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偷不走的童年记忆。
后来爸妈回去处理爷爷的丧事,没有安排我回去。也许正是因为我没有接受他不在的事实,所以我一直觉得他没有离开过。而我的记忆也一直定格在和他在农村相处的日子里,那么美好,那么安静,那么难忘。
7岁的时候,为了给在城里打拼的父母攒钱,我主动提出回老家读书。几经周折,我还是把它送回了大山里的爷爷奶奶家,然后在隔壁村的小学读书。那时候爷爷已经90多岁了,每天拄着拐杖走来走去。定期给他食物和开水洗澡,生活稳定。而我喜欢晚上和他一起坐在大板凳上,什么都不说,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到现在,我脑海里还经常浮现那幅画面:夕阳斜照,阳光落在我们坐的大板凳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地板上。有时候累了就蜷在凳子上睡觉...就静静等了一下午,等着爷爷奶奶上班。
小时候没有留守儿童的概念。长大后想想在老家一年半的生活,觉得挺单纯,简单,快乐。至少我记得的是山川之间的简单生活,和爷爷奶奶一起种田的画面,和朋友绕着山路上学的时光,还有小时候在小溪边摸蜗牛的乐趣...
但我在爷爷眼里看到的是委屈和痛苦。但是后来我妈告诉我,我回去看望他的时候,他哭着对她说:“你去哪里都要带着她,不要把她留在这里。”我太老了,照顾不了多少东西。看着她站在阿姨家门口不给东西吃,还被欺负,我什么都做不了...“每次听到这些,我的鼻子总是有点酸,记忆里也没怎么跟他说过话,但原来他眼里看到的总是日常的破事。有一次,我和曾祖父像往常一样傍晚坐在大板凳上。突然,我4岁左右的表妹冲进大门,从太爷爷手里抢走了拐杖,我赶紧追了回去。结果她用一根细细的竹鞭猛抽我的头来“击退”我。但当时我也不甘示弱,不顾鞭打,重新拿起了爷爷的拐杖。可能她被我的“强硬”吓到了,没成功就跑了。我觉得这一幕就是让爷爷觉得,连表哥都能欺负我,他也保护不了我。回想起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都在等着劳动力黄昏回来照顾他们的画面,还是挺难过的。可惜我在懂事的年纪没有机会陪他老人家,这是必然的。
有人说有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我感觉我的每一次经历都在被童年治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觉得只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一切都会好的。也许,是我的童年让我得到了爷爷这样的长辈足够的爱,以此来冲淡那些不好的,辛苦的,委屈的人生经历,所有的回忆都是简单美好的生活场景,会影响我的人生,也会治愈我自己。
至于爷爷的“走了”,我一直认为他只是搬到了另一个地方生活,那是一个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只是暂时不能经常去他那里。希望你在“异地”一切都好,而我,还是那个7、8岁的黄昏,和你一起坐在大板凳上的我,依然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