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桑觉寺。

《诺桑觉寺》是奥斯汀在18世纪末写的。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阶层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各自的命运,而社会阶层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土地的归属。当然,排在第一位的是贵族,他们拥有大片土地;其次是地主和乡绅,然后是律师、医生、牧师等。(诺桑觉寺的大部分家庭属于后两类),甚至商人也只是处于次要地位,虽然只要有钱还是可以炒房地产的。在《诺桑觉寺》中,海军上将瑟尼虽然是个富家子弟,拥有祖先留下的财产,但他常常对自己拥有的房产沾沾自喜,用他的话说(见第22章):

付出无所谓,不是目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你看,即使是我的大儿子弗莱德里克,也有自己的事业,虽然他可能像任何非公职人员一样,在这个郡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

他的女儿嫁给了一个有钱有势的人,这大大增加了他的自尊心。在天堂,当他第一次称女儿埃莉诺为“子爵”时,他从心底里喜欢她,并在过去的岁月里陪伴着女儿。服侍他,听话,爱她,完全是两码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自己的儿子亨利感兴趣?9?瑟尼很生气,他想娶凯瑟琳,一个“贫穷”家庭的女儿,但在埃莉诺的要求下,他被允许回家生活,尽管他仍然说:“如果他喜欢,让他成为一个大傻瓜!”索普编造的东西被一个年轻人继承了;换句话说,这个房产是对公众开放的。谁贪谁就能炒土地,只要有钱就可能买。而且凯瑟琳也不是“穷人”的女儿,她的嫁妆是3000英镑(凯瑟琳的父亲答应了她的兄弟詹姆斯和伊莎贝拉?9?索普小姐三年后结婚,可以得到年薪400英镑的牧师职位;当时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只需要四百镑的二十分之一就可以维持生计,可见三千镑嫁妆的数目。《诺桑觉寺》的男女主角终于在小说的最后一页结婚了:“教堂的钟声响起,每个人都笑了。”这是亨利和凯瑟琳的骄傲和胜利;因为亨利对爱情是真诚的:

在这样的事情上,他的愤怒(也就是将军)会让亨利震惊,但不会吓到他,因为亨利相信他的目的是正义的,所以他会坚持自己的目的。他觉得自己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道义上,都必须对凯瑟琳负责。此外,他相信他父亲命令他去赢得的心现在属于他了。所以用卑鄙的手段收回他的默许,无缘无故地一怒之下命令他回心转意,并不能动摇他的忠诚,也不能影响他的决心。(第三十章)

但是,如果没有经济条件的保证,将军是不会同意的,而如果没有将军的同意,莫兰先生虽然心地善良,但作为神父,也必须坚持为人处事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鼓励两个人的婚姻,亨利和凯瑟琳只能彼此思念。所以我们要回答奥斯汀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是主张父母专制还是主张孩子不必服从父母的命令?当时还是有条件的。

《诺桑觉寺》是一部带有文学色彩的小说。在第一章中,引用了许多诗人和剧作家的诗歌,包括引用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该书的第五章和第十四章也用大量篇幅讨论了小说的地位。这些都是针对当时非常流行的哥特(恐怖)小说。《诺桑觉寺》的书名和哥特小说差不多,小说后半部分的地点也是在瑟尼家的住所,这里曾经是一个女修道院。小说的情节也随着女主角看完哥特小说后天真的一步步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刺激而一步步深化。然而,奥斯汀的《诺桑觉寺》是一部与哥特小说截然不同的现实主义作品。在第五章中,作者感叹小说的价值被人们低估了,并指出:

.....似乎几乎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愿望,即削弱小说家的能力,低估小说家的劳动,轻视他的创作成就,这些成就只反映精神、智力和兴趣。.....只是一部展现思想伟大力量的作品,一部用最恰当的语言向世人传达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对人性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最恰当的描述,传达最生动的智慧和幽默的作品。奥斯汀对自18世纪笛福以来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对包括著名的《旁观者》在内的那些杂志进行了深刻的批评:

这本期刊里的文章,往往陈述着荒谬的事情,尴尬的人物,生者不再关心的话题;而语言往往如此粗糙,以至于人们不会对容忍它的时代有好的看法。

就小说而言,那些哥特小说都有自己的缺陷,就是远离现实。她在第25章写道:

