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赏月季

《葡萄月序》是一篇非常独特的散文。汪曾祺是著名的小说家,他自己也这么认为。“月令”是指农历中一个月的气候和物候。这里指的是每个月“葡萄”的生长和管理。

文章从1月份“葡萄藤”冬眠开始,12月份继续再次“冬眠”。它向读者展示了葡萄园一年的劳动场景,这是一系列的劳动过程。在这里,劳动不再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而是充满了诗意。这样的美丽和活力使人们对劳动充满了喜悦和激情...

作者笔下的葡萄是拟人化的,充满生命力和创作欲望。它“睡在被雪覆盖的地窖里”,在黑乎乎的泥土里,“有些头已经发芽”,“它等不及了”。“拔掉藤蔓,把它们种在疏松潮湿的土壤上。过了一会儿,小叶变了颜色,叶子红了;——没一会儿,就绿了。”它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上架后,“葡萄藤伸展开来,在上面保持凉爽和快速”。此时的葡萄藤,看起来像是正在积蓄力量的强劳力,又像是即将临盆的少妇。它是那么激动,它对未来充满希望,它渴望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创造丰硕的成果。

四月,水。葡萄渴望快点长大。他们“像孩子一样拍马屁”,“喝了整个池子”。短短几天,它就变成了一大片绿色的枝叶。

五月,开花。“葡萄花很小,颜色偏黄偏绿。不进葡萄架你是看不到它们的。而且它的花期很短。很快,绿豆大的葡萄就结出来了。”它不想结出像雪一样的苹果花,也不想结出像月亮一样的梨花,因为它想快点结果。一个月后,葡萄“种”出来了。它完成了创造的使命。然而,这并不是葡萄的最终目的。“去,葡萄,让人吃!”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种奉献是它的最高追求。

作者用这种方式生动地展示了葡萄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奉献精神。它的成长过程就是生命复苏、繁荣、发光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从这火热的生命历程中,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作者对葡萄、劳动、生活的热爱。而这一切的创造者是谁?——劳动者,这自然就引出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和赞美。

在作者看来,劳动者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而劳动更美好,劳动本身就是一首诗。

《葡萄月令》的版面很有特色。1月22日-22日按月写,看似豆腐账,其实切得很好。葡萄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是以“编月”的形式来描述的,然而,这并不是从植物学角度的客观介绍,而是从果农工作角度的细致或写意的素描,展示了不同月份葡萄园里忙碌的劳动场景。

根据作者的观点,果园本身是美丽的。雪落下时洁白而宁静,融化时翠绿,浇水后湿润而清新,开花结果时绚烂...

劳动的场景在如此美丽的空间中展开。作者善于用诗体来写景物、叙事、物象、抒情。因此,葡萄园里的工作就像诗歌一样感人,充满欢乐。

看看这段话:

“那么,请葡萄上架。要抬起躺在土里一个冬天的老藤,需要一点力气。大的要四五个人一起来。”起来!-起来!“嘿,该起床了。放在葡萄架上,把树枝向三个方向展开,像五指一样展开,像扇子一样展开。然后,用麻筋固定在棍子上。藤蔓伸展开来,它们保持凉爽和快速。”

“请”字让准备材料、挖坑、立柱的工作变得轻松有趣。我们仿佛看到果农在劳作时面带微笑,精神焕发。“躺下”这个词让老藤复活了。它已经休息了一个冬天,所以让我们舒展筋骨,开始工作吧。“留”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为什么留下?你需要喝水,长叶子,开花结果!你看,这种需要一点力气的“把葡萄放在架子上”的劳动场景,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的俏皮、轻松、快乐。如果劳动不是诗歌,那它是什么?

“过两天,葡萄就要种下了。~ ~ ~ ~葡萄,让人吃!”

这一段《葡萄》写得淡淡的,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如果劳动不是诗歌,那它是什么?

“葡萄下架了。拆掉葡萄架。检查一下。如果还能用,就放一边。腐烂的必须点燃。柱、梁、棍分开堆放。切葡萄。干脆把除了旧的都剪了。葡萄又变成了大秃子。把带三个芽的葡萄剪下来,切成两尺多长的块,捆起来放在屋里,来年春天再剪。剩下的,连枝叶都用竹笤帚扫成一堆,打包走了。葡萄园光秃秃的。”

纯客观描写,除了写劳动还是写劳动。果农们认真而简单地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下面是对明年的希望和期盼。如果劳动不是诗歌,那它是什么?

葡萄入窖后,“曾经热闹的果园如今已没有色彩”,“只剩下白色的黄土”。凄凉?不会的,有了过去一年丰收的喜悦,下一年丰收的希望就被埋没了,身处一个“眼界开阔,一览无余”的果园,是独一无二的。下雪了,飘落的雪花和银白色的果园,果农拿着铁锹在行进。多么诗情画意的田园画卷啊!

