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的职场逃兵会拿高校当避难所?

视觉中国供图

“职场人际关系如此复杂,我每天都被无意义的办公室斗争折磨着。”

“在大学,我可以选择接近欣赏的人,但在职场,我总是被迫接受讨厌的家伙。”

“在大学图书馆里安静地读一天书,比在办公室里忙碌一年更有意义。”

最近,在职场年轻人中频繁出现一种颇为新奇的“人口迁移”现象。一些85后、90后,进入社会时间不长,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对职场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感受:受伤、厌倦、迷茫?面对种种痛苦,他们选择做“职场逃兵”。逃避的地方是大学校园。

与崇尚“弱肉强食”的现实、紧张的职场相比,大学生活显得格外的亲近和稳定,更能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反差让一些年轻人心甘情愿地抛弃职场,走向校园。但“复读”真的能成为治愈职场心病的良药吗?年轻的职场逃兵还能被大学校园庇护多久?

《职场伤害》:提高挫折承受力,职场挫折应该是上升的基石而不是阴影。

张海轩,90后,2013毕业于国内某知名大学,入职国内某金融公司,拿着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羡慕的薪水。

但张海轩上班一段时间后,职场上的很多事情让他无法接受。比如领导太强势经常强迫员工加班,要求大家在朋友圈转发自己的“光辉事迹”微信文章链接;同事之间互相排挤,张海轩觉得自己总是被组长打压,新人没用。

张海轩很有个性,挺有主见的。他不愿意拍马屁,也不屑于迎合同事。一年后,他选择辞职,跳槽到第二家公司。很快,新的问题爆发,半年后他继续搬家?从2013到2016,张海轩毕业三年换了四份工作。反复跳槽,除了身心疲惫,还会导致其他问题。比如他投新简历时,总是被怀疑“经常辞职,因为不靠谱”。

张海轩深感“伤痕累累”,感叹自己太不适合职场了。他决定“躲一段时间”——去国内某大学读研。

坐回教室,搬回宿舍,张海轩觉得人际关系变得简单美好,和同学一起上课,打球,度假旅游?当然,两年后,未来的规划依然会摆在眼前,所以他也在暗自焦虑着终将到来的“逃亡末日”。张海轩没敢想太远。"但是做好事会给莫问带来未来."。

对于张海轩的“职场伤害”逃生,职业规划专家张丽丽认为,因为职场挫折而返校,说明心理创伤已经形成,这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就算回到看似简单的校园,再毕业的时候,也会引发原来的伤口。同时,在大学新一轮的深造之后,个人的期望值必然会上升,对社会职场的期望值也会比几年前有很大的提高,这就会导致他内心的焦虑增加。

张丽丽指出,“工伤”逃脱的关键在于,这些年轻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缺乏对自我挫折的承受力。逃避的只是外在环境,逃避不了自己。“从心理学上讲,其实人遇到的挫折都是爬楼梯的机会。如果每次都逃避,人生就永远定格在这个高度。”

“既然回来了,我需要做一个新的职业规划。”张丽丽认为,暂时重返校园的好处是,这些年轻人经历了真正的职场,因此可以“重新探询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通过梳理和整理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自己之前积累了什么,不应该把原来的职场当成摔跤的阴影,而是当成自己崛起的新基石”。

「职场无聊」:职业进步并不总是「向上」,有时是横向发展。

90后女生李毅,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当初这家公司的offer让她颇为得意,因为李毅打败了很多比她学历“漂亮”的精英,过关后才如愿以偿。

在这个外企,只要你努力,升职加薪都会很快。然而,工作两年后,李毅突然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了。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重复的机器”。就算她以后能当上部门主管,在这个城市她以后的消费水平也只会更高。简而言之,“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她的头”。

李毅看到在欧洲读书定居的表姐,生活比自己富裕多了。“生活每天都在增加。”李毅特别羡慕,劝父母辞职去欧洲留学。

李毅在欧洲读了一年研究生毕业。她不愿意结束在国外的快乐经历,所以坚持继续学业,暂时不考虑找工作,也不想回到枯燥生活的“死循环”中。

“90后经济条件好,信息发达。丰富的信息有时会导致这一代人活在他们的思想中,而不是活在生活中。他们通过电视电影获得很多信息,感觉自己好像活了很多年。”张丽丽指出,李易所谓“看透人生”的心态,往往是因为他缺乏人生阅历,习惯于从小事中得出太大的结论,觉得自己“一目了然”。

过早地对事业和人生下结论,可能只是狭隘视野中的一种想象。

张丽丽提醒说,年轻人不应该复制和使用他人的视角来感知世界。他们“没有自己的眼睛”,缺乏好奇心和热情,很难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钟立风看来,一旦熟悉了基本业务,还不如出国留学去体验生活的增量,这不仅是对工作本身的曲解,也是对生活缺乏充分理解的反映。

“重复本身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要你每天都能创造价值,这就是意义。”钟立风指出,一些年轻人不以价值来判断他们工作的质量,而是以他们个人的新鲜感和幸福感来判断。这种心态很不成熟,他们太凭感觉行事。有些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是“重复”的,实际上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简单循环,其中包含了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

钟立风认为,年轻一代需要认识到,职业发展可能不总是“向上的”,有时可能是横向发展。一份工作的深层价值,隐藏在其“丰富性”的挖掘和自我创新意识的提升上。

“精神危机”:停止思考,提出问题,这是成长的必要一课。

1985年后的小伙子王勇,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通过努力和父母的支持,王勇工作六年后在上海买了房有了车,物质生活更有保障。

但一年前,王勇突然陷入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焦虑,他形容为“疑似中年精神危机”。他觉得工作不能让他找到更充分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但是他苦苦思索,得不到解决的办法。

王勇觉得,也许是自己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以及目前单一的工作环境,让他与外面更加多元的世界脱节了。为了摆脱精神危机,王勇选择逃离自己熟悉的一切,向外界的未知寻求答案,于是去了香港读书,“走一步看一步”。

钟立风指出,王勇的这种情况主要属于一种“年龄危机”。当工作状态稳定下来,达到一个小有成就的水平时,人们就会担心自己的年龄和后续发展,“明知青春已不在,想着以后怎么和年轻人竞争”。

钟立风觉得,在相对成熟的年龄和理性的思维状态下,通过学习来调整和升华职场的状态,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平日里,钟立风也会接触到很多“周末班”的学生,他们都是在职研究生。“他们真的累了,希望能有所改变。”钟立风认为,无论如何,既然一些年轻人已经决定在职业道路上增加重返校园的选项,他们就必须明确学习的目的。“上学本身不是为了就业和学分,而是帮助你思考,思考之后提升自己的修养。认为上学就可以用功利主义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一种误解。”

张丽丽认为,年轻人经历职业倦怠并希望改变是人生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对个人成长来说并不是坏事。一个人需要在某个时刻停下来,站稳脚跟,回头看看风景,想想自己走过的路。

出于理性目的,重返大学是一个“停止思考”的机会。“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扪心自问,扪心自问,生活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人生也会飞逝。”探究是成长的必要一课。突破自己的人才能破茧而出,而放弃突破的人永远被固化在襁褓中。

然而,张丽丽强调,“内部调查”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很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深入探索。她建议,在有机会停下来审视自己的时候,最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视角很短,那一刻只想跑。如果有人找他谈,可能会给一个更理性更积极的处理。”

(张海轩、李毅、王勇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