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满族的民俗吗?
参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BB % a 1% E6 % 97% 8F # . E8 . aa . 9e . e 6 . 96 . 87
连衣裙
满族男子穿冬衣。
满族服饰继承了女真的传统,早期还是白色[参考162]。因为狩猎生活的需要,男女都穿长袍。通关时期以皮毛制品为主,清朝入关后分为单、夹、皮、棉四种材质【参考163】。满族长袍的主要特点是圆领、窄袖、绞翻领、纽扣和衣服连接。窄袖前端连有半月形袖头,俗称马蹄袖,因形似马蹄,又称箭袖(满语:,木林德:瓦哈)。平时穿的时候可以把袖子卷起来,打仗或者打猎的时候放下来,冬天也可以御寒【参考164】。女袍的款式和男袍基本一致,但装饰更多【参考165】。满族人通常在他们的长袍外面穿一件肚脐长的双排扣夹克,因为它最初是在骑马时穿的,所以被称为马褂,无袖夹克被称为背心或马甲,主要是八旗的“军装”。后来随着清朝改衣政策的实施,流行起来,成为一种“礼服”[参考165]。长袍马褂在近代也演变成旗袍和唐装,被视为中国元素的代表之一[参考166]。在东北满族聚居地的庆典活动或一些传统节日中,仍然可以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满族人[参考167][参考168]。
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满族男性的传统发型是编发。不同的是满族的发型是半剃半留,把周围的头发剃掉,只留下头骨的后半部分,然后编成辫子【参考169】。这种发型曾随着清廷的剃发政策推广到中原其他民族。民国成立后,辫发被正式废除。满族女性年轻时和男性一样剃光头,样式大致相同【参考170】。成年后,我开始留很多样式的头发,两个头是最常见的一种。梳这种发型,头发要扎到头顶,分成两绺,每绺都扎成发髻,然后后面剩下的头发变成燕尾形的长扁发髻。通常插一个长约30厘米、宽约2-3厘米、名为“大方”的木簪。重要场合佩戴旗帜,长约30厘米,宽10厘米,多为青缎[参考171]。咸丰以后,两把的样式逐渐增多,燕尾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发型“大拉翼”。大拉翼为六倍扇形冠,骨架为铜丝,表面为黑缎【参考172】。
满族人有戴帽的传统,与汉族人“二十世纪初始冠”的习俗不同。满族人从小就戴帽子【参考173】。根据寒暑分为保暖帽和清凉帽两种,帽顶有红色流苏【参考174】。入关后还吸收了明朝的六合帽,俗称“瓜皮帽”[参考175]。此外,还有毡帽、风帽、皮帽、耳罩等不同风格的帽子【参考176】。鞋子方面,清代满族男子穿靴子、布鞋或草鞋[参考文献177],东北人过去穿一种叫胡某的鞋子,用牛皮或鹿皮缝制胡某草制成,冬天可以御寒[参考文献178]。女人没有缠足的习惯。女旗鞋通常分为平底鞋和高帮鞋两种。平底鞋多为方口,分为夹口和棉口。高帮鞋根据鞋底的不同主要分为马蹄形、花盆形和元宝底,而鞋面则大同小异。还有一种休闲鞋,也叫绣花鞋,鞋跟比旗鞋薄,更好走【参考179】。
满族女子有“一耳三钳”的习俗[注23][参考文献181],乾隆年间曾发展为“一耳五钳”[参考文献182]。时至今日,在年龄较大的满族女性[参考183]中仍可见到,其他女性的首饰也与汉族相似。男人也有打耳洞的习惯,有一种说法是,小小年纪打耳洞有利于喂养。与女性不同,男性通常只戴一枚铜环,但成年后大多不再戴[参考182]。由于骑射习俗,满族男子也戴拉指。入关前主要用鹿骨扳指,特别是有眼睛的。入关后逐渐发展为纯饰品,并加入了玉石、象牙等新材料。当时满清特别重视扳指,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参考184】。
规定饮食
萨其马
