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孝庄皇后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多尔衮为什么不篡位?
《孝庄秘史》中,孝庄和多尔衮是青梅竹马,却不得不意外分开。孝庄嫁给了皇太极,多尔衮嫁给了小玉儿。即使皇太极和小玉儿都去世了,他们也不能继续他们的关系。
作为清朝比较正统的剧《康熙王朝》,小庄说她要忍辱负重,要跟着多尔衮。
影视作品总是对历史进行最有趣的改编。那么,他们在现实历史中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1.小庄嫁给多尔衮了吗?
孝庄与多尔衮是否成亲之谜,是清朝的谜团之一。
实际上,小庄是嫁给多尔衮的,而且是正式的婚姻,不是偷偷同居。
为什么不写历史书?这要从清初的风俗说起。
入关前,满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习俗是,一个男人死后,他的兄弟娶他的妻子并占有他的财产,同时抚养他的孩子。这在游牧民族中是很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这种汉族人无法理解的习俗?
这是因为农业民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远胜于游牧民族,因此可以安心定居、繁衍、养育后代,发展文明。所以农耕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明发展水平是遥遥领先的。
满族入关前,生活环境相当恶劣。没有男人,女人和孩子就无法在家庭中生存。他们常年为生计奔波,没有时间去处理儒家文化,也不知道什么是“资源浪费”。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生存和繁衍。
哥哥死了娶嫂子,这是很多游牧民族非常流行的习俗。他们对贞操之类的东西没有概念。
比如成吉思汗的妻子曾经被其他部落抢走,花了好几个月才找回来。后来,成吉思汗仍然尊称她为第一任皇后。
比如蒙古的力旦可汗死后,他的很多后妃都来到了满清。当时的满清贵族都是选择漂亮富有的女性嫁给自己做妻妾。
皇太极后宫最尊贵的五位后妃中,有两位是李丹汗的遗孀。当时的满族人并不认为自己结过婚,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不贞洁。而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海兰珠,也是一个再婚的女人。
对于生产力低下的民族,让兄弟娶寡妇,得到自己的财产,抚养自己的孩子,对大家都有好处,因为只有这样,死人的后代才能繁衍,整个民族的人口才能兴旺。
即使是古代汉族女性,也只有条件好的才可以守寡不再嫁人。真的穷,还是在人口急剧减少的时代,女性到处再婚,很多甚至是被迫再婚。
南宋以后,贵族女性开始大量守节不嫁。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常见。
在晚清,不再结婚的寡妇会得到贞节牌坊。贞节牌坊虽然很多,但正是因为不是每个寡妇都有,才显示出它的珍贵。可见丧偶女性并不是绝大多数。
历史上的孝庄和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前是没有感情的。恐怕他们从未见过面。历史学家姚在他的小说《李自成》中对这种情况的描述更接近事实。
皇太极死后,无助的庄妃(孝庄,尚未当上皇太后)害怕被要求殉国。毕竟满族人有这样的习俗,皇太极对待多尔衮的母亲也是这样。
最终,庄妃的儿子升上皇位,她摆脱了死亡的威胁,依附了当时最有权势最有势力的多尔衮,这是她的幸运。
根据当时的民间记载和李氏朝鲜的史书记载,孝庄和多尔衮是正式结婚的。而孝庄,应该是相当愿意嫁给多尔衮的。
按照当时满族的传统,一旦结婚,福临就被视为多尔衮的儿子。而多尔衮后来的行为,基本上是当福临是自己的儿子。
但是,环境变了,文化传统也变了。福临有几个中国老师,他们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开始认为他的母亲和叔叔在一起是一种动物行为。年轻,他根本接受不了这种事情,而且多尔衮对他很严格,不遵循君臣之礼,所以他开始讨厌多尔衮,觉得这是一种耻辱。
他从来没有想过,没有多尔衮,他上哪去学儒家,去草原当蛮子!
多尔衮后来的悲剧也源于两种文化的碰撞。
清朝以后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汉化,都认为小庄嫁给多尔衮是奇耻大辱。虽然他们用武力征服了世界,但在思想上却被汉人同化了。反正历史是掌权者写的,所以小庄的婚事被刻意隐瞒了。
这成了清朝的谜团之一。
由于这一历史原因,我们从民间记载和李氏朝鲜记载中探寻真相,会更接近事实。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遇到这种让皇帝感到羞耻的事情,必然要修改史书。例如,在宋代靖康之乱后,宋高宗不得不将他的母亲魏的年龄增加到十岁,以隐瞒她母亲被徐金国绑架后发生的事情。
即使是像李世民这样明智的君主,看到历史学家所写的玄武门事件过于真实和不平静,他也满足于尽力使它对自己更有利。
2.萧庄怎么看多尔衮?
小壮对他没有爱,也没有被迫背负屈辱的包袱。有些只是当时夫妻最普通的感情。
皇太极死后,小庄为了自己和儿子的未来,按照满清祖宗制度,嫁给多尔衮是很正常的。
也许孝庄对多尔衮的好感要比皇太极好很多,因为多尔衮给了她想要的一切和安全感。这些皇太极都没有给她。
她应该对多尔衮多一些感激和依赖,多一些奉承。她后来辅佐康熙的政治方法,更有可能是从多尔衮那里学来的。
多尔衮死后,福临羽翼渐硬,剥夺了多尔衮的爵位,挖了他的坟墓。小壮没有站起来说话,心里肯定有想法。当福临侮辱多尔衮时,他实际上是在侮辱他的母亲。
后来小壮和儿子的关系不太好。
福临对付多尔衮,孝庄没有替福临王的面子说话,顾全大局,但是在后宫里,他却拿董鄂妃出气。
比如董鄂妃的儿子在极度痛苦中死去的时候,他也让董鄂妃侍候自己。董鄂妃的早逝也与这些事有关。
当然,小壮不喜欢董妃,部分原因是的两位皇后是小壮娘家的近亲——侄女和孙女。
傅死后,小庄逼迫董鄂妃的妹妹甄妃殉国,厌恶之情溢于言表。真妃董鄂氏是福临唯一殉难的公主,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殉难的公主。
后来,小壮也意识到自己做到了。她没有再干涉康熙的婚姻,他们也没有像以前一样的心结,祖孙之间的感情亲密无间,荣辱与共。
3.努尔哈赤死前真的给多尔衮立过遗嘱吗?
