情经历和生存困惑的描写,想告诉读者什么?钱钟书对旧中国知识分子的调查和审视背后隐藏着什么?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孙瑜《从方鸿渐看钱钟书》,敬请关注。
(全文)
《围城》为什么这么受读者欢迎,这里有一个现象之谜,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文本,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自我生活的反思和审视。然后描绘了中国的读书人,尤其是中国的读书人的心理不良根源状态,以及他们的生存困境,所以我说现在很多高中生非常非常愿意看这本书,因为他们在方鸿渐身上也看到了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影子。如今,在中学和大学的知识社区中,这些文化人像当时一样陷入了一种荒谬的文化困境。也就是说,钱钟书当年描写的文人的尴尬,这个知识界的顾忌,今天依然延续,这是该书畅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围城》主要描写方鸿渐,27岁留学法国,从欧洲留学回国,然后两年内过着曲折的生活。
所以方鸿渐从欧洲回来后,起初失业,没有什么职业。后来,他就住在婆家。原来他属于父母给他找的情人,还没结婚就去世了,所以住在婆家,后来在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期间,他和几个女人发生过关系。钱钟书在描写方鸿渐在上海做文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写了一个爱情故事,深刻地表现了这样一个文化青年,他在爱情中是如何失意,如何陷入茫然的困境,这样一个过程。
比如小说开头就写了他和一个鲍小姐在从巴黎到上海的船上的爱情。他追求宝姑娘,宝姑娘也对他暗送秋波,最后还是被宝姑娘甩了。他被骗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钱钟书眼里,那种热烈的关系,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最后,他意外地娶了孙柔嘉小姐和孙小姐。结婚时对孙小姐的印象非常非常好。他是一个非常安静的知识女性,但结婚后,他们不断发生冲突,他陷入了家庭的无尽矛盾中。所以方鸿渐在学业上,家庭上,社会上,几乎没有什么闪光点,陷入了一个悖论,一个荒谬。比如他娶了孙小姐以后说的话。他说:“结婚后,你总会发现,你嫁的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你换了另一个人。早知如此,婚前就能挽回所有的追求和爱情。恋爱的时候,双方都会趋同。婚后你们还是不太了解对方,但你们一直是平婚,婚前根本不认识任何人。”方鸿渐的言谈给人的感觉很儒雅,像一个学者,但钱钟书在描写他的过程中,认为他其实是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人,无法树立自己在高校的学术自信和学术地位。以及生活婚姻一团糟的人。
他想追求的,他得不到。他不想要的,他一定要来。来了之后,他以为是人生的转折点,其实是一场悲剧的开始。所以我觉得钱钟书在《围城》中表现出对婚姻非常悲观的态度,但是他自己的婚姻却是非常幸福的。
钱钟书认为人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人必然会被命运戏弄。比如谈恋爱之前,他觉得自己好漂亮,是最美好的东西,他想追求,但是得不到。相反,他带着你不想要的东西回来了。你追求之后,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泥潭。方鸿渐一开始想追求什么,想寻找什么,想期待什么,但最后你觉得这种寻找、追求、期待,渐渐被麻木、痛苦、绝望代替了。最后,看完你会觉得,方鸿渐其实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典范。他和阿q、觉新等许多作家笔下的重要形象一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典型形象。我们读他,看方鸿渐的命运,就会想到钱钟书本人,想到他的人生态度,想到他的审美追求。