满族人的传统饮面比较讲究。除了不吃狗肉,很多习惯和汉族人一样。满族主食以五谷为主,一般是面食和粘稠的食物,吃起来酸酸甜甜的。面食以bobo(满语:,木林德:efin)为主,是满语对块状面食的统称【参考185】。齐静的满族人有每天午饭后晚饭前吃一块饼的习惯[参考186]。波波口味不同,萨其玛(满语:?,木林德:萨西玛)是最著名的物种之一【参考文献187】。满族人也以大米为主食,有高粱米、小米、稗子米、保米饭【参考188】。其中满族米饭更具民族特色,可以用包菜叶或紫苏叶裹在米饭、糯米或小米粥等主食里,再裹上蛋炒酱与肉或其他蔬菜一起食用。北京国旗和海关惯例是有区别的。满族饭一般在传统节日“无粮日”吃【参考189】。
菜品方面,猪肉是常见的材料。满族人称猪肉为“白肉”、“福肉”,传统上是祭祀萨满神的食品。仪式结束后分开吃。东北满族做了一道著名的炖菜“大锅肉”【参考文献190】。北京旗人的营房里还有一种吃法叫“白煮肉”。他们用白水煮猪肉,然后切片,蘸酱油吃。剩下的块可以切成肉末和煮米饭,称为“白肉煮米饭”【参考191】。猪血也可以和调味料混合倒入肠道做成“白肉血肠”,可以和另一道传统菜肴——炖酸菜一起食用【参考192】。鹿肉也是满族传统菜肴之一,可以炖、烤。京郊满族有重阳节吃烤鹿肉的习惯【参考193】。满族也有火锅,是满族先民常用的野餐方式发展起来的【参考192】。
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满族人也喜欢喝酒。起初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也和北方寒冷有关,酒可以起到一定的御寒作用【参考193】。满族人传统上喝黄酒和烧酒【参考194】。
平民住宅
盛京故宫的索伦杆
满族传统房屋一般都是在阳光下建造,大多是草屋顶,一面是满族特色的方形烟囱。一般来说,围栏有两种建造方法:土楼和泥桩。室内三面炕,如"哞"字形[参考文献195]。满族风俗西部比南部贵。满族家庭习惯在西墙供奉神灵、英雄及其族谱,所以西康又被称为“佛之康”。参观时,客人不要坐在西康上,也不要随便在上面放杂物。如果他们违反了,就会被认为是对祖先的不尊重[参考196]。房子分为三个房间:上房、下房和大厅。门位于中间,两边各有三个窗户。院子里有影壁和索伦杆,有的人家还有花坛和八角亭。庭院前有马尚石等人【参考196】。
礼仪和习俗
满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礼仪有很多。男子行礼时,凡穿箭服者,先穿上马蹄袖头袍,将袖头垂下,左脚微前移,右腿弯曲,微低头,然后逐渐起身。除了家里的长辈,其他的亲戚朋友都需要半鞠躬还礼,同辈也要同样还礼【参考197】。除了问候仪式,还有磕头。满族很讲究礼炮,神祖三跪九叩,父母三跪【参考198】。每年过年,晚辈一般磕头四次,老一辈坐着受罪。打到第三个的时候,长辈会说一些祝福的话,不然不敢起来【参考199】。妇女用冰雹礼,双手压腿,磕头三次;或者双手压腿,磕头三次,然后跪下,双手额头点头,太阳穴一划【参考198】。满族人非常尊敬长辈。平日里,他们总想没日没夜地问候长辈。不让他们坐,他们就不敢坐,除非命令他们退,否则他们不敢退。客人来了,家里的晚辈要亲自接待客人,打打杂。鲁豫年长的人要给他们让路,过了才能走[见200]。除了互相问候之外,同辈之间还会采用牵手或抱肩的仪式。这些礼节在满族聚居区还是很常见的[参考198]。此外,满族还尊重狗和乌鸦、喜鹊,不杀狗,不吃狗肉,不使用任何狗皮制品。房前有一根索伦杆子,杆子上方的铁桶里放着绞肉,用来喂乌鸦和喜鹊【参考198】。
婚俗
19世纪末的满族新娘