很多影视剧里,为了好看,都有努尔哈赤的遗诏传给多尔衮的情节。
这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很难回答。因为史籍当然是被后来的统治者皇太极操纵的,所以他隐瞒篡改起来并不难。谁知道呢?
在权力和财产继承方面,蒙古人有幼子继承制,而满族没有这种传统。
努尔哈赤对多尔衮的生母阿巴海真是宠爱有加,晚年更是宠爱阿巴海的孩子。多尔衮也很聪明能干,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只是他太年轻了。
而且当时满清还没有统一中国,皇权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当时军队领导住在能人,实行推荐制。所以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建立了四贝勒联合执政制度。
皇太极之所以一定要杀阿巴海,是因为阿巴海是第一个母亲,有身份优势,而且很聪明。她的三个儿子都有很强的军事力量,必须杀了他们,以免将来闹得太大,而不是因为她有一个所谓的遗诏就要灭口。
如果努尔哈赤这一代枭雄生前头脑清醒的话,应该早就明白,就算传给多尔衮,多尔衮当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如果努尔哈赤真的传给了多尔衮,我相信以皇太极的性格,一定会杀了多尔衮,以免后患。
阿巴海让皇太极在弥留之际发誓要救儿子。这都是电视剧情节。而且像皇帝这样的人是不会信誓旦旦的。他们甚至敢和满天的神佛作对。什么是纯粹的誓言?
皇太极是一个超级强悍冷血的人。就连他的亲妹妹芒古吉也曾经让他感到不满,她在当年被杀。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当年被杀的公主。芒古吉的两个女儿皇太极也未能幸免。他怎么能让多尔衮这样一个可怕的潜在敌人兄弟活着!
皇太极消灭政敌,全面掌握政权后,应该对多尔衮更加信任。他把这个弟弟照顾得很好。由此看来,努尔哈赤应该不会有把位置传给多尔衮的想法。
4.多尔衮为什么不篡位?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从满清民族大义的角度来看,多尔衮是个大英雄。他为满族人的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天下奠定了基础。
他本可以当皇帝,但为了避免满清贵族上层阶级的分裂,他放弃了两次当皇帝的机会。第一次是皇太极死后,他主动退让,帮助建立福临,第二次是他死后豪格执政时,他安心摄政,没有篡夺我侄儿的国家。
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自己的环境限制和约束。
起初,努尔哈赤去世时,他还太年轻。自然,他不是他哥哥和堂兄弟的对手。他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母殉难。
皇太极死的时候,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竞争。如果打起来,满清的军事力量就会分崩离析。结果他们只好退守关外,再也不可能占领中原的大好河山了。他有全球意识,所以他选福临当皇帝作为一种妥协和折中的方案。
后来他当权了,却娶了小壮,长得漂亮,有心计。按照满族传统,他娶了小庄,福临是他的儿子。而且他没有亲生儿子,所以即使他是皇帝,最后也会传给他的侄子。何必呢?
多尔衮有大格局,大大咧咧的行为,粗放而有战略眼光。只是他没想到,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福临,会如此反感自己的满族传统娶小壮。
他可能会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福临,所以很多事情都非常严格,如果你知道福临是小心眼的,你就很难记仇。毕竟,他不是福临的亲生父亲。如果皇太极也有同样的行为,福临一定无话可说。
所以,他死后才两个月,就被当成了掘墓人。福临愤怒了很久,但是多尔衮并不知道。
如果多尔衮有个儿子,肯定会为儿子打算,他会篡位。然而,他击落了整个世界。按照满清旧制度,他没有篡位,权贵住在那里。只是他肯定没想到他这么早就死了。他死的时候,儿子应该还年轻,于是皇室内部又有了斗争。
一般认为多尔衮执政时不篡位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儿子。他后来收养了他同父异母兄弟的儿子作为养子。
在许晴主演的《清宫风云》中,小庄为了保护儿子的未来,让医生给多尔衮下药,让她不能再生育。
如果多尔衮后来生了儿子,废了顺治,他的儿子继位的时候可能还不到十岁,那么皇太极的子孙们又要和多尔衮的儿子抗衡了。即使皇太极的儿子都被杀了,在出现了鳌拜、吴三桂等强大的武将之后,他的儿子也很难安身立命。
如果多尔衮知道顺治这么恨他,他死后也会那样对待他,他一定会废掉顺治当皇帝。他帮助顺治建立,顺治觉得很自然。但是,如果多尔衮把母亲和哥哥的儿子养大当皇帝,那么这个侄子一定会感激多尔衮的再创造。这是人之常情!不过这个人稳定的难度系数也是高不可攀的。
多尔衮死后一百多年,乾隆皇帝终于为他平反,恢复了瑞亲王的称号。但还是很难讲千年功过,死后哀荣有什么价值!
多尔衮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可能是像他这样的英雄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人们在一生中努力挑战自我实现极限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