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好的旅游小说,不要言情的。
新歌(阿月)
《悟空的故事》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网络小说,但远谈不上“最好”。毕竟卧虎藏龙在网上是存在的,除此之外还有新歌、亵渎、真髓等各种各样的教主。所以,如果要分出最强的,还是要和各个重量级进行对比。
《新歌》无疑是跨越架空历史的巅峰之作。两年前《明》、《曲线救国》和它一起更新的时候叫“YY四书”(还有一本书《大人物龙腾》,我没看过)。现在,后两本书陆续写完,反响越来越小,而新歌甚至还没有达到高潮,依然如长河般静静流淌。
第一次看《新歌》是在轩辕春秋看到推荐的时候。一开始不知道,上来就看了老版。虽然感觉作者的文笔还不成熟,但还是挺感人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部通过回到过去来改变中国历史的小说。尤其是看到作品中的“我”做出新的举动,中国的命运在他手中改变,他的眼睛甚至湿润了...
很久以前我暗恋过宋朝。她繁荣的文化,她开明的制度,以及她众多的贤良大臣和绅士...从小听评书,大部分都是宋朝的故事:《三侠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这让我觉得接近宋朝。后来看了更多的书,才知道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可惜死在了外国人手里。现在令人兴奋的是看到这种情况可以改变。
我一口气看完了旧版,可惜在“我”当上总理后就关闭了,于是埋头看新版。乍一看,感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老残游记》里的《大话西游》,黑人姑娘的歌者,直到白人姑娘出来了,才感觉到什么是新世界。用弓骑的原话来说就是“像蛹茧一样,出来变成美丽的蝴蝶。”不仅文风清新凝重,而且不再像旧版那样靠发明取胜。而是老老实实适应北宋大环境,从经学入手,著书立说,办教育,办报。
之后,我跟随石悦的脚步,开始了我在宋代的旅程。我为他当官高兴,为他的污言秽语高兴,为楚允儿难过,为好久不更新生气...2006年以后,这本书的风格又变了。石悦完成了他该做的事情后,便隐于幕后,北宋政坛风起云涌。反正越来越好了...
这本书有两大特点:第一,真实再现了宋朝的当地人,不像历史小说。二是聚焦庙里的政治纷争。没有对手是智障,没有成功不需要努力。当然树大招风,挑错书的人也不少。几乎每一次作者犯错(在读者眼里也可能犯错),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我至少经历过两次,一次是梦,一次是尤胜军投降。书评区和百度贴吧总有风波。最近的封建南海阴谋让许多人兴奋不已。
老读者都知道,《新歌》的更新速度在通俗小说中是数一数二的。2008年,阿月更新不多,让人想到TJ。不过好像今年RP爆发了,有一次更新快得不可思议,最近有点慢,不过还好。这本书是慢工出细活的代表。不管更新多慢,我都会等,因为作者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
评分:
流畅度:0.9。作者遣词造句都很仔细,没有轻易长篇大论的废话。但是因为更新慢,有时候看新章也记不住老章。
详细:1。作者追求的是一种试图还原宋代旧观的效果,几乎没有什么是没有渊源的。文笔朴实,外柔内刚。
想象力:0.9。作者写论文的严谨态度束缚了他的想象力。但是当封建的南海政策出来的时候,谁能说作者没有想法呢?
合理性:1。如果一个石悦真的穿越回来了,发生的事情可能和这本书里写的差不多。
性格:0.8。作者写历史人物的笔法近乎完美,但对几个虚拟人物有个大概的把握(桑、柔嘉等。).主角缺乏人格魅力。
-
总评:4.6。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看新歌,因为它很好听。如果你讨厌一个人,让他看新歌,因为它更新很慢...