满族的传统婚姻习俗是一夫一妻制,而上层社会一直有一夫多妻制的习惯[见201]。清朝入关后,一夫多妻制逐渐成为汉族的宗法制度[见202]。满族人讲究门第,却不管贫富[见203],结婚也很少提肚子[见204]。早期还有掠夺婚、姊妹婚、继承婚等北方民族的婚俗[参考文献205]。自天聪年间开始,逐渐禁止继承婚姻[参考文献206],但姊妹婚姻一直延续到清末[参考文献207]。此外,满族和汉族一样,也坚持不与同姓通婚[见208]。早期女性也有殉死殉身的习俗,入关后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变为祭奠[见209]。入关前女性地位几乎与男性平等[见210]。入关后,由于汉族礼教的影响,地位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汉族女性。满族女性不觉得依附于男性,在家庭生活中总是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参考211][参考210]。虽然清代有“韩琦不娶”的说法,但驻防八旗与当地汉族的通婚仍然十分频繁。事实上,从康熙开始,清廷就允许旗手娶民女为妻,主要是禁止满族旗女与民男通婚;但乾隆朝以后,汉军旗手与汉人的婚姻一直采取放任的态度[见212]。不同地区的满族婚俗略有不同。齐静满族结婚的步骤通常分为议婚、对望、贴签、搁置、嫁妆、婚礼、入门、拜堂、分大小、入洞房、饮酒、回门、住月【参考213】。东北满族的步骤是问姓名、做小决定、邀约会、收彩票、开剪子、送嫁妆、迎亲戚、装烟、回门【参考214】。
体育娱乐
马术和射箭
甘龙地骑射图
满族擅长骑射(满族:?,慕林德:niyamniyan)。皇太极曾说,“吾国之武学,首重骑射。”[参考。215][参考。216]入关前,连十多岁的孩子都能“拿着弓箭追”[Ref。210].在皇太极统治时期,骑射被提升到国策和家法[参考217]的重要位置,与满语一起被列为“满根”,是历代皇帝的头等大事。即便是清朝入关之后,依然没有懈怠【见218】。每年春秋两季,八旗兵照常举行校射。不仅是普通孩子,八旗官员也在家中设置射击场练习。王公贵族更严格。他们从小就需要练习骑射,水平差的甚至影响爵位传承[见219]。清初,旗手的水准很高。弓用八力,箭长三尺,箭头长五寸,称为“穿甲锥”。会从中间穿过,还有两个人连接的空间[见220]。
从清朝中期开始,射箭逐渐从武术变为娱乐,变成了射蝎子、射布靶、射丝等多种玩法的游戏。最难的是黄昏挂香,对空瞄准,全凭本事【参考221】。清朝法律禁止赌博,但对旗手射箭、赌博没有限制。有的旗手在家门口写着“循序渐进,等待教育”的字样,就是在赌箭[见221]。乾隆朝以后,八旗子弟的骑射水平逐渐下降,但统治者仍然提倡[见220]。清朝直到咸丰皇帝都精通马术,连同治皇帝都在南苑打猎[见220]。狩猎是清朝皇帝维持骑射旧俗的一种手段,最具代表性的是“木兰求贤”,这既是清朝皇帝参加蒙古各部的活动,也是八旗士兵骑射的一种考验和体验。时至今日,骑射作为一种传统,在满族人中仍有一定的知名度[参考文献222][参考文献223],也有不少其他国家的传统射箭爱好者[参考文献224]。
布库
主要项目:布库
满族摔跤手钻布库
Buku(满族:,穆林德:Buku),即满族摔跤[参考文献225],是满族[参考文献226]最重要的格斗术。清朝时,朝廷曾设立“善救营”,选拔200名优秀力士,按等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历史上一直有康熙皇帝用布库兵攻取鳌拜的说法[见227]。布库的满语原意为“摔跤手”或“大力士”,源于蒙古语“博克”(б?х)[参考228]。据清代文献记载,还有其他别称,如“布仓戏”、“布仓戏”、“布仓演”、“踢毽子”、“角抵”、“相扑”、“摔跤”[见228]。虽然布库赤手空拳作战,但技术的关键在于脚力,所以脚力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见225]。
满族摔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女真的“李白速打”,这是契丹文化的传承。这项运动和蒙古摔跤-博克[见229]没有太大区别。元明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女真受到蒙古文化的广泛影响,博克(布库)就是其中之一[见230]。晋代后期,统治者大力提倡以练兵为目的的表演库[见231]。清朝的皇帝每年都要在承德避暑山庄或圆明园的高楼前与蒙古各部比赛。民国以后,布库的招数融入中国摔跤,成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见232]。其中“京派”完全沿袭了清代的分宝术[见233]。
