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刻画人物
(1)画龙点睛。点睛之笔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写方法。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中可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鲁迅说:“单纯地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你把头发都画出来,即使是写实,也是没有意义的。”(《我怎样开始一部小说》)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如情绪、喜怒哀乐,总是在眼神中表现出来。所以很多作家都很重视描写人物的眼睛。她笑的时候,那双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睛圆圆的,闪着一种说不出的开心的光,而在她的笑容里,还幸福地露出了坚实的白牙。如:(贾宝玉)天生风骚,尽在眉心;人生有千万种感觉,我都意识到眼角。——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两弯似蹙眉,一双眼睛似喜而不喜。——曹雪芹《红楼梦》(祥林嫂)只有那个眼球或者一个圆,也能说明她是活物。——鲁迅《祝福》(孙夫人)眼睛红肿,眼里似乎浸透了泪水,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珠,手指轻轻一碰就会脱落。——钱钟书《包围》(二)现实生活中的千人千面,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和神情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背景、职业、地位、学历、经历、性格都不一样,必然会在人物的外貌上留下不同的印记,而面部表情、神情状态与性格密切相关。其描写的好坏,对人物性格的展现意义重大。成功的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个性更加突出。所以,优秀的作家非常重视对人的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的描写。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表现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变化,进而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从而立体地刻画人物,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用表现法写人像时,要注意面部表情的刻画,力求细致、写实、传神。同时也要注意人物在不同场合的表情和表情的变化,写动态,展现活力,给人感染。比如方鸿渐偷看苏小姐的脸。像月光一样光滑,会滑下来。他的眼睛里有了光,嘴唇上那抹月光也洗不掉的红颜色变成了湿润的黑暗。——钱钟书《包围》她在脸上抹了些粉,看上去像是结了一层霜。因为她的脸因为年龄和某种告白已经很白了,脸上的粉和肉不“配合”。——怀特《人树》母老虎刚起床,头发是小胡子,眼睛肿了,黑黑的脸上起了一层小白鸡皮疙瘩。(3)穿衣戴帽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鲜艳的衣服,沉稳正直的人喜欢深色的衣服;文静儒雅的人穿传统服装,傲慢不羁的人爱穿奇装异服。抓住人物衣着不同的地方,往往能写出新意。图片显示,老人的眉毛和胡须是灰色的。但是脸还是紫的,看起来容光焕发。他穿着一件崭新的蓝色棉袄,外加一件羊皮夹克,头上戴着一条白毛巾。虽然这位老人掉了牙齿,但他仍然愉快地抽着烟。如:这个女学生(林道静)穿着白色的短旗袍,白色的袜子和白色的运动鞋,手里拿着一块纯白的手帕——全白。她没有同伴,只有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座位上,盯着车厢外面,脸色略显苍白,大眼睛又黑又亮。——杨沫《青春之歌》头戴金丝八宝存珠,手持朝阳五凤挂珠;脖子上戴着红金盘;裙上系一条豆绿宫绦,玫瑰双平衡;她穿着一件金色蝴蝶和红色缎子的窄外套,一件彩色雕刻的蓝绿色银鼠夹克和一条带花的玉绉裙子。——曹雪芹《红楼梦》这三种方法经常被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