明(被醉鬼)。
自从看到新歌,对架空历史小说有了好感,正好是最流行的时候。于是我就跟着读了明和,一个汉奸两个鬼子。先说明。
同样是现代人莫名其妙闯入古代,但这本书的写法几乎和新宋相反。石悦是文科生,武安国是理科生;石悦重在思想创新,武安国重在科技创新;石悦作为文官,武安国作为武将;新歌主要写内讧,明主要写对外战争;新歌简单抒情;新宋如滔滔江水,亮如钱塘狂潮...
主人公武安国跨越了元末明初。当他第一次到达古代时,他遇到了燕王朱迪。在他疯狂的发明热情下,明军北伐蒙元,东征日军,横扫天下。然而,农民皇帝朱元璋与新兴商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看明的时候,要时刻做好流泪的准备。作者的煽情功力甚至胜过朱骏,然而流畅的语言和激昂的感情依然掩盖不了作品不实用的本质。毕竟刚开始的时候,己方的新式武器太多了。虽然杀人很过瘾,但总让人觉得战无不胜。葛明对商人和资本家的热情似乎太过分了。毕竟,中国出现官商勾结的可能性比欧洲更大...此外,作者没有像阿月那样思考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是像其他YY小说那样将结局回归资本主义制度。
尽管有缺陷,但《明》作为一部小说还是相当不错的,更有价值的是这本书已经完成了:)
-
评分:
流畅度:0.8。叙事的节奏控制得很好,但时不时冒出来的感觉会被打断。
详细:0.9。全景式描写明初,细节堪称一流。
想象力:0.8。我穿越小说比较早,有一定的原创性,但是对系统考虑的不够远。
合理性:0.5。科技大跃进很没有说服力,主角几十年的伟大太假了。
性格:0.7。主角太偶像化了,朱元璋的描写是一个亮点。
总评:3.9。穿越小说里的上品。
李富贵,两个魔鬼和叛徒(又名曲线救国)。
有些书读起来没有感觉,读起来有纪念意义才觉得有意义;也有一些书,第一次看就抓住人心,但是看了一遍就放下了,再也不想重温。前者叫经典,后者叫快餐。在我看来,这个李富贵属于后者。
这也是一次回到过去的旅程。这本书可以说除了剧情没有太多。但是,这个情节也是相当没有意义的。回溯到清末,李富贵加入教会,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逐渐统一全国,然后隐退——给人的感觉是除了主角,所有人都是智障,英法等西方列强的美德更是智障。作者提出了一个“功利导向”的军事家思想体系,但在我看来,这与马基雅的意志主义没有太大区别。剩下的就是全盘西化...语言没什么好说的。平淡,简单,流畅,仅此而已。当然,我是看完才感觉到的,一直跟着剧情走很有意思。
————————————————————
评分:
流畅度:0.9。很适合写网络小说,直白直白。快到结尾的时候有点拖沓。
详细:0.7。文笔不够深刻,大体情节有,但缺乏渲染。
想象力:0.8。主角的成功之道在游记小说中独树一帜,但他的军事思维并不是很高明。
合理性:0.7。总的来说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战争描写几乎是儿戏。
性格:0.7。主角丰满可爱。没有其他人能打动人。
唐朝的好人(一大半)
在早期的时间旅行小说中,主角来到了一个要么处于战争之中,要么处于变革十字路口的时代。毕竟穿越不是请客吃饭。主角来到一个不同的时代,他的想法无非是让历史因为他而改变,走作者希望走的路线。各种大大小小的小说都是如此,从最早的《中国崛起》到《新歌》再到《偷明》。主角们指点江山,斥责方遒,一点点历史在庙里改变,战场上风光无限。这部小说乍一看还挺酷的,看多了审美疲劳。基本套路无非就是背点诗,发明点玻璃粉,打打小野蛮人,顺便泡妞两个。
创造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管你怎么摆弄鸡蛋,它都不能放在桌子上。哥伦布捡起来猛砸,这是大多数作者所缺乏的。超过一半的人是看到了读者的审美疲劳,才写出了这部主人公老老实实过着自己的生活,不求改变时代的小说。
主角王绣无疑比石悦黄石的武安国幸运,因为他穿越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安享太平盛世,遇到的皇帝是给别人施加压力的唐高宗。而且住在首都长安,是世袭贵族,有车有房,父母双亡,妻妾皆有福气...王绣有足够的理由享受他的幸福生活,而不是站出来拯救世界。
充满生活气息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在那个没有烧酒,没有花露水,没有可用的纸,甚至没有大白菜的年代,主角的发明创造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让国家强大,而是如何让自己家的小日子过得更轻松。这样的写法让主角看起来真实又可爱。当然,主角成名后,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事,但这似乎只是一种过场行为。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从小处着手的书。
主角虽然只有三四个女人,但是涵盖了萝莉、妹子、老婆、公主、熟女等等。虽然作者声称不养马,但其实是一部关于养马的小说。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老多的丑恶嘴脸...