猎鹰
渔猎民族出身的满族人,向来擅长鹰戏[见234]。其中使用的鹰种是海东青(满族:,木林德:?Ongkoro)贵【参考文献235】。海东青的捕猎能力很强,堪比普通的鹰鹞[见235]。到了清朝,一个海东青献给朝廷可以兑换30两银子,外加10两银子和20块呢子[见235]。当时,宁古塔地区以盛产猎鹰而闻名,当地有专门从事驯鹰和训练的驯鹰者,成为清朝向朝廷贡献鹰和鹞的基地之一[见234]。北京的内政部也成立了一个鹰鹞队,负责收集和训练。每年秋天,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在南苑、北苑或西苑周围散步,养鹰鹞的首领带着鹰手出行[见236]。北京旗满族人也玩鹰,一般会玩“猎”“赛”等游戏,比东北满族训练鹰猎更具娱乐性[见236]。贵族的孩子就更讲究了,除非是好品种,否则不玩,也不愿意从鸟市买成年鹰。他们一般在郊区抓自己的鹰,从零开始驯养,觉得很有趣[见236]。直到今天,满族训鹰的传统在一些地区还保存得很好[见237]。
冰溪
滑冰营在太液池表演滑冰和射击。
冰溪(满语:?
、木林德:尼苏尔埃芬)是满族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在关外时期非常流行,所以乾隆皇帝称之为“国俗”[见238]。每年冬天,滑冰都是皇室的重要活动之一。清廷专门在坚瑞营设立“八旗滑冰营”,在冰上表演[见238]。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后期,最初的目的是培养一直擅长冰上作战的“特种部队”[见238]。其编制为65,438+0,600人。嘉庆年间,这支部队转隶靖捷营,编制缩减至500人[见238]。民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吴同选的老人是当时北京著名的滑冰运动员。他出生在满洲吴亚的家庭,曾经是慈禧太后使用的“滑板场所”的成员[见239]。到了40年代中后期,年过古稀的吴同选依然出现在北京各地的溜冰场上[见239]。当代体育界有很多优秀的滑手,比如赵宏博,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佟健。
其他的
除了猎鹰,满族人也喜欢饲养其他鸟类,尤其是齐静的满族人。清朝时,齐静的满族人非常讲究养鸟。如果你看文采,你会养红绿鹦鹉、虎皮鹦哥、芙蓉、倒挂、碧玉和珍珠。如果听叫声,选择画眉、百灵鸟、红字、黑字、小黄鸟等。还有一些专门欣赏各种技能的,比如梧桐、十字口等;此外,还有鸽子饲养者[见240]。斗蟋蟀也是北京旗人广泛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清朝时期,每到夏秋,从王公贵族到普通儿童都很享受[见241]。还有一种游戏叫“拐拐”,满语叫“嘎库哈”(满语:,木林德:嘎库哈)[见242],过去东北满族人叫它“嘎库哈”,满语是“髌骨”的意思。马骨是北京旗人打出的主要拐杖[参考文献242],猪骨是东北的主要拐杖[参考文献243]。清朝入关前,有人用它来赌博,所以又叫“博戏”[见243]。清太宗曾命八旗子弟用角、羽、箭射,幼徒用木弓箭射。那些擅长玩游戏,在市场上游荡的人应该被逮捕并受到惩罚[见244]。之后,Kashha逐渐发展成为女人和孩子之间的游戏。直到今天,在中国东北的一些地区,它仍然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见245]。满族还有一些传统球类运动。比如京郊军营里的满族玩的是一种石球[参考文献242],东北的满族玩的是一种用熊皮或猪皮做成的,里面填充有软物的球,叫做“踢毽子”[参考文献246]。这种运动通常在陆地上进行,也有冰上选手参加,称为“冰上蹴鞠”[参考文献246][参考文献]此外,满语中还有一些儿童娱乐游戏,如欢乐谷[见248]。
