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原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
在1919年8月的早报上,冰心发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21日听觉的感受》和第一部小说《两家》。
1923留学前后,开始发表总标题为《致少年读者》的系列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她被东京大学聘为首位外籍女讲师,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回国。
1999年2月28日21点,冰心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9岁,被誉为“世纪老人”。
扩展数据:
正如评论家所说,冰心的创作“风格柔和细腻,色彩略显悲凉,手法委婉含蓄,语言清新明快”,构成了她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
她的作品,“总是情感胜于事实,以情感打动人,以温柔的情怀和淡淡的忧伤感染读者,把读者带入一种诗意的境界。”冰心用她永恒的爱,表达了世界上最真实最美好的感情。她的经典作品《星星,给一个小读者》和《小橘灯》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冰心(1900.10.5—1999 . 2 . 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他的父亲谢,是一位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冰心的少年时代是在男装、骑马、在海浪、在船上、在军营里射击中度过的。中华民族被外国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甚至激发了她的爱国主义精神。
1911年冰心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北满女子中学。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学理科,后转入文学系。他被选为学生会文件,加入了学生爱国运动。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践行“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小说集《超人》和诗集《星星》。1923美国留学,专业文学研究。他曾把自己在外国的旅行和经历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出版,并编成《致年轻读者》,举世瞩目,至今仍享有盛誉。
65438年至0926年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从1929到1933,他写了《分》、《南归》。他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卡罗尔·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时期,我在重庆以“男人”为笔名写《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赴日本,1949至1951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任教。
1951回国后,继续致力于创作,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翻译家协会顾问、名誉理事。
人民网-冰心:永远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