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的散文_ 5000字左右的散文
5000字散文:沉香片
农历九月,天空突然暴烈起来,枯枝断折,黄叶卷走,到处是一片萧瑟景象。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想起易安居士的一句话:
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停止呼吸。三杯两杯淡酒,你怎么打得过他?来晚了就急了!郭艳很难过,但这是一个老熟人。
翻阅十年前的报纸,在角落里发现旅居美国的华人张爱玲去世的消息,顿时有一种失落感。这个在占领时期风靡上海文坛的女人,终于走完了坎坷的一生,可以在天国继续寻找自己美好的爱情。这突如其来的北风是在传递这个悲伤的消息吗?
(1)
今天写张爱玲,多少有些煽情。这几年关于上海怪女孩的文章太多了,就像一颗汹涌的心在决口后的溢出。我第一次写她是在十年前。当时港台地区的言情小说在大陆开始流行,就像她的小说在40年代的上海开始流行一样。
上海失陷后,较早出海聚集的文人纷纷选择北上。他们或远赴山城重庆高喊抗日、书写口号,或转向海洋,逃避亡国的悲剧。留下来的文人有两种,一种是王伪的投机者,一种是非主流文化的文人。过去上海喧嚣的文坛陷入了极度的压抑和沉寂。被很多海事学者鄙视?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勉强支持纯文学小说的创作,《紫罗兰》杂志成了海洋文化的中坚力量。
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发表在《紫罗兰》上。一个对宝藏很有眼光的人,是你家拿着烟斗的孩子,或许也有同样的贵族风度。周寿娟被张爱玲的文笔所吸引,被她透视人性弱点的视角所折服。
这位从苏州游历到上海的言情小说大师,不再写故事,去做他的盆景艺术了,中国传统的苏式盆景在他手中达到了一个顶峰,不仅获得了中国的最高奖,还获得了世博会的最高奖。在占领上海期间,他以生命为代价与日本酋长争夺昂贵的花盆,以避免流落异乡。新中国后,一改旧的文章风格,写了许多花草杂文,十分优秀,并积极参与苏州园林的修缮,与范彦桥、蒋银秋等一起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修复出谋划策。那时候,子兰小楼里的盆景成了大人物来苏必游的景观。
张爱玲处女作小说的标题很有诱惑力?沉香屑第一香?第二炉香,意境妙不可言。这和她的家庭有非常深的关系。毕竟她是合肥李鸿章的曾孙女,随便想到的小玩意一般人都能发明。没有这么富裕的家庭,人们想不到这样的事情。这么漂亮的说书人一夜之间在海上走红是很常见的。上海开埠以来难得有这么安静的环境,这样的机会又怎么会轻易放弃,更何况她讲的浪漫故事。
走红之后,张爱玲迅速展开了自己藏在心底的爱情,这是一个大家闺秀不为世人所知的悲伤无奈的一面。《倾城之恋》里有太多她无奈的声音,没有我想象中的浪漫美好。没有觉悟,没有觉醒,也没有激起抗日激情。只有没落的少妇和花花公子,他们作为普通男女倾向于稳定的选择,在生活中似乎更现实。
但无论如何,这部小说是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和她的前辈相比呢?李排六?发的浪漫文章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所以将来她不同意她是?鸳鸯蝴蝶?学校里很多作家都在?鸳鸯蝴蝶?在上海创业的文人,成名后都抱着同样的信念。
民国时期?李排六?还是?鸳鸯蝴蝶?学校里,文人都是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羞于与之交往。似乎他们才是国家衰败,世界腐败的根本原因。他们宁愿去东京的图书馆摘抄反映明清才子佳人,他们也愿意飞到巴黎去抄明清的情色甚至色情小说,他们也不会回头看今天的风流文章。因为今天?鸳鸯蝴蝶?是庸俗文学,但明清小说即使充斥着淫荡,读起来很吃力,依然没有价值。
我不想美化?鸳鸯蝴蝶?文章,即使张爱玲的加盟也不会改变吗?鸳鸯蝴蝶?否认本身的缺陷也是不公平的,但是看文本也是不公平的。毕竟小说本身就是一个低俗的东西。从张恨水到程小青,他们在各自创作领域的地位还是很稳固的。
(2)
张爱玲在创作中融合了西方的写作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闺阁小说爱情故事的优点,又增添了她出身贵族血统的优雅意蕴。把这一切都藏在平凡琐碎的背后,看到生活的绝望,看到背弃历史的姿态,令人耳目一新。事实上,在民国初年,苏就曾做过这样的尝试,但由于文言文表达方式的束缚,没能像她一样发展出新的形式。
金锁之后,她发行了漫画,她以为会给她带来新一轮的轰动效应,却不想半路杀出一个程金曜,把她的漫画批评得很厉害。而这个写评论的人,显然不是一个以此为生的普通文学怪才。他的文章深刻而犀利,常常击中她的要害。张爱玲出道以来第一次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她习惯性的反击也在情理之中。
何况这个时候,她知道了人生中第一次感情上的委屈。刚刚步入社会的张爱玲,对于感情的智商几乎是白痴。情场高手胡兰成如何抵挡?此时的胡兰成,也是他一生中最繁华的时候。他投机成功,成了王伪的宣传部长。对他来说,当叛徒真的很酷。
我不想说张爱玲的痴情和她的幻想?自己的爱情,自己的事业?天真的想法,也没有兴趣谈论胡兰成的事情。其实感情纠葛没有什么对错。我们今天哀叹张爱玲的情感经历,更多的是从爱她的立场出发,也带着对当今婚姻观的思考,忽略了时代背景。在民国时期,一个成功的男人有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女人为此吃醋,这是礼仪所不允许的。更重要的是,女人喜欢一个男人的时候,是不理智的。