文学
纳兰兴德巷
满族的文学作品以童话为主,如《天宫大战》、《女真定水》、《长白仙子》、《尼山萨满传》[见249]。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尼山萨满传》。讲述了尼山萨满帮助救活一名意外死亡的外教职员的儿子的故事,在除满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广泛流传,如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见250]。尼山萨满传包括齐齐哈尔版,两个不同的爱辉版,以及满族德可登创作的海参崴版。这四个版本的内容基本相同,其中海参崴版流传最广,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250]。
清代,八旗文学曾一度繁荣。诗人袁枚感叹“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在军中,不可诗也。”【参考文献251】因此诞生了很多汉语言文学作品。以纳兰性德的词集、顾太清的《天佑阁》诗集、铁保的《八旗》诗集和文康的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为典型代表。
曲艺
满族与曲艺关系密切,尤其是清代八旗子弟,当今曲艺界不乏满族人物。传统上,满族人普遍喜爱的民间艺术是京剧、子弟书、八角鼓和相声。其中,八角鼓和紫蜀书是满族民间艺术,京剧和相声在发展过程中与满族关系密切。
京剧
满族京剧大师程先生(右)与梅兰芳大师。
京剧被认为是中国的国粹。它结合了徽剧等其他传统剧种的特点,在清代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曲艺形式。当时从皇帝到普通旗手,都对听京剧情有独钟[见252]。早期主要流行于宫廷,根据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剧目,如月亮的许诺[注24]、法公的优雅表演[注25]、99周年庆典[注26]、劝善与金枝[注27]、升平的宝船[注28]、石鼎的春秋[注29]、忠义[注30]等等。自贾岛统治以来,北京旗的民间票房逐渐兴起[见253]。著名的票房有《浪漫自赏票房》、《翠峰庵愉悦票房》、《愉悦自赏票房》、《流浪聘票房》、《霓裳飘逸票房》[见254]。票友基本都是宗室和京旗子弟,其中不乏日后民国著名演员[注31]。
但为了防止八旗子弟沉迷戏曲,朝廷禁止在内城开设戏曲园,甚至禁止旗手上台演唱和“与戏子互动”[见255]。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八旗子弟对戏曲的热爱。嘉庆十一年(1806),满清御史、顺察奏称,京旗子弟中有戏台表演的。结果事后再追查的时候,发现和顺本人也经常违规去看歌剧。不得已,和顺编造了一个“暗访”的理由,被嘉庆帝发现,罢官[见256]。道光年间,上戏、演戏违规的多了,爵位也越来越高。贝勒奕棋、盛京将军奕浩、绵凯、燕王、镇国公绵顺、乍浦副使杜通觉罗、副使杜同昌明、、元郎中保举、副使大冲阿等先后因私到殿听歌。后来旗手自发组织了一个“票房”,和其他旗手票友一起唱戏上瘾[见259]。由于票房不是正式演出,所以不禁止[见254]。民国以后,因为没有更多的法律约束满族上台表演,所以梨园里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满族人物【注32】。