虽然拉德克利夫夫人的所有作品,甚至是她所有模仿者的作品都引人入胜,但人性,至少是英格兰中部各郡居民表现出来的人性,可能在这些作品中找不到。

所以《诺桑觉寺》里的人都是真实的人,女主角凯瑟琳也不是传说中的人物。她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幻想,懂得了生活的道理。她在巴斯和诺桑觉寺经历了三个月,比她17年接受的教育还多。伊莎贝拉,她在巴斯的第一个朋友,是个伪君子。她说的往往不代表她想的。她接近凯瑟琳的目的是为了和詹姆斯谈谈?9?莫兰订婚了。在与詹姆斯订婚并得到他父亲的同意后,她嫁给了弗莱德里克?9?瑟尼(瑟尼队长)调情,因为瑟尼家里比较有钱,但是她的目的没有达到,所以她转身想在凯瑟琳的帮助下和詹姆斯复合。最后,即使是凯瑟琳,看了她的信,也对她的行为感到厌恶,更不用说修补了她与詹姆士的爱情,因为那不是爱情。第二个把凯瑟琳介绍给现实世界的人是约翰?9?9索普。牛津大学的这个书呆子只追求事物的表面,他什么都能编出来,在别人面前显得傲慢而富有。最大的谎言就是表明他追求的家庭很有钱,说她是富勒顿房产的女继承人,好像他追求的人很有钱一样。然而,一旦追求凯瑟琳失败,她转而诋毁她的家庭是一个贫穷的家庭。这第二个谎言的后果是瑟尼上将把凯瑟琳赶出了家门。凯瑟琳不知道这些事,但她从来没有被索普骗过。这是她个性非常可爱的地方。瑟尼上将虽然出身贵族,家世丰厚,但实际上是个愚蠢的人,不然也不会被约翰杀了两次?9?索普被骗,主要是因为他只追求金钱、地位和房产,什么样的追求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必然的。凯瑟琳一直对他敬而远之,一直怀疑他是杀害妻子的凶手,尽管她受到了太多哥特小说的影响。这是凯瑟琳性格的另一个可爱之处。因为这些可爱,她赢得了亨利?9?瑟尼的真挚爱情和他的妹妹埃莉诺?9?瑟尼的真诚帮助。

艾伦太太也是一个有趣的人。她养尊处优,只在乎衣服,所以是个思想空洞,没有主见的人。在巴斯的那些日子里,她比凯瑟琳更在乎巴斯的时髦衣服。莫兰夫人是另一种性格。虽然她能拿出麦肯齐的《镜报》杂志文章安慰凯瑟琳,但她对现实生活的看法非常有限。凯瑟琳的大姐莎拉虽然只听她说过几句话,但却是一个非常聪明,思路清晰的人,可想而知,她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孩。至于亨利,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凯瑟琳从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他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奥斯汀笔下的人物很有个性,令人难忘,因为我们身边就能遇到这样的人。这就是奥斯汀小说的魅力所在。

奥斯汀作品的语言是纯正英语的典范。这和她的家庭环境有关。她从小就博览群书。

在第五章中,她在谈到小说时指出,小说是“表现思想的巨大力量的作品”,“用最恰当的语言向世界传达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对人性的各种表现形式作出最恰当的描述,传达最生动的智慧和幽默的作品”。

《诺桑觉寺》的叙事策略

《诺桑觉寺》不同于奥斯汀的其他五部小说,它采用了开放的叙述者和暴露的作者式叙事声音,显示了作者的权威性。是简吗?6?1奥斯汀计划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在1797年左右定稿,也就是奥斯汀22岁左右的时候。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的写作风格已经成型,即以“一村三四户”为生活背景,用极具讽刺意味的笔触叙述一个婚礼故事。

总的来说,《诺桑觉寺》的叙事策略具有以下特点:基于一个恰当的观点,通过作者以反讽修辞为特征的介入,向读者充分宣告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交流关系。

在《诺桑觉寺》中,奥斯汀选择主要从凯瑟琳的角度来叙述。这样选择的好处是,由于女主角(凯瑟琳)是哥特小说的盲目爱好者,又是一个心地善良,无比单纯独立的女孩,在她看来,很多荒诞的事情都变得合情合理,可以忍受,故事发展顺利,一些情节也顺利发生。就这样,巧妙的拿来了。比如:

“‘我敢说,就算用手摸,也能把它摇成碎片。我从没见过这么远的东西!.....即使你给我五万英镑,让我穿着它走两英里路,我也不干。"

天哪!凯瑟琳吓了一跳,喊道,“那我们回去吧。”。.....索普先生。停下来和我哥哥谈谈。告诉他这太危险了。'

危险!哦,我的天啊!.....只要你能控制,马车就很安全。这种家伙要是落在有能力的人手里,就算破破烂烂也能用二十多年。.....谁给我五英镑,我就把它开回约克,保证不掉一根钉子。" "

虚荣贪婪的人谈论夸大的事实,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是如此的赤裸裸和可笑——谁都知道,如果一辆马车像索普说的那样脆弱,那么他们现在一定已经支离破碎了;如果谁的驾驶技术高到能开这样的马车,那他一定不是神的儿子,他是神。但凯瑟琳是多么单纯,她容忍了这些虚伪和夸张,甚至不知道它们有一点虚伪和夸张,却不停地责怪自己太无知,不懂这些奇怪的奥秘。这样矛盾的事实在凯瑟琳的反应和思考下会变得加倍有趣,她的真诚会进一步衬托同伴的虚伪。