正因如此,就不难想象张爱玲去温州找胡兰成,与胡的新欢同处一室了。在那个年纪,张爱玲爱上了一个有声望又有趣的男人,对她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可惜这个人不仅是一个人格卑劣的汉奸书生,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戏谑的态度。几十年后,逃脱了历史惩罚的胡兰成,这辈子,在大书特书和张爱玲往事甜蜜的时候,呼唤一个恩爱的妻子,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无耻。
如果张爱玲没有从这样的梦中醒来,讲这样的故事也是多余的,她也不会是民国怪女孩。当她从温州回到上海时,她毅然与胡断绝了婚姻关系,回到了她自己所说的爱情和婚姻。她在回顾自己早期的小说时,竟然在对漫画的自我评价中用了一个比笔名“快雨”还糟糕的词汇。
那这快雨是谁?直到四九年后,荀彧的真面目才显露出来。他就是翻译家傅雷先生。很难把这位严谨的学者和评论言情小说的作者联系起来。就傅雷先生而言,他似乎只写过评论张爱玲的言情小说。但这些对张爱玲来说都不重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情感的哗变,她的小说创作已经走到了边缘。也许是爱情在她心中的枯萎,她再也不说一个悲伤或浪漫的故事。
(3)
夏衍热情邀请她参加上海文学大会。在这几年里?左联?张爱玲在与一些来自重庆延安的知识分子或作家的接触中很不适应。她属于小资的范畴,讲言情,讲家世,偏离正统。她不可能谈论革命或社会主义。再加上众所周知的门庭观念和欧美情节,让她很难和这些革命知识分子沟通,更何况她还有一段乱七八糟的汉奸婚姻。她在小说《十八春》中已经明确表达了这样复杂的心理,两个男人在她的现实和梦境中只是一个人。
去苏北农村参加土改,是她尖锐反叛的起点。也许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农村,第一次面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她眼中的世界变得如此可怕,原来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她受不了语言和习惯的束缚。
她选择离开上海,回到香港。从今天来看,她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她回到香港后,写了两部关于大陆的小说,秧歌和裸地之恋。(这两部小说在国内很多张爱玲的作品集里都没有收录。)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两种绝对相对的评论,台湾省文化界甚至大加赞赏。但是凌克的话仍然有道理。我这辈子没踏足过农村,我的笔杆也不是魔杖。我怎么能凭空变出东西来?,所以呢?看着对岸的大火?她的曝光率只能是?浅薄扭曲?,?在大陆读者眼里,就是搞笑?。
让一向看惯了言情的大师突然写出了一部政治气息浓厚的小说。除了闭门造车,还有想象力。当然,她自己也不会承认。张爱玲在《裸地之恋》的序言中写道:
我有时候会给人讲一个故事的梗概,但人们听不到其中的好处。我总是加一句辩解:?这是真的。?好像一下子就值十个字母了。事实上,一个故事的真实性与它的质量无关。但我确实爱真理到了迷信的程度。我相信,任何人的真实经历,永远是有意义的,永远是新鲜的,永远不会成为老生常谈。
《裸地之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小说毕竟不是报告文学。除了隐藏真实姓名和一些地名,我还需要把很多小故事叠加在一起,然后剪切整理。画面广阔,却无法展现今日大陆的全貌,比如?五害?,那比?三害?对普通大众影响更深的,根本没有触及。当然也受限于本书主角的视野。同时我的目的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尽可能的复制氛围。这里没有一般的报道。只希望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能闻到一点现实生活的味道。
我之所以把她的序言抄了一遍,只是想说这种写法和大家熟悉的张式写法很不一样。张爱玲提到的现实生活,只是在苏北的两个月。对于建国初期的农村来说,这两个月能看到的不仅仅是此时的农村,还有民国以来几十年的农村,甚至是中国几百年的农村。这么大的背景,她消化不了一个善于描写个人感情的贵族。过了很久,她还是说了原来的委婉语:《裸地之恋》在?授权?在的情况下写的,所以很不满意,因为故事大纲已经定了,作者还能在哪里发挥?
(4)
所以,她并没有被这样的舆论轰动效应所陶醉。她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醒了。这样的小说不应该是张爱玲写的。从她后来写这类小说来看,她非常讨厌自己的两部小说。
这时候,她梦里的人物都死了,她自己的梦也走到了尽头。离开中国成了她唯一的选择。从香港,她去了美国,直到老死。在无梦的生活中,她的生活非常凄凉和尴尬。西方读者没有延续老上海读者的热情,她字里行间的压抑也不是西方人喜欢的。
无奈抑郁的她,整日看《红楼梦》,偶尔看《海上花列传》。一部《红楼》,半辈子的人生,这样的隐居生活,出现在她绝世才女的身上,真的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她的第二次婚姻,如果还能称之为婚姻的话,并没有给她带来她希望停泊的港湾。比她大三十岁的雅拉只给了她贫穷和疾病。
即便如此,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还能写作,甚至以此为生,这样她就不会因为写文字而遭受牢狱之灾。
留在上海的苏青就没有这种自由了。她为著名越剧演员尹桂芳写的司马迁的剧本把她送到了上海提篮桥监狱。理由很可笑。她问了著名学者贾植芳教授写的一封关于司马迁的信,她同意了?胡风集团?证据,使她成为朱利安九大家族之外的第十大家族。
晚年的张爱玲并没有拿出她多次提到的自传《小团圆》。可能她一个字都没写。对比记录中没有胡兰成或雅拉的位置,用照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放弃了感情,她该如何面对生活?这也很好。有些事还是留在心里,带到天上去比较好。作为一个小说家,她能有一本死后十年仍在流传的小说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