京剧中有一种“旗庄戏”[参考号261](又称满族戏[参考号262]),演员身着满族服饰,扮演辽、金两个角色。《四郎探母》、《雁门关》、《驾车三关》、《银空山》中的萧太后、铁镜公主、戴湛公主都身着满族女性服饰。一些满语台词,如“巴图鲁”、“二娘”,也用在挂旗京剧中,用来说明角色的番邦角色的身份[见261]。另外,清朝的满人,尤其是军营里的满人,对岳飞推崇备至,称他为“岳老爷”。他们和汉人一样,习惯听宋金战争的戏码,前面是宋,后面是金[见263]。
八角鼓与弟子书
主要物品:八角鼓和弟子书
八角鼓表演照片
八角鼓是满族的原始民间艺术。据说是乾隆年间金川凯旋途中军营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见264]。鼓身源于八旗小军鼓,呈八角形,以木为框,一面覆以蟒皮,四周有铃铛,下端有丝耳,有黄白红蓝四色,象征八旗四色[参考文献264][参考文献265]。演奏时,用手指敲击鼓面并发出声音,同时摇动鼓身或用手指摩擦鼓面发出铃声。一般八角鼓由三个人演奏,一个负责击鼓演奏黑仔,一个负责逗乐,还有一个主唱[264]。全馆有独奏表演和八角鼓,广受清代八旗子弟喜爱。民国以后,八角鼓逐渐衰落,但由此衍生出的弹弦、相声等民间艺术仍广受大众喜爱。弹弦是八角鼓三人主演模式的变体,有自弹自唱和歌手伴奏两种表演形式[见266]。而相声则是从整个八角鼓中分裂出来的一个独立流派[见267]。很多丹仙和相声艺人都是八角鼓艺人【注33】。
八角鼓的主要歌本是紫蜀书。它起源于一种传统小曲,名为“满族调”[参考文献268],经清代八旗子弟再创造发展,故命名为“印青子弟书”[参考文献269]。虽然子弟书不是汉族人的原创艺术,但它融合了许多中国文化主题[见270]。内容主要根据《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聊斋志异》中的典故[见270]。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八旗子弟生活的作品,以笔名为“阖闾”的宗室耿毅为代表[见271],他的作品《老近卫叹》、《小近卫叹》、《女近卫叹》就是这类题材的典范[见271]。子弟书的节目内容丰富,不止七个字一句话。唱腔可分为东城调和西城调(又称东调和西调)[见272],它们与鼓相互作用,但节奏总是独特的[见270]。
相声
宋董熙,满族歌唱家,乌勒传承人。
相声隔着八角鼓在全厅[ref。267][参考文献。273],主要讲“说、学、逗、唱”四课,有单口相声、嘴对嘴相声、小组相声表演。相声在满族群体中特别受欢迎,因为它结合了八角鼓和子弟书等满族民间艺术。留声机界的满族大师很多,有阿、恩旭、于、、郭启儒、常、、侯、、王凤山、侯文瑶、王平、于谦[274]和徐德良。
其他的
满语除了八角鼓和楷书,还有口语艺术“乌勒本”(满语:?,慕林德:ulabun)流行于东北[见275]。其体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广泛隐藏在满族民间的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和传说,如尼山萨满传;二、歌谣谚语和情节独立、结构体系自成完整、内容暧昧的长篇故事艺术[见275]。舞蹈方面,有满族秧歌[参考文献276],至今仍为东北各族人民所喜爱。
宗教信仰
满族的宗教信仰多样化。起初满族及其前身基本都是萨满教。清朝入关接触中原文化后,满族人受中原民间信仰的影响最大,除了一些萨满教习俗。佛教和基督教也各有影响。当代满族人主要是非宗教人士[见4]。
黄教
主要项目:萨满教
满族的萨满教历史悠久,对满族影响很大。清朝入关后,满族虽然普遍接受了中原的民间信仰,但仍保留了许多萨满教习俗。主要体现在灵魂信仰、灵魂召唤、灵魂追逐、图腾崇拜、梦魇信仰和对好人的神化[见277]。因为清朝统治者把宗教当作拉拢其他势力的手段,所以对本民族的宗教萨满教并不优待[见278]。北京除了清代的坤宁宫和宫内的堂子外,没有祭祀萨满的地方[见278]。所以东北一直流传着萨满和喇嘛打架,皇帝帮助喇嘛迫害萨满的传说。这些都是萨满对本民族皇帝不满的表现[见278]。
