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啥意思
百里啥意思如下:
1、一百里。比喻距离的遥远。《诗经.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2、古时一县的辖区约百里,后转称县宰为「百里」。《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仇览传》:「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3、泛指面积广大。《庄子.盗跖》:「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4、城市名。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
5、洲名。在今湖北省枝江县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县左右有数十洲,盘布江中,其百里洲最为大也。」
6、复姓。如春秋时秦国有百里傒。
资料拓展: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