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小说会被鄙视?
像古代的学者金桂,现在所谓的文学家、文学家,不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因为稀少,所以显得高端。
“现代网络文学一直饱受诟病,至今也没有取得比较正统的地位。几乎所有的网络作品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都被贴上了‘快餐文学’的标签。既然是快餐,那就只能充饥,更别说美食,更别说营养,更糟糕的是,还会危害健康——于是很多自称正统的学者把网络文学贬得几乎一无是处,政府有意无意地把网络文学逼到了边缘化的境地。我觉得这明显有失偏颇。
曾几何时,我对网络上的作品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误导人。我读过很多名著,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后难免会陷入一个误区:只有经典才是好的,那些现在看起来很流行的网络作品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因为这个问题,我甚至和我的一个学生发生了争执。我还记得那个学生对我说的话:“老师,如果你还没有真正静下心来看这些优秀的网络作品,你怎么能妄下结论说它们没有营养呢?”
后来我也去看过一些网络文学,才突然发现不全是沙子,有些几乎是金光闪闪的金子,不比一些官方正统文学差。所以,我想为我的武断道歉。"
“网络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通俗文学,向前推的一些传奇小说、绘本都与它们有相似之处。但我认为,现代通俗小说产生于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是这一类型通俗小说边缘化的开始。
以网络文学中的言情小说为例。它比较完整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蝴蝶鸳鸯派”。大多写才子佳人“相爱,形影不离,柳阴花似一对蝶,一对鸳鸯”,故名。其实说实话,那时候写的言情小说真的不比现在的言情小说差,通俗易懂,几乎风靡了半个民国。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和胡适提倡的“新文学”强调文学的严肃性,逐渐忽视了文学的娱乐性,文学要为政治服务。经过一系列的争论,“蝴蝶鸳鸯派”落败,从此名存实亡,甚至到了今天仍被正统文学排斥在外,并不可惜。"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认为文学最重要的不是所谓的‘文以载道’,而是反映社会生活,满足大众的审美趣味。古代的《诗经》作为早期的文学形式,并不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唱的民歌。怎么唱起来就这么有道理?再比如,很多普通人辛苦了一天,晚上回来看一些书。如果整篇文章晦涩难懂,或者他们宣扬这么大的道理,他们还愿意看吗?”
“存在即合理,这也适用于网络文学。我不否认有些网络小说形式单一,内容薄弱,情节重复,但也不能简单一刀切。大浪淘沙总有黄金,不能靠一些人渣来否定整个网络文学,这是盲目和自私的。”
“而且,只有网络文学真正提高了地位,才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产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闲暇时间放松一下,看看网上的书,被人嘲笑。”
真心希望有一天,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采的优秀网络作品也能像金庸武侠小说一样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