佛教
因为金代时女真受渤海、朝鲜、辽朝、宋朝的影响,佛教有所传播[见279],所以满族对佛教并不陌生。清朝皇帝一直有“佛”的称号,藏传佛教也视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见280]。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与藏传佛教格鲁派交往频繁[见281][见282]。随后的皇帝都在佛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四个在康雍工作的皇帝[见279]。但佛教主要是清朝上层拉拢蒙藏贵族的手段,与普通满族人的信仰关系不大[见278]。
民间信仰
关羽雕像
他是清朝的“护国公”。
清兵入关后,普通满族民众受中原汉族民间信仰的影响最大[见278]。满族人崇拜的神,除了家里的以外,基本上和汉族人一样[见278],尤其是对关帝的崇拜。清朝时,满族人视关帝为“护国之神”,一直称他为“关”(满语,译为关爷爷)或“关老爷”,但不敢直呼其名,敬意难以言表[见278]。就连关帝身边的关平、周仓,也是尊称为你的主人。至于玉帝、三观、吕祖、天后等道教神灵,满族人也信奉。满族人也崇拜财神,但他们崇拜的财神不止一个。明代服饰有红袍纱帽,清代服饰有羽袍,还有类似狐仙的财神[见283]。满族也崇拜灶王爷,灶王爷旁边通常有他的妻子“灶王爷奶奶”。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在天庭参加会议,向玉帝汇报一年来家里的情况,主要是诉说自己的罪过。所以清代满族家庭也在这一天烧香献关东糖,称为送灶王爷,并叮嘱灶王爷“多说好话,少说坏话”[见284]。此外,满族还信仰白衣观音、长白山之神、男妓、毛大妈等汉族神灵和其他一些蒙藏神灵的习俗[见285]。
基督教
满族也有基督徒。早在清朝干勇统治时期,宗室亲王、和硕坚的德培就作为天主教徒受洗,圣名“约瑟”和他的福晋一起受洗,圣名“玛利亚”[见286]。同时,多罗贝尔·苏努的几个儿子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参考文献286][参考文献287]。嘉庆年间,也有旗员童恒山、童兰等人虔诚[见286]。近代著名的满族基督徒有英敛之、老舍、傅静波等。
传统节日
满族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来源于汉族的习俗,比如春节,端午节【参考189】。有的是满族文化固有的,比如添仓节、无粮节、金榜节(满语:?
、慕林德:班金英格丽)等。每年农历的第一个月的第20天是添仓节。这一天,东北的满族讲究煮粘粘的高粱米,放在仓库里。他们用一根稻草棒织成一匹小马,放在饭盆里,意思是马把粮食带回家,丰衣足食。第一天加新米,连续加了三次。也有人用高粱秆做两个锄头,插在他们的饭里。这种习俗在中国东北的农村仍然存在[参考189]。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是无食日。传说努尔哈赤在一次军事行动中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危机。附近村庄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来支持他。因为战场上没有餐具,他们就用紫苏叶包起来。后来军队打了胜仗,为了让后人铭记创业的艰辛,就把这一天定为“无粮日”。这一天满族人有吃包饭的习俗【参考189】。黄金节是满族的诞生日,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参考12】。1635年的这一天,清太宗颁布诏书,正式将氏族名称“沈竹”改为“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