我们在分析方鸿渐这个人物的时候,会觉得中国的文人经常穿一件外套,就是文人穿的外套。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真的在学习,而是想炫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智慧。他们经常讲一些哲学语言,有些对话很精彩,但这些对话不是方鸿渐自己这种人发明的。他只是卖了西方一些人的一些想法。例如,当他与赵谈话时,他谈到了教育问题。他经常说一些奇妙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人很有想法,感觉他好像很高级。他举例说,“过去的蒙昧政策不允许人们接受教育。在现代的蒙昧政策中,人们只被允许接受某种教育。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而被别人骗了。所以有教养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字上的印刷品。”他经常说这样有趣的事情。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其实学的专业并不多。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所以钱钟书小说开头就说“他是个没用的人,学不了土木。大学时从社会学系转到哲学系,最后从中国文学系毕业。学中文的人出国深造,听起来很可笑。其实不学中国文学的人都要出国留学,因为其他学科都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学,经济,法律。只有汉语是本土产品,需要外国招牌,才能保持地位。只是中国官员和商人在国内剥削的钱必须换成外汇,以维持国家货币的原始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中国很多人去欧洲留学。我们看他们的文章,也能感觉到钱钟书和很多留学的人写的一些影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外留学,而是镀金。那么方鸿渐是个在欧洲几个国家读书的镀金文化人,没有学过真正的专业,可以说是这样一个包治百病的人。
因为他没有真才实学,在爱情中不断陷入陷阱。所以,在朋友赵梅的推荐下,我终于去了大学。三闾大学是湖南的一所国立大学,所以他到了这所大学后,因为学习不好,就当了副教授。因为在国外没有拿到学位,所以用假文凭来满足家人的虚荣心。来到三闾学校后,他不敢说自己有假文凭,所以当时只拿到了副教授。他本想在这个学校好好努力,干出一番事业,但是这个学校的教授们,从校长到普通的系主任,再到普通的老师,他们的表现和官场、商界的人没有什么不同。
其实,钱钟书是一个书房里的人。除了在大学里,他一生都在研究室工作。后来,他做了翻译。他没有下层阶级的经历。但他的敏锐和对人性的洞察赋予了他非凡的眼光。他在感知周围人的生活时,往往能从细节中,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人性的病态和丑恶。比如钱钟书在写对话,写方鸿渐和这些女人。他想引起别的女人的注意,就把自己微妙的心理写出来,都写得淋漓尽致。这和欧洲一些讽刺小说家的一些作品很像。我觉得他可能也受到了西方某些东西的影响。赵和方鸿渐一起和高松年校长谈话时,他概述了他们不同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失落感,他们的嫉妒,他们的狡猾。所以让人觉得钱钟书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给人看的,不是通过曲折,而是通过离奇的故事。所以这是《围城》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例如,在从上海到三闾大学的漫长旅途中,描述相当精彩。在那段描写中,钱钟书通过对围城中衣食住行的描写,写出了这些文人的脆弱、无聊、荒诞。在整个旅程中,他写了几个人,如赵和李。大学教授拿着名片四处炫耀。比如,他们上不了车。他终于拿着这张名片上了车。李看见一个漂亮的寡妇,互相挤眉弄眼,打了起来。在钱钟书眼里,这些人表面上只是一个文人的招牌,其实和市场上的那些混混流氓没什么区别。所以我们在读《围城》的时候,能感觉到钱钟书在嘲讽的画面背后,深深地隐藏着内心的悲伤。在银幕上,他用那种嬉笑怒骂的风格,他的文笔,勾勒出各种各样的人物。但是看完之后你会觉得中国的读书人就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就是你会觉得很无奈,很难过,意思是我们以前讲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方鸿渐、赵、李、苏小姐、王楚侯、高松年、韩等人物,在他的作品中都像玩偶一样,他可以随意揉捏,使之成为他思想的象征和思想的载体。所以他用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笔法,一种象牙塔里很有趣很幽默的东西。还有一种像中国的学者,像中国的学者,钱钟书认为没用的,特别是学过文学和文科的,就像我们专业的人,很多都没用。鲁迅晚年也说过,希望自己的子女,如果有能力,永远不要做空洞的艺术家、文学家、艺术家,而要找点实际的东西,做点实事。因为鲁迅深感中国的文人无用,他们要么是官员的奴隶,要么是商人的奴隶,要么依附于统治者,要么依附于老板,是一个利益集团。那么《围城》中知识分子依附的是什么?你觉得围城三闾大学和三闾大学都是很官僚的大学。这所大学的校长任命系主任时,要考虑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关系。而且,教授为了升职,要阿谀奉承,要有所依附。是一个没有自己独立立场的学者和知识分子。