评分:
流畅度:0.7。不用说,这是一部肥皂剧书,尤其是中后期。
详细:1.0。父母的短命小说,如果不写的更仔细,谁会看?
想象力:0.9。整本书创意十足,但后期还是陷入了一点俗套。
合理性:0.8。其他的都好说。和兰陵公主的关系发展太快,公主生孩子的情节太神秘。
性格:0.8。主角栩栩如生,配角有点npc。
总评论:4.2。一本非常有特色的书。
盗明(大爆炸)
史上争议最大的旅行小说,也许是史上争议最大的网络小说,不在其列。这本书不仅是对明史的颠覆,也是对整个游记小说世界的颠覆。人们说:“窃明之后无渡”,其实是有道理的。
在我们见过的大部分穿越小说中,主人公过去遇到的历史名人,大多是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形象。充其量只是让他更生动立体,让坏人更有人情味,好人更有问题。就算是有定罪的小说,也大多和大家已经讲过的一样,比如曹操,王莽。这些旅行者从来没想过。如果我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和现代人认识的不一样怎么办?如果石悦回到司马光实际上是个阴险的恶棍,而吕惠卿一心报效祖国的时代,那会怎样?
《偷明》就是这样一部用小说来扭转历史的书。袁崇焕在大部分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在看完这本书前后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吧?当然,前提是你能认真读完这本书。作者影响人心的方法很巧妙,布局细节很细致。小熊猫看过很多关于明末的书,他把所有对自己观点有力的史料都拿出来了,让我们普通读者一下子傻了眼。更何况作者写的场景很残忍,让人想哭。敌人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但我们自己的人民有自己的问题——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真实。而且作者在前面描述毛和魏忠贤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当作者不动声色地把矛头指向袁崇焕和党的时候,读者并没有觉得很突兀,至少他们会仔细思考一下之前看到的史料。说到与建奴的决战,大部分读者对袁某只有仇恨和厌恶...