选择凯瑟琳作为主要视点,也让小说的高潮部分更加真实刺激:在哥特小说的影响下,《诺桑觉寺》的主人瑟尼将军误以为妻子被囚禁在一个密室里,于是在她寻找“秘密”的过程中,所见所闻都是那么可疑和恐怖。此时小说的视点并没有流向作者的全知视点,而只是聚焦于女主角的视角,描述她所见所想。这一方面说明了哥特小说本身有多混乱,在多大程度上混淆了读者的心智。

《诺桑觉寺》的基本观点是凯瑟琳,然而,它也是灵活的——它发生在女主人公和作者之间。这自然就导致了作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是作者刻意营造出来让读者思考的,这样读者和作品也就有了距离。也就是说,对于读者来说,每一部小说都有两种距离,一种是与小说的意象系统相对应的外部距离,一种是与小说的意义世界相对应的内部距离。前者涉及小说形式上的感性,后者涉及小说意义上的可理解性。[3]132的有效外部距离是通过叙述声音实现的。在《诺桑觉寺》中,叙述者可以理解为对等的作者。

如前所述,许多现代批评家主张作者“退休”,不评论,不干预。然而,在《诺桑觉寺》中,奥斯汀通过暴露的作者的叙事声音有效地表达了主题,尤其是在揭示哥特式小说如何受到影响和蛊惑人心方面。

《诺桑觉寺》中作者有二十多处明显的“干预”。作者的声音出现的如此频繁,几乎从未让我们忘记她的存在,自有其意义。《诺桑觉寺》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揭露哥特小说的不真实感,计划的读者就是那些被哥特小说惊呆的人。因此,作者选择模仿哥特小说的情节作为内容上的讽刺。既然是模仿哥特情节,那肯定有一些恐怖、悬疑、浪漫等事件让读者着迷。考虑到当时的读者受到哥特小说的影响,可能缺乏自觉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作者适时介入作品显然是可行的策略。

在故事开始之前,作者向读者宣布一个事实,凯瑟琳绝对不是一个完美可爱的人,无论是外貌还是性格都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奥斯汀用了整整一章来介绍凯瑟琳的背景,这么详细,这么清晰,这么确定,她是怎么考虑这样的安排的?

“谁也没有想到,她注定是女主角……”

这句话道出了这种“叙述者介入”的潜台词——凯瑟琳来自现实世界,她并不是传统小说中那个自我完美、背景传奇的女主角。请不要对她抱有任何幻想!就这样,被伪浪漫主义熏陶过的读者,在开始对一部小说毫无根据的浪漫幻想之前,被泼了一盆冷水。

在下一章,凯瑟琳将离家去巴斯。奥斯汀描述了女主角告别家人的一些细节,然后利用这个话题来发挥:

“莫兰家族冷静而适度地处理了与这次重要旅行相关的所有事宜。这种态度很符合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感觉,.....

在如此惨淡的境况下,凯瑟琳告别了家人,踏上了旅途。旅途平稳安全。我没有遇到强盗,没有遇到风暴,没有因为翻车而遇到英雄。艾伦太太只有一次担心会把木屐留在旅馆里。后来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此外,没有可怕的事情再次发生。"

所有在情感读者心目中与“小说”情节相关的情节,都被作者从侧面提及,比如伤心心碎的哭声,路上意想不到的暴风雨等。,取而代之的是丢木屐的虚惊!很明显作者插入这段话是在“装可怜”,言语中充满了讽刺。这么清晰的车马,读者不可能不知道。木屐和浪漫的更替,让现实和幻想一下子冲突起来,一起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对比和反思。只过了一会儿,作者又“闯进来”了:

“现在该介绍艾伦太太了,这样读者就可以判断她的行为将来会如何促成本书中的各种麻烦,以及她可能会如何把可怜的凯瑟琳置于尴尬的境地。是因为她鲁莽、粗俗还是嫉妒,还是因为她偷了凯瑟琳的信,诽谤她的名誉,甚至把她赶出去?”

