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月中的舞乐是以哪一种乐器为主
3种乐器为主:
1、五弦琵琶:就是敦煌飞天反弹的那种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到了宋代,便不见教坊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失传。
2、小箜篌:小箜篌,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角形箜篌。是竖箜篌之一种,属于竖箜篌中的较小者。
3、凤首箜篌:箜篌的一种,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
扩展资料:
鼓舞:根据苗族舞蹈家石远鳌、龙健珍的研究,湘西苗族的鼓舞种类繁多,有凤凰县一带的花鼓舞、古丈县一带的团圆鼓舞、跳年鼓舞、筒子鼓舞,保靖、花垣、吉首、古丈等县市的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女子双人鼓舞、男子双人鼓舞、多人鼓舞、单人猴儿鼓舞、多人猴儿鼓舞等。
踩鼓舞:踩鼓舞:踩鼓舞(苗语叫都芈都郎)是较缓慢的大型集体抒情歌舞,“椎牛”盛会的舞蹈之一。湘西苗族“椎牛”盛会是最隆重的祭祀礼仪。数日前上山打百鸟,悬挂于堂屋四周。堂屋中央放置一大鼓,鼓的四周是五彩缤纷的丝线和花带,牵成为宝塔形状,上面张灯结彩(四角方灯),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