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与早期心理学种的联想主义和机能主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其理论先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桑代克早期主要通过动物的行为来研究动物心理,特别是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试验工具,在对鱼、鸡、猫等动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认为,动物通过不断的尝试可以偶然获得成功,不成功的反应被排除,成功的动作则由于引起的兴奋而被牢记,因此动物的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他根据动物学习的实验,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定律:练习律和效果律。练习律就是学习需要重复,重复能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巩固和强化,但仅此还不够,因为实行多次的动作不仅不能不一定都会是联结加强。因此,桑代克主要用效果律来解释动物的学习行为,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满足的效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效果而减弱。桑代克后来又进一步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并对这些学习定律作了修改和补充。
在现代心理学派中树立起行为主义旗帜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人的行为,他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为行为,把作为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称之为反应;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外部或内部变化统称为刺激,由此建立起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公式:"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而最基本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反射。华生提出的这个刺激—反应公式成为行为主义解释学习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强化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习惯性联结。后来华生发现可以把巴甫洛夫和赫切利夫的条件反射观点用作解释学习行为的良好依据,于是便折衷地采纳了其成果。在华生后期的著作中,条件反射成为学习的中心,成为构成习惯的基本单位。
在行为主义发展的后期,对学习理论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思想。斯金纳认为,塑造有机体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将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刺激—反应—强化。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摸其强度就会增加。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提高这一操作再次发身的概率。斯金纳还对强化的时间安排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长间歇强化和短间歇强化、固定经常强化和不固定偶然强化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揭示了操作反应与学习安排之间的许多规律性问题。斯金纳还研究了与强化相联系的泛化现象,研究饿学习过程中的消退和遗忘,设计了一整套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新技术、新方法。斯金纳还将其操作强化原理运用与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了程序教学,并为此制成用于程序学习的教学机器。尽管程序教学只是风靡了一段时间,但这种思想却为以后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不管是早期的"联结说"还是以后发展起来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他们强调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学习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所发生的特别行为的变化。应用到教学,就是安排环境条件,向学生展示分步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简单行为的集合,分散安排,引导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则可总结为:(1)提供指导学生采取希望行为的提示;(2)要用结果强化所希望的行为,经过强化的行为更可能被重复。首先是选择强化物,为特定环境特定人选择特定方式的强化;合理安排强化物,注意强化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