劳动是一种诗意的美,劳动是美的,这是本文要传达的主旨。作者把作品写得非常“真实”,有时甚至是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介绍性描述。如“备料”、“施肥”、“下架”,这是说明劳动终究是累的。但是,劳动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手段,再苦也是美好的。只有置身于劳动实践中,才能对劳动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散文要有意象,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为了表现劳动的快乐,作者在文章中给我们呈现了三种意象。

一种是葡萄。作者笔下的葡萄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既是自然界万物“争自由”的写照,也是具有这种性格和精神的人的体现。

第二类是葡萄园的主人——果农。作者着眼于描写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描写并不是像小说那样用语言、动作、方式等细节来刻画,而是用积极的方式来书写劳动的过程。所以我们很难说出每个果农的具体形象。作者是否专注于葡萄管理程序的介绍,而忽略了工人?当然不是,这恰恰是这篇文章的独特写法。

果农形象不清晰,因为作者主旨不是刻画人物。换句话说,他要表现劳动,然后他就是劳动者。在影片的语言中,作者给我们展示的劳动者只出现在画面的边缘,而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双手(修剪、喷洒、收割等。),或者一双脚(挖,压实篮盖等。),或者是远景中的组回。但这样的画面,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爱生命的朴实,耐心,平凡,深情。劳动的艰辛已经被欢乐取代,劳动的单调已经被葡萄旺盛的生命取代。劳动难道不像诗歌一样美好吗?

三类是作者自己的形象。文章把“我”藏得很深,但任何优秀的散文都离不开“我”。“我”显然是在劳动,是劳动者中的一员。“我”用劳动创造了美,“我”在劳动中发现了美。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或者以轻佻的笔触一味地赞美果园的诗画,或者赞美果园的美景,感叹“谁知道盘中的葡(葡萄)是硬的”,那么文章就失去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联系写作背景,本文所描写的恰恰是作者被送到干校时的劳动场景,让我们体会到“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本文充分体现了作者“写散文平实、自然、家常”(《乔普集序》)的创作理念。内容非常客观真实,写自己看到的,从不“回避”。正是这种写实的笔墨,达到了在景物中抒发感情,帮助事物的艺术效果。比如“树枝很软。这些树是绿色的。雪已经融化,大地一片漆黑。”简洁平实的描写,透露出春天的无限生机。

语言自然,很少修饰,使用短语和口语。“这个长法可以,但是会有结果吗?”“雨下得很大。来看看葡萄园。太美了!”“嗯,来回乱晃都烂透了!”“葡萄,想长多久就长多久。”“很暖和,但是我们的葡萄凉了!”等一下。好像作者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和老朋友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由于口语色彩浓厚,有时看似多余的句子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如“一个铰链,一条新叶”,“长了就掐,长了就掐”。

《葡萄月令》可以读成当地的一首诗,“月令”的意思是每个月葡萄园都美如诗。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博览会,像记账一样,介绍一年中葡萄种植、栽培、采摘、贮藏的相关“知识”,从1月到12月。其实,如果你反复阅读,你会发现这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抒情文章,它的重点不在于法(“令”)这样的“知”,而在于字里行间渗透的趣味和情调。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结构松散随意。整篇论文以《十二月》为基本框架,以葡萄的生长为基本线索来组织文本。“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普遍特征,但本文将这一特征推向了极致。看似杂乱无章,不刻意求工,实则体现了更高的严谨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境界和笔力。这是一种摆脱过渡羁绊的状态,真正做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心插柳柳成荫,做什么就停下来。所以这篇文章的写作属于“苦心经营随随便便”的那种,自然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展现了作者的胸襟、学识、趣味,既有光芒万丈,又有摇曳多姿,有山边见峰之美。人们赞叹:《葡萄月令》“写出了葡萄一月的小生命,居然写出了精彩的人生!”(许卓人《永远的汪曾祺》)

"一月份,雪下得很大。"第一句简单点明季节,下一句“雪在悄悄落下。”果园是白色的。我听不到声音。”立刻渲染出一种安静的氛围,让读者进入一种安静的心境,欢迎葡萄的出现:“葡萄睡在白雪覆盖的地窖里。“《二月的春风》突然打破了前面的沉寂,气氛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葡萄出窖的情景,比如树叶的细微变化。三月葡萄从准备到上架到施肥,也写得很详细;然后到了4月份,一大段文字刚讲到浇水;5月,作者讲了葡萄的“盲目生长”,葡萄卷须被掐的“甜”,再蔓延到葡萄的开花;六七月的时候,浇水、喷药、打条、掐胡子都只是过眼云烟;八月,葡萄“着色”的场景,葡萄种植的过程,也是作者津津乐道的。