事实上,艾伦太太与凯瑟琳后来的遭遇毫无关系。而作者下面对艾伦太太的描述,只能说明艾伦太太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这段话的讽刺性比前面的引语更明显,取笑哥特小说中的女主角经常被抛弃。这样浮夸的讽刺恐怕读者有点接受不了。奥斯汀在挑战她的读者,但读者会因此而不再看《诺桑觉寺》吗?其实正好相反。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和维护自己尊严的意识。他们怎么能让奥斯汀公开透露自己的内心想法,然后公开讽刺他们呢?唯一的反抗方式就是继续读下去,证明自己是一个理性的读者。

但是,简?6?1奥斯汀有进有退。小说后半部分批评的介入减少,小说情节逐渐发展到高潮。凯瑟琳被邀请到古老的诺桑觉寺居住后,多次认为自己发现了可怕的阴谋和秘密,甚至怀疑瑟尼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或者对她实施了禁闭。瑟尼知道这个荒谬的想法后给了凯瑟琳深刻的教育,凯瑟琳也从瑟尼的口中得知了母亲去世的“真相”——疾病。女主角从此彻底从不切实际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在整个高潮中,奥斯汀没有站出来强行“干预”,因为这是不必要的。如果读者们还没有被她频繁的“干预”惊醒,至少已经形成了一点意识,那么他们的幻想就会被最冰冷的事实戳破,他们就会和凯瑟琳一起醒来。

奥斯汀把她的叙述者的介入安排得如此不均衡,是有道理的。评论过多,读者的接受过程就会变得被动消极,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如果完全没有“介入”或“介入”不足,很容易让读者陷入不切实际的想象,无法反思。

这种科学辩证法的叙事策略与20世纪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反对把情感歌唱作为演员表演的唯一目标。传统戏剧以捕捉观众的感受为目的,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观众引入戏剧情境,进入一种谵妄、迷恋的状态,从而失去独立判断和理解戏剧的能力。因此,布莱希特强烈反对玩弄观众的感情,他要求观众在承受情绪传染的同时保持清醒和理性,以冷静的头脑理解该剧的思想意义。他反对演员进入角色就忘了自己,更反对观众进入角色就忘了自己。为此,他创造了各种“异化”(又称“陌生化”)手法来达到目的。比如在舞台上挂一个“语录板”,就是直接提醒观众正在播放的某个场景的思想内容;或者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突然加入一段与剧情无关的“唱段”,直接提醒观众事件的内在含义是什么,以激发观众的理智;或者作者直接和观众对话。诸如此类。

《诺桑觉寺》和布莱希特的戏剧一样,作者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她承担着引导读者的责任。奥斯汀也希望读者能够分清真假,用现实批判的眼光看待书籍,不要被哥特小说和感伤小说中的疯狂情节所左右,懂得抽离和独立思考。正因如此,奥斯汀采用这种“粗暴”的叙述者干预,导致:小说的主人公与作者有一定的距离——凯瑟琳从一开始就是以“丑小鸭”的身份出现的,她绝不是奥斯汀理想女性的典范;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与读者有一定的距离——作者假装故事像哥特小说,包括女主角的离家之旅,频繁的舞会,奇怪的古建筑。然而,当读者有机会将情节浪漫化时,他们会挺身而出打破荒谬,将读者关在妄想之外。这就是“异化效应”,因为“距离产生美”而使审美成为可能。只有这里的“美”才是现实世界的美。“异化效应”的任务是“将习以为常、一成不变的现象表现为反常的、出乎意料的、多变的,从而给观众以惊喜,并启发观众透过现象理解本质,进而产生改造世界的欲望。”[4]再看看凯瑟琳错过与亨利见面的《诺桑觉寺》?6?1瑟尼的哥哥和姐姐约会后感到不安,奥斯汀打趣说凯瑟琳那天晚上睡得不好:

“现在,我应该把我的女主角送上床,辗转反侧,伤心哭泣,因为大多数真正的女主角都是活该。如果她能在三个月内睡个好觉,她会觉得很幸运。”

这是名副其实的与剧情无关的“插曲”。奥斯汀写它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种叫做“提醒”的服务。女主角的爱情遇到挫折,睡不着觉是常有的事。奥斯汀应该讽刺这种“习以为常、一成不变的现象”,把它变成“反常的、意想不到的、多变的”。因为在传统小说中,女主角总是在遭遇挫折后表现出过度的悲痛,以此来感染读者。这种过分夸张的做法令奥斯汀反感,所以她应该提醒读者。通过这种具有“隔阂效应”的话语,读者可以瞬间抽离剧情,意识到自己只是在“阅读”一部小说,而不是亲身体验其中的内容。此时,他的审美思辨可以在文本和现实生活之间自由驰骋。一旦读者的思维脱离了情节,他就可以冷静地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读者,而不会冒读者对情节理解不全或误解作者意图的风险。

作为一个有着抱怨现实世界欲望的小说家,奥斯汀成功地运用灵活恰当的人物观点和适度的干预,引导读者对哥特小说形成独立的、冷静的、批判性的思考。评论干预中的幽默,让原本刻薄的“挖苦话”变得异常可爱,势必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也掩盖了剧情的突兀中断,就像发动机中的润滑剂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