其实我看方鸿渐的性格,觉得一点也不讨厌这个人,甚至有很多同情。因为钱钟书心里也发现了一些好的东西,比如他不想骗人,他也有自尊,他也觉得惭愧。当他看到别的大学教授在追逐名利的时候很无耻的时候,他也有鄙视,他心里有了良知。但在描述自己的良心时,钱钟书只是一闪而过。他并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的描述了自己生活中尴尬的一面。比如钱钟书描述自己的饮食习惯。他吃了又吃,所以中国没有贵族贵族这种东西。留在国外吃饭是非常优雅的。但他吃饭的时候,他的吃相却被小说里的其他角色嘲讽。比如他来到家乡,刚从欧洲回来演讲,第一次被告知要讲东西方文化。其实他没有那种深刻的体验,因为他是镀金的,所以他讲东西方文化的时候,讲了很多鸦片和梅毒。其实学生是愿意听的,但是对于那些学者,那些静观其变的人来说,他们认为他是在鬼混,所以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就相当于非常肤浅的空谈。所以钱钟书在描写这个人物的时候,让他处处表现出他的尴尬,他的尴尬。用普通人的话说,就是出丑的地方。例如,和那些教授一样,大学也有一个叫韩的教授。他还拿到了克莱顿大学的假文凭。他撒谎了。方鸿渐在备课的时候,写了他的心态,钱钟书写道:“有些人愿意这样升官,却还不给自己打气。那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所以鸿渐备课,特地添料,渐渐成了名教授梦。当他拿到学位时,他用论文欺骗了自己的丈夫。当他教书时,他用讲义欺骗他的学生。鸿渐那些年没忽悠丈夫,所以没拿学位。现在他要哄学生。第一,讲义要作为作品,第二,作品要作为讲义,就像粗学里的理发师,先用傻子和穷人的脑袋做实验对象来练技术,所以讲义在课堂上是合适的,不出问题就作为作品出版。出版后,当然会是指定教材。鸿渐既然很努力,难免有名利妄想。”钱钟书写道:“说谎骗人,应该像韩一样。你要有勇气,坚持下去。你太不成功了。撒谎的时候要讲良心。真是个傻瓜。如果你胆大心细,至少可以避免高松年的欺骗,老实人的损失,骗子被揭穿的耻辱。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痛苦,其实是一举两得。”
我觉得钱钟书对这些人的书写和五四时期的很多作家是不一样的。鲁迅和巴金笔下的文人,往往有很深的精神痛苦。他们处于对现实不满的状态。他们想找到出路,为民族和自己找到出路,但是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在大泽陷入了一种痛苦和绝望。但钱钟书不是这样的。钱钟书写知识分子。这些人是谁?他们是歹徒。他们既没有对民族的使命感,也没有文化责任感。他们就是靠留学,打着知识分子的招牌吃饭。用鲁迅的话来说,叫“吃的方式”,就是吃的方式,所以这些是一个没有节操,没有伦理,没有信仰的共同体。所以钱钟书更看重的是,他认为中国的读书人更多的是这样的混混、混混。所以在看他的小说时,我常常觉得钱钟书在审视生活和周围的世界时,缺乏鲁迅、巴金这样的作家的温情。他太残忍了,甚至还原了人性中最丑陋的东西。比如家庭,他写方鸿渐的家庭,方鸿渐的父母,方鸿渐的嫂子。你觉得大家的形象都不可爱。他写的是大学老师,他的同事,还有几个可爱的人,包括佣人,也都很丑。就说他是一个对人性非常失望的人,钱钟书。不像有些作家,他希望打捞一些闪耀在人们身上的东西,比如像孙犁这样的作家,他是一个内心非常痛苦的人。但当他在写中国农村人的时候,他发现了他们美好的一面,以及那些具有人类力量的迷人之处。但是在钱钟书,包括他的妻子江洋的作品中,你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形象。于是他们用残忍的笔触嘲讽周围的世界。他认为钱钟书认为人陷入了一种二律背反,生活在一种荒诞的境地,在这样一种荒诞的环境中选择和挣扎。
钱钟书在书的序言中写道。他说:“我没有忘记这些人是人,但人类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源。”人可以讽刺自己,自嘲,这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一个作家能在小说中如此冷静地讽刺自己的人生,其实说明了他的自我拯救的努力,也说明了他的文化情怀,所以我常常想,钱钟书写小说的时候,用的是一种游戏的笔法。他不像有些作家那么累,有些作家写完一部小说就觉得筋疲力尽。虽然他是在焦虑中写的这本书,但是你会发现他写的很平静。也就是说,在他的整个写作中,表现出了与当时主流、流行的叙事模式完全不同的风格。当时是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主流是左翼文学。