至此,葡萄收割完毕,文章本该结束,但作者却突然改笔,说:“九月的果园,像生了孩子的少妇,安静、快乐、慵懒”。经过10月份的仓促转场,迎来了11月份的摘葡萄和12月份的入葡萄,以及“葡萄坑的检查”。

可以看出,全文虽然描述了葡萄在十二个月中的生长和收获过程,但有的月份更详细,有的月份更简单,有的甚至不涉及葡萄的生长周期(如一月、九月、十月)。这种轻松的编排,再加上月与月之间醒目的空白线条,还是属于“苦心经营随随便便”的结构手法一句话,这篇小品在平淡自然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感情,是一幅绝妙的大写意。一、如何理解文中很多地方的疏笔法?

这篇文章是把散文的“稀疏”推向极致的杰作。是从1月到12月按顺序写的,整体上简单随意,通篇不慌不忙,漫无边际,看似随意,很多段落非常自然简洁。但它的“稀疏”在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树枝和藤蔓之后,显得更加干净整洁,体现了一种舒适的姿态。应该属于那种语言“稀疏”、物质“密集”的散文。其实在它俊朗明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含义。

二、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心情?

这篇杂文的“疏”是一种绝妙的表现手法,与作者淡泊平和的精神境界密不可分,表现了他飘逸洒脱的生活气质。所谓“文如其人”,正如有人评价汪曾祺:“他只有努力去松动那颗坚硬的心,默默播种营养的种子,坚信再多的灾难也永远带不走人类的收获季节。”文与人的互补,也说明“疏”绝不是空洞和马虎,法也不是任意和马虎;不仅作文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3.雪写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以“一月,大雪纷飞”为开头,铺就一片静谧的意境;结尾以“下雪了”作为回应,似乎给人一种循环感。但是,这里写雪,并不是简单地回到一开始的宁静氛围,而是表现了生活的某种延伸。比如作者谈到下雪天“查葡萄窖,扛铁锹”,担心老鼠会“凉”葡萄。

第四,文章的稀疏性和隐秘性是如何体现的?

葡萄的十二个月的生长没有全部详细,但是详细:文章重点介绍了第三、四、五、八个月。因为上架、吸水、抽薹、长叶、开花,结果是整个葡萄园生机勃勃、蓬勃生长的时刻,也是人们看到自然生命最感人的时刻,所以作者详细描述。剩下的都是速写,但并不仓促。比如《一月》,虽然只有短短三行,却写出了果园的宁静和美丽。大雪无声,葡萄睡着了。多么宁静祥和。最后,葡萄又进了地窖。《忙碌的果园现在没有颜色》呼应开头。虽然是实践,但影响深远。

语言品味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不凿不堆砌,力求准确简洁,崇尚质朴自然,在意境上下功夫,显得疏淡、飘逸、含蓄。他非常重视语感和语流,充分营造文字的氛围和节奏。他的重点不是告诉读者文字所包含的意义或方向,而是提供一种意义、趣味或魅力。这是他自己说的,“语言的美不在于一句话,而在于句子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人说,汪曾祺的文字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看,很有味道;每一句看似平凡普通,但字字句句之间,却像是“老人携幼孙,盼情盼痒”,所以才能举手投足,气韵生动。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句子:

“在黑土地上,生长着蒿草。绿色。”这里的“绿”字充满了趣味;

“放六根柱子、横梁和木棒...中等的”,“先挖坑,立柱。然后建立一个梁。用粗铁丝扎紧。然后拿一根小棍子,用细铁丝系住。虽然看似繁琐,但却没有拖沓感和冗余感。

“浇水后,不一会儿就从根部直吸到尖端,简直就像小孩子吸起来一样”,非常形象生动。

“都说梨花似雪,苹果花似雪。雪很厚,不是透明的。梨花是什么样的?——梨花的花瓣是月亮做的”,一个巧妙的比喻在不经意间完成。

“喂,起来了!”“真的是喝酒!”“可是它消耗营养啊!”“但你得快点来!”“嗯,来回乱晃都烂透了!”“哦,水果之后,我不管了?”“葡萄,想长多久就长多久。”“很暖和,但是我们的葡萄凉了!”纵观八卦风格,不时夹杂一些地道的口语,增强了语言的生命力。

此外,文中标点符号(尤其是句号)的使用看似随意,实则细致,如:“雪在静静地飘落。果园是白色的。我听不到一点声音。”“先挖坑,立柱。然后建立一个梁。用粗铁丝扎紧。然后拿一根小棍子,用细铁丝扎起来。”既有效地保持了音调的停顿,又形成了意味深长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