这本书作者的写作风格类似于“佛即道”。乍一看,它似乎很粗糙,但它对细节的描述对人们的心灵有着顶级的影响。当然,对战争战术的详细描述,对现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对比,对清朝罪行的揭露,都是出彩的,但这些比起对袁崇焕的争议,真的不是重点。
-
评分:
流畅度:0.9。描写相当流畅,能牢牢抓住人心。而黄石在西南和福建的经验似乎是闲置的。
详细:0.8。对战争的细致描写在我看过的小说中首屈一指,但有些细节缺乏考证,比如官衔。况且感情戏也马虎不得。
想象力:1.0。通过零星史料还原明末局势,“长枪阵”的描写令人耳目一新,以小说说明其观点的小说也不少,但像盗明这样让人看完小说后改变原有观点的并不多。
合理性:0.8。我不太了解历史。袁崇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说不上来。但作者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扣扣主要是因为作者后期用人物当扩音器。
性格:0.9。主角有点迷茫,但弟弟们更出彩。毛、魏忠贤、袁崇焕写得相当出色。
总评:4.4。非常颠覆性的作品
回家(被酒鬼)
酒鬼和阿月是两位非常有才华、知识渊博、勤奋的作者。两人都擅长历史题材(准确的说是历史架空题材)。我从2004年开始读他们的作品,到现在已经五年了。这五年,酒客写了三本书,第四本《建国大业》也写完了开头,而阿月的《新歌》只看到了一点尾巴,似乎还远没有结束。我这样说不是为了赞扬饮者的辛勤工作,而是批评更不用说的粗制滥造。他和阿月出书的速度不同,只因为他选择了通过订阅网站赚钱,而阿月选择了通过出版赚取版税。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决定了酒鬼写书一定要加快码字速度,他的书注定会更有激情,更通顺,更易读;而阿月却能慢慢琢磨每一个细节,这让他的书更加精细,更让人回味无穷。在网络读者年轻化、功利化、低俗化的大背景下,阿月的方式无疑更加睿智,而饮酒者则更加令人敬佩。毕竟和那些不用思考就能写小说的作者竞争肯定很累。
一时兴起,聊到了文笔,但还是聊到了《家》这本书。在我看过的网络小说中,是最“不像”的网络小说。显然,饮酒者从正统文学的写作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此外,主人公徐莉既不是旅行家,也没有被鬼神附身,他尊重历史的写作态度使这本书散发着浓重的香味。甚至除了和主角有关的事迹,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书上描述。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碰巧在吃紫同治剑。当我看到征辽东时麦之死的情节与小说中几乎一模一样时,我感到了一种震撼感。有人说这本书的虚构成分绝不比《射雕英雄传》高,确实如此。
《家》描述了隋唐的乱世。以前,我们总是把乱世描述成大量的英雄,让人热血沸腾。但《家》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乱世虽有英雄,受苦的是普通人。此后,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的笔触触及到了这个战乱频仍、盗贼崛起的世界底层人民的疾苦。直到老将军张须陀的出现,这本书的主题“一个武将的职责就是守卫”才会呼之欲出。这是我们不能不反思的。那些评书里的绿林好汉为百姓做了什么?
酒客一开始就一反他一贯的文风,文笔朴实、细致、地道,让人以为他要转行做山药蛋派了。主角进入草原后才逐渐恢复了自己熟悉的激情文笔。但很明显,他是在刻意克制自己,让自己的文笔更加简单厚重。所谓重剑无锋,巧思不灵。是饮者的幸运,也是我们读者的幸运。
-
评分:
流畅度:1.0。真的是一气呵成,让人想一口气看完。
详细:1.0。描写既宏大又细致入微,手法见于简单。
想象力:0.9。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从有限的校园故事中提炼出主角,然后融入隋唐乱世。但必须基于真实的历史,多少有些束缚。
合理性:0.9。可见作者对那段历史倾注了大量心血,历史细节几乎无可挑剔。只是主角的成长快了一点。升职有点太快了。从普通士兵到被任命为将军,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字符:1.0。既符合历史真实,又用自己的眼睛描述了很多历史人物。其中张须陀是我看了书才真正知道的,李渊和杨光的描写都很有技巧。
总评:4.8。没有我看过的最好的网络小说。
回明为王(月闭)
有些书我自己不喜欢,但是网上有很多人追捧,我也推荐一下。让我们自己来判断它们好看不好看。
我对惠明的第一印象还是挺好的。作者文笔极佳,轻松幽默的风格颇为讨喜。描写很细腻,虽然情节有点血腥,但还可以接受。主角迷恋他的妻子。虽然他更高大全,但他偶尔会做一些愚蠢的事情,这更可爱。对历史的尊重,尤其是对郑德皇帝的描述,令人耳目一新。应该说,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但是,这本书太种马了。到中间已经有六七个女主角了。不知道完了会不会有十几个?种马可以,但是这个级别我接受不了。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不讨厌种马的可以看看。这是同类中的杰作。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转了。我给你一个网站,你可以自己看。/public forum/content/no 124/1/9744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