左翼文学主要通过广阔的社会生活、阶级斗争以及不同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来表现中国社会的一些本质的东西。但是,钱钟书回避了这些事情。钱钟书似乎并不相信人们能用这种泛道德化、泛意识形态化的叙事来真正表达这种普世性的东西。他不相信。所以钱钟书一开始就避开了流行的色彩和一切亮眼的思想。他用自己的直觉、对生活的直觉和自己的知识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的生活。钱钟书的文本,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因为他超越了时代,超越了他的意识形态,超越了他自身的局限。他认为人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他关注了这种有限性,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有限性,这使得他的小说获得了一种无限的阅读可能性和一个无限的读者。
在钱钟书眼里,中国的文人缺乏创造力。在科举时代,中国的文人是依附于八股的。中国开化后,留学海外,中国人逐渐养成了洋奴心态,所以能真正在内心感知西方文化精髓,从中国东方文化中提炼出一种新的文化元素的这样的学者少之又少。我们举个例子。鲁迅去日本留学的时候,有200多个。其实他回来之后,只有少数人非常非常优秀,大部分人都很普通,很一般,很平庸,甚至可笑。也就是说,有那么多没有专业知识,却沾染了中国传统文人陋习的普通知识分子。那么钱钟书就是捕捉到了这样一个人物群体来分析,生动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看透我们国家的一些基本元素,也就是一些习气不好的东西。钱钟书笔下的三闾大学的各种教授都是漫画式的讽刺。所以这部小说,总的来说,表现了一个无用的,无力的,精神上被剥夺的人物形象,一个学者的形象。在钱钟书眼里,方鸿渐这种人是被社会抛弃的,无用的,智障的,精神垃圾。
我觉得方鸿渐这个形象至少说明了钱钟书的一些思想:第一,就是说通过方鸿渐的命运,尴尬的命运,他不断的追求,失落,失业,失恋,失礼,失宠。他展示了什么真理?第一,我觉得他表现了人类的局限性。五四以后的中国很多作家,在描写一个非常感人的形象的时候,都想把他写得非常好,非常感人,非常崇高,非常英雄。但钱钟书是不相信完美的,我们会觉得方鸿渐在学生面前是老师,但他是个无能的老师,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第二点,钱钟书,我觉得他是方鸿渐的形象。他通过方鸿渐命运的出现,表现出这样一种思想,人性本恶。钱钟书似乎并不相信《生命之初》所说的人性本善,所以他经常在《管嘴编》和《覃逸路》中揭露一些我们认为伟大而重要的学者和作家的缺点,他看到了他们丑陋的一面。
钱钟书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实际上包含了这些思想。我们举个例子。比如钱钟书经常说不相信纯粹纯粹的东西。他不相信纯粹的东西。他说,真理是存在的,但要实现真理,就必须依附于普通的地方,以非常庸俗的方式操作。美好的东西你不能用美好的方式去操作,但你必须用非常庸俗的方式去操作才能成功。你可以想一想,除此之外,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都是用什么方法操作的,所以钱钟书在他的小说中不断发现知识分子群体的奥秘。比如在报纸上,银行里,大学里,特别是大学里,他写的都是这些从国外回来的学者教授,也就是说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授都是这样写的。五四以后,可以说鲁迅和钱钟书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这样一个基础。鲁迅呢?他是一个战士,用讽刺幽默的口吻战斗着,抵抗着黑暗和绝望。他建立了自己的叙事语言和叙事代码。钱钟书呢?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编织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但我们会觉得,他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却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第三,在人物中,他处处表现了人类生存的二律背反。甚至同一个命题也会有一个相反的命题,这意味着人在一个枷锁中无处不在。有所得的同时也有所失,所以《围城》这个书名本身就有一个哲学上的用意,就是城里人想出去,城外人想冲进去。人在不断的选择,却在不断的进入一个陷阱,一场灾难。人一开始想的和最后得到的是不一样的。所以方鸿渐这个人物,在这几点上,让我们感受到了钱钟书的精神世界,他内心的悲伤和孤独。晚年,钱钟书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拒绝接受媒体采访。电视台让他拍视频,他坚决不露面,因为他也知道,人一说话,一行动,上帝都会笑,说不定就变成方鸿渐了,出轨什么的,因为人是有限的。他处处看到人的有限性和尴尬,对人非常绝望。我认为钱钟书表现了这样一种思想。
方鸿渐最根本的意义是我们现代教育的失败,现代文化的失败。在他看似神秘而艰难的外表背后,隐含着一种空虚、无力、灰色、荒诞的深层意蕴,隐含着这样一种意义。中国的所谓知识分子,现在很多都被名利驱动,远离了学问,也在做着与学术无关的事情。所以我常常想,如果鲁迅和钱钟书现在年轻,也许会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来嘲讽这样的现象。所以,一个民族最可怕的腐败是文化和教育的腐败,因为只有大学才能生长精神,大学是纯洁精神的花园,思想的源泉。你看很多西方国家,非常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有一些重要的思想,都是在大学里产生的,因为这个大学应该是超功利的,它不应该有功利的思想,不去追求一种外在的东西,它是一种自由,一种心灵和上帝的交流就会产生一种理论。你就像古希腊。为什么古希腊产生了那么多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因为当时的古希腊人处于博弈状态,他们强调文化的非功利性,那么利他主义就会想到直接和上帝沟通。思考月亮为什么这样,星星为什么这样,大海的波浪是怎么产生的,然后他出现了逻辑学,自然科学,各种理论出现了。但是在中国,我们从孔子开始,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文化。孔子告诉我们,一切都要有用,都要为统治者服务,为谁服务,为谁服务。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依附于别人,为别人服务,不是独立思考,不是独立思考。所以在《围城》里,钱钟书写了一些轻率、糊涂、丑陋的知识分子。他们没有独立的精神和人格,没有超功利的文化情怀,即使担心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没有这样的情怀和对当下生活的伤害。所以三闾大学实际上是当时中国现代教育腐败黑暗的一个缩影。我认为它的警示意义非常大,因为当中国的大学像三闾大学一样存在时,中国不会产生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哲学家和伟大的科学家。所以我觉得钱钟书说他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些问题。他用自己讽刺的语言,颠覆性的,叙事性的语序描述了这种生活。他向读者展示了这种恐怖和令人不寒而栗的黑暗,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必须重新做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就是说,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改造国民性,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人的思想。当我们谈论中国的文化悲剧时,许多人经常谈论社会和人民。社会人的叙述者其实是一个文人,所以当文人自身得不到解放,成为一个非常小家子气和奴性的人物时,就不可能产生健康的文化。所以《围城》的启发太大太深远了。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怎么样?我们再来看看《围城》。我觉得一方面它使我们能够回到历史,了解30年代那段时间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反思我们现在的知识界和读书界。我们会觉得中国文人的自卑,它的存在,它有历史,它有自己的源头,它有脉搏。所以它具有深刻的文化标本意义。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方鸿渐、围城、钱钟书来深刻反思我们自己,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是不是也以一种虚幻的欺骗人或者被人欺骗的方式,处于一种尴尬的文化境界?我们是否已经成为社会上多余的、无力的、无助的、孤独的存在?我们是一个充满幻想,实际上一直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的可怜身影吗?它带给我